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增强干事创业动力与能力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宁召开骆惠宁作重要讲话 郝鹏作具体安排
省委书记骆惠宁在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作重要讲话。祁国彪 摄
1月7日至8日,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宁召开 祁国彪 摄
1月7日至8日,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宁召开。
会议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骆惠宁代表省委常委会报告2015年工作,并对2016年经济工作任务和加强城市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坚持从严治党、增强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与能力提出了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郝鹏具体安排了2016年经济工作和城市工作。省委副书记王建军,省委常委多杰热旦、张光荣、马顺清、张建民、王晓、张西明、王予波、胡昌升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去年以来,省委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牢记特殊省情,履行特殊责任,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顽强拼搏,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迈出了新步伐。预计2015年全省GDP增长8.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
会议指出,中央经济工作和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的具体部署,使我们对当前经济工作和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2016年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主要任务等有了新的把握,为我们总结和谋划好经济工作、推动城市工作上台阶指明了方向。去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苦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等风险挑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生态保护亮点纷呈,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有了新变化,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我省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从我省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正进一步解决供给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问题。我们必须把推进结构性改革作为重大历史机遇,更好地“调结构、转方式、增动力”,彻底改变我省产业偏粗偏重偏短的状况,力争用3到5年时间,度过转折关口,完成一场深刻变革,推动青海发展跃上新水平,开辟宽广的新境界。
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131”发展要求,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强创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防风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向着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的目标不断迈进。
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重大政策取向,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要求,找准结合点,优化省内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要继续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结构性改革方向,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守住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底线。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调整转换任务重的背景下,我们要着眼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确保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不断缩小与全国的相对差距。
会议强调,要着力解决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重点问题。当前,要在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的同时,重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组合拳,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着力优化供给。突出抓好五件事:一要强创新。启动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百项改造提升工程”、“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汇聚1000名左右拔尖领军人才,带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二要去产能。把处理“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依据国家统一部署,有序进行处置。要加快高耗能行业技术改造步伐,合理进行资产重组,延伸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竞争力。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能耗、资本和环保空间。三要去库存。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打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房政策通道,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推进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鼓励进城农牧民购房定居,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逐步去除商品住房库存。同时,保持企业产品库存处于合理区间。四要降成本。深入开展企业降成本增效益专项行动,有效降低电、气、运、油等要素价格和税费、社保费、利息、人工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占产品总价格的比重,注重对企业的扶持,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帮助提升盈利能力。五要防风险。加大金融与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做好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促进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动金融去杠杆,降低企业负债率。强化全方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扩大有效需求。继续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关键作用,围绕有效需求进行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实施好强基础补短板工程、项目前期突破工程和投融资攻坚工程,着力增加对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的投资比重,大幅增强省内投资品的供给能力,不断解决我省投资率高、但综合拉动效应不够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更好发挥民间投资的主力军作用,规范推开PPP等模式,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市(州)县干部进行项目工作能力培训,完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提高审核效率。把促进消费升级作为重要方向,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积极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实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工程和现代商贸服务集聚示范工程,打造优势品牌,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提升消费的贡献率。实施“出口自主品牌培育计划”和“千万美元潜力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建设出口基地和特色商品国际营销中心,优化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特色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继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开拓内需新空间。三是做强一、三产业。壮大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坚持集约、有机、品牌方向,培育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化经营,提升规模化水平。高度重视农牧民增收问题。通过建成特色产业带、提升质量品牌、扩大设施农牧业覆盖面等,提高经营性收入;通过组织用工对接、扩大劳务输出、支持专业合作社等,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引导农牧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提高农牧业补贴、深化部分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等,壮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放开服务供给准入,减少对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和平台建设。用好用活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十大现代服务业。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业工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四是扎实保护生态。深入落实全国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尊重自然,科学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注重抓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和消费观,严格执行好新环保法,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启动实施“碧水蓝天行动”和深化“家园美化行动”,再建设300个高原美丽乡村,更好地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绿色惠民。五是继续改善民生。办好已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使全省各族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把今年乃至“十三五”民生事业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优化支出结构的文章,保就业稳定、保义务教育、保基本医疗、保基本养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等兜底性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完成精准识别“回头看”,组建省级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启动实施“八个一批”脱贫工程。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定现有岗位,增加就业容量,实施好“千户小微企业培育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继续推进教育惠民项目和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力促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健康青海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医保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多措并举,更好地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六是加快改革开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真正实现政府“端菜”转为群众“点菜”。解决好市(州)县“放下来、接不住”问题,力争打造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创新创业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国有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规划,推进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聚。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在产品深加工环节先行扩大改革。探索在出资企业有效开展党的工作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业务支出、薪酬收入分配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完善税收制度、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为重点,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在壮大总财力的同时,下气力推动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成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培植税源。整合“趴窝”的财政专项资金,实行统筹使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省对下收入和支出责任划分。全面落实零基预算改革举措,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金融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抓住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以及民营银行设立常态化等机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健全完善省级金融稳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引导银行业机构健康发展。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抓好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计发办法、待遇调整机制、配套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四项重点,推动形成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同时,全方位扩大开放,落实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参与国际国内经贸合作交流,办好青洽会、环湖赛等展会活动,加强对口援青工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会议就加快推进城市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新闻另发)
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进一步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与能力提出了要求。指出,要正确认识对干部的从严要求,强化“为官必为”意识。当前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各方面任务艰巨繁重,越要恪尽职守,保持昂扬奋进的良好作风,以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做到人在其位、必谋其政。要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增强“为官会为”能力。在全面增强干部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加强专业化建设,改进干部培训工作,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重要渠道,切实克服“不会为”、“不善为”现象,真正担当起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重任。要加大问责惩治力度,追究“为官不为”责任。巩固扩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持续整风肃纪,把治理为官不为与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结合起来,调整不作为、不称职、不胜任干部,使“动真格”变成一种常态。要大力倡导奋发做事,营造“为官愿为”环境。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大胆改革创新,坚持弘扬正气,激励见贤思齐,关心干部工作和生活,广泛调动全省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会议还就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加强学习、抓紧行动、精准发力的要求。同时,对做好岁末年初工作进行了安排。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和群众,统筹抓好困难群体生活保障、节日市场供应、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春运、支持各产业生产经营、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检查、到基层送温暖等各项工作。特别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还进行了市州委书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述职、点评和测评,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2015年度市州及省直部门工作成效评价意见的测评。
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省人大常委会党员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党员副主席,省军区政委,武警青海总队军政主官,省纪委常委,我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各市州及格尔木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工)委书记;省委各部委、省直各机关单位、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高等院校、中央驻青单位、省管企业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列席会议。(薛军)
17:18 09.01.2016 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