破解难题改善发展条件——海东市交通扶贫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海东市把解决制约扶贫攻坚以及全市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放在首位,在交通建设方面全面展开交通大会战,通过坚持构筑大动脉与疏通“毛细血管”相结合,强力推进发展条件大改善。
据悉,2016年是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建设六盘山扶贫攻坚项目的收官之年。海东市以科学编制规划为先导,全面启动新一轮交通扶贫攻坚行动,为特困地区百姓脱贫致富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据了解,今年,乐都区将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力争交通类项目建设总投资达165.9亿元。同时,积极协调配合上级部门重点项目的实施,配合省厅续建民和至平安小峡一级公路和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计划2016年民小公路建成通车。新建乐都至化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东西出口、高铁站进出场道路项目;配合市局新建占地127亩的高铁站西公交停保场项目。今年,争取实施56个精准扶贫村的村道硬化项目,建设里程581公里。
为推进扶贫工作,乐都区将重点吸收交通项目建设沿线周边村社的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针对乐都区交通局联点帮扶的2个贫困村,组织2个劳务输出队伍,把他们组织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切实改善贫穷的生活状况;做到交通建设项目与拉动内需相结合,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在乐都区行政辖内符合标准的生产企业中采购,积极扶持当地原材料生产企业,释放拉动内需先行效应,助推当地建材企业发展。
此外,记者了解到,乐都区交通局还将主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建立协作机制,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全面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乐都交通局已委托省交通规划院正在做城乡一体化规划,待规划编制完成后及时报区政府批转实施。按照“以城促乡、城乡协调”的原则,充分发挥乐都一级汽车站的作用,年底前开通洪水、老鸦、共和城乡公交线路。试点建设共和乡、中岭乡镇综合交通服务站,并开通汤车路农村班线车。同时,建成高店公交站点,形成平安至乐都的换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