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实力新台阶是怎么跃上的?——我省“十二五”成就深读之一

08.03.2016  03:15

  青海新闻网讯

  “十二五”期间,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省主要发展指标实现大幅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省生产总值实现第二个千亿跨越,是“十一五”末的1.67倍,年均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600美元,与全国相对差距缩小4.7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倍,公共财政支出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相继跨越两个千亿元大关,累计达到1.2万亿元,是“十一五”的3.6倍。2015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42元和7933元,分别增长10%和8.9%。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实现第二个千亿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600美元,与全国相对差距缩小4.7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倍,公共财政支出翻了一番……

  数字是枯燥的,数字又是有力的。“十二五”期间,青海取得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成绩单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对青海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设小康”等一系列事关青海当前和长远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有力推进,是五百多万青海人满怀豪情建设青海,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进的铿锵步伐。

   稳增长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主要发展指标实现大幅增长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疲弱的不利局面,我省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等历史机遇,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狠抓三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跨上2000亿元台阶。

  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417亿元,增长8.2%。

  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303.32亿元,比2010年的1350.43亿元增加了近千亿,翻了0.8番,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经济总量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我们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分之四的任务。

  ——进入中等收入行列。

  早在2014年,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671元,已近40000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458美元,对照国际标准,我们已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按可比价格计算,累计增长48.7%,年均增长10.4%,比全国同期年均增速7.5%高2.9个百分点。

  ——财力翻倍支撑发展。

  2015年,我省总财力达到1665亿元,增长8.7%。

  2014年,全省总财力为1529.47亿元,比2010年的862.25亿元翻了0.8番,四年年均增长15.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85.47亿元,比2010年的204.97亿元翻了0.9番,四年年均增长17.1%。财力的快速增长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调结构特色发展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

  地处内陆,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受限于此,一直以来,青海的产业结构先天不足。多年来,青海通过开展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力图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现代生态农牧业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做大市场主体数量,扶持重点项目,在扩增量中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

  ——农牧业增加值连续7年增长5%以上。

  “十二五”以来,我省大力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生产能力,加快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建设。凭借高原独特的气候和区域优势,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主打“生态、绿色、有机”牌,走特色发展之路,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基本形成,八个百里万亩万头工程全部建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产业布局已显雏形,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牧业增加值连续7年增长5%以上,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5%。

  “十二五”以来,我省实施了工业“双百”行动,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工业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5%,工业已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此外,我省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轻工业实现了增量提质的大跨越,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挑起全省工业经济“大梁”;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快速增长。

  ——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和推动我省服务业加快发展,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万元,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金融业迅猛发展,201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20.87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9.1%,比2010年提高5.1个百分点。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旅游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增长15.5%和22.8%,旅游产业成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比重提高。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3%下降到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保生态理念清晰先行先试——生态经济发展的依托增强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决策以来,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全省生态环境和城乡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湿地面积全国第一。

  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区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治理区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森林生态功能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昔日的牧羊少年放下牧鞭已变成如今的生态协管员。

  数据显示,到2014年末,全省森林面积达到441.23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71.22万公顷,增长19.2%;湿地面积为814.36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257.47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居全国第一位。

  ——节能降碳目标全面完成。

  “十二五”时期,青海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较严标准考核等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污染物排放,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良好。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以上,“十二五”节能降碳目标全部完成。

  此外,“十二五”期间,我省制定实施了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并提出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不仅是青海的重要责任,更是青海弯道取直,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依托。

   视点短评:发展中提升发展中转变

  回眸“十二五”时期,透过青海经济社会取得的种种成绩,可以肯定青海的确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横向与其他地区比较,青海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仍是青海最大的省情。

  基础设施还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还需提升……实践无数次的证明,没有发展,城乡面貌的改善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没有发展,75%的财力用于民生将成为一句空话。

  发展,发展,还是发展!发展仍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则是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前,青海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放松,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发展作为解决前进中所有问题的关键,努力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增效。

  在发展中提升,深化省情认识,抓住战略机遇,增强发展动力,凝聚发展信心,保持青海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发展中转变,培育市场主体,激活市场活力,鼓励创业创新,青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才有更多空间。

  在发展中增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青海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提升,转变,青海跑步前进!

  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满足全省各族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壮士断腕的决心,让“青海蓝”永不失色,让“青海绿”成为高原人民的生态福利!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