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帮建张家滩村“高原美丽乡村”见闻
五彩斑斓秋意浓。沿宁张公路北行,经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一座大桥正拔地而起,将宁张公路与宝库河南岸村庄相连。放眼望去,密林中依山而建、沿河而居的村庄,在多彩的秋色中,那统一的浅蓝色民居时隐时现。
“公路边是学校,桥建成后村里孩子走500多米就能到学校。”在施工现场,省政府办公厅帮扶负责人介绍,河对面就是宝库乡张家滩村。宝库河流经而过,将村子与宁张公路隔开。出村路是三座桥,一条离村2.5公里,一条离村3公里,还有一座人行吊桥,也在1公里之外。
记者乘车前行2公里多,过一座桥后又折回绕向村里。经过一片片苗圃,穿过整洁的村道,车来到新建的文化广场前。近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两边各一座凉亭,东边是休闲长廊、篮球场、健身器材区,西边是乒乓球场地。正中两条绿化带把来人引向刚竣工的二层楼前,楼顶一排“张家滩村综合服务中心”的红字赫然醒目。
“一楼是卫生室、农资服务中心、计生服务室和文化室等,二楼是村两委办公室、农民技术培训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和党员远程教育室等。现在我们村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起以前的乡政府还要好!”在村主任祁成财的介绍中得知,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在帮扶中,为每户群众统一修建了围墙、大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垃圾桶及路灯、农田护栏网等公共设施,还扶持发展产业,总投资达到了1021.53万元,使全村的基础设施前进了20年。
今年,全省启动以住房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主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自3月以来,为把张家滩村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省政府秘书长高华、副秘书长张文华等领导多次来到村里,访农户、出主意、帮资金;帮扶主管处室指定专人负责,善始善终抓帮扶帮建,小到拆土墙、清垃圾,大到解决人畜饮水、学生教育和产业发展,使昔日环境脏乱、缺乏公共设施、乡村产业零乱的村庄,通过规划和投入,以全新的“面孔”展现出来。
张家滩村地处林区,有178户人家,是一个纯土族村,人均只有1.5亩地,加上气候冷凉,传统的小麦、青稞种植使村民的生活难以为继,为解决全村后续产业,从根本上增加群众收入,办公厅协调实施了100万元的云杉种植项目,为每户农民定植了5000元的三年生云杉,受益群众遍及全村各户。同时计划投资50万元,将开展休闲农业和其它扶持项目,加快张家滩村的脱贫致富步伐。
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前进的动力。张家滩村人自古尊师重教脑子活,“再穷也要抓教育”的理念根植于心,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就有47名,部分还是贫困生。为帮助这些贫困生完成学业,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干部职工先后两次捐款,共计3.4万元,为17名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补助。
“今年办公厅领导为我们两户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送来两台近万元的智能电动代步车。我现在可以天天出门到广场聊天,去两公里外的乡政府跑个来回都不成问题。”坐着新车严国德还特意为大家展示了一下全自动遥控轮椅的便利。为改善民生,全厅为8户特困群众送去了5.5万元的生活用品,并解决了3.5吨救灾面粉,使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
“村子新了、村子美了,村民的精神也变样了,村两委在村民心中的威信更高了。”老支书陈财总结说,“作为庄稼人,做饭用热水,进家可洗澡;出门有广场,处处文化墙;办事不出村,陋习全没了;云杉产业旺,喝酒晒太阳的人不见了。”
天色渐晚,太阳能路灯将广场和村道照得通明,一曲曲锅庄舞曲响起,打破了白天的寂静。晚饭后,老老少少纷纷走出家门,汇聚到文化广场,有跳锅庄的、有打篮球的、有三五成群众聊天的……通过一年的帮扶,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满足的不仅仅是村民的物质文化追求,更多还是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凝聚出的发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