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海东老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

17.10.2017  11:38

  2016年4月,入住民和县医养中心的老人们佩戴红花参加启用仪式。

  老人在家门口的健身器材上健身

  首家3P模式健康养老基地在海东市平安区开建

  青海新闻网讯 “老有所养”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美好心愿,但随着老龄化趋势日渐加快,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海东市自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速,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据海东市民政局2013年底关于海东市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全市有60岁以上老人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58%。海东市老年人每年超过6.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海东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5万人。

  十八大以来,海东各级党政组织及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海东市民政部门局围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重心,以确保老有所养为目标,多举措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海东老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

   深得人心

  2017年1月6日一早,海东市平安区小峡镇的7名老人带着3面锦旗乘车来到城区,准备把3面锦旗送到它们的“主人”手中。这3面锦旗是老人们分别要送给海东市民政局、平安区民政局和青海省海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发起这次感谢活动的老人刘作禄告诉记者,民政部门的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们安享晚年生活,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他们自发组织给这3家单位送上表达感谢的锦旗。

  近年来,海东市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将购买养老服务作为政府转变职能、提升服务质量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涉及社会服务、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去年,海东市为2.95万名老年人购买服务资金达2858万元。

  2014年,海东市及时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实施方案》,重点对60岁以上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三无”“五保”、低保、空巢、优抚、独居、高龄、失能、半失能、失独、需要服务的老人,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了购买养老服务支付标准,分别提供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明确了为居家养老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社会老人每人每月分别提供150元、60元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为入住机构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社会老人每人每月分别提供500元、180元的机构养老服务。

  这项工作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在乐都和平安开展试点,并于2015年元月份起,在海东市范围内推开购买养老服务工作,促进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改革创新。工作铺开两年来,海东市养老服务体系得到强化。如今,海东的老人们乐享夕阳红。

   多种模式破解养老难题

  “十二五”期间,海东投入4.98亿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为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根据困难程度、服务类型为老人提供不同标准的居家、社区、保险和信息服务,海东市共投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资金7038万元,社会力量投入资金445万元,用于建设养老信息平台、提供养老服务、购买老年人“两类”保险。

  海东市自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以来,着力立足市情,创新工作理念,探索体制机制,出实招破解养老难题。全市投入349万元,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具有海东市户籍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生活能力筛查评估工作。海东市失能(伤残)老年人39557人已全部录入《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并实行动态管理。印发《海东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实施意见》《海东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资金管理办法》《海东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海东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标准》等11项制度办法,为试点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和依据。

  同时,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4810万元,撬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孵化养老服务组织80家,培养服务人员2100名。探索出的乐都区“公建民营型”、平安区“幸福互助型”、互助县“医养融合型”、循化县“民办公助型”养老服务模式,破解了海东市养老难题。按照《海东市养老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内投入3800万元,建设老年互助幸福院14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个,改造提升养老设施26个。规范居家和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营运,建立了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制度。投资900万元,建设市、县(区)、乡(镇)三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补助344万元,开设一键通、健康手环等服务。海都公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先后投入445万元用于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汇总公布海东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项目、标准等信息。

  此外,海东市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11万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签约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60%。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互助县恒生护养中心投资3亿元,新建床位1040张。投入80万元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6期,累计培训人员4440人(次)。

   首家3P模式健康养老基地开建

  2017年03月15日,海东市首家3P模式的健康养老基地——平安区健康养老项目在三合镇张其寨村动工兴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2018年完工。据了解,该健康养老基地占地60亩,是一个集养生、康复、医疗保健、休闲、学习娱乐等为一体的供老年人欢度晚年、度过余生的活动场所。青海赟腾公众服务有限公司投资1.2亿万元,建成后将拥有老年床位300张,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个,并充分利用平安区丰富的硒资源,研发多种老年富硒保健品,努力为老年人打造一个青藏高原延年益寿的乐园。

  海东市平安区民政局局长张元龙说,各级政府越来越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海东市将养老服务业纳入海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专题调研,研判养老基础,找准发展方向,制定《海东市养老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海东市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基础。

  此外,海东市卫计委、民政部门联合制定了《海东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衔接,建立健全健康养老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全市各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放管结合,切实加强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事前调研、事中督查和事后监管。

  截至目前,海东市已建成各类公办养老服务机构24所,民办养老机构2所,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613个,实现了城镇有福利中心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建有敬老院、养护院和互助幸福院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今年上半年,海东市印发《海东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意见》,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改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条件,加强规范化管理,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及时总结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引领带动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为城乡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紧接着,海东市制定了《海东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海东市将以不断增强居家老人养老服务获得感为导向,以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为目标,结合“三社”联动、公益慈善、精准扶贫工作,整合对接社保、医保、养老等民生领域政策资金,围绕重点、突破瓶颈、突出示范、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到2020年,海东将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延伸服务设施网络,在城镇力争实现“15分钟服务圈”,在农村实现60%以上行政村(自然村)拥有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扩大服务范围,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服务项目涵盖所有城乡居家老年人。

青海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养老质量
 今年以来,青海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卫生厅
医养相结合 我省机构养老设施覆盖县级行政区域
  今年以来,我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