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治水新政在高原大地生根开花
水,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利,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只有兴水之利,才能发展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 作为孕育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重要河流的青海,每年从源头输送出600多亿立方米的活水,不仅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着江河下游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成为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资源战略要地。然而,青海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极不均衡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干旱缺水的基本省情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特殊的省情水情决定了水问题始终是事关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问题,水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关系青海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头等大事,加快水利建设始终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大任务。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对水利工作的准确分析和科学判断。 尊重自然,认识规律,注重顶层设计,引领治水实践,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治水兴水之路,为实现“两新”目标提供水利支撑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面对日益凸显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将一号文件锁定水利,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水利工作会议,将水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采取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务实举措,出台了强力推动水利发展的新政策,确立了今后十年实现“三个新突破”、“五个全面”、“一个基本”奋斗目标,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省水利厅厅长曹宏说,贯彻好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必须立足青海的省情水情,把握规律性,突出创造性,认真践行“大投入、大水利、大发展”理念,着力在项目储备库建设、提高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推进特色农牧业发展、治水保安应急保障、兴水惠民、推进节水型社会、生态水利发展、构建水利发展保障机制八个方面实现新跨越,全面提升水利对实现“两新”目标、推进“三区”建设的基础支撑能力,努力形成“以水促发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态”的水利发展新格局,为建设新青海、为全省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做出努力。 统筹规划,储备项目,大中小并举,建管用并重,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程度、更好水平上造福人民群众,开辟兴水惠民的新局面 日月运转,江河奔流。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指引下,青海水利事业正迈开大步向前走。去年我省水利建设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40.55亿元。今年上半年水利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已落实水利投资30.8亿元,为年度目标的67%,较去年同期增长31.6%。 加快建设和完善水利工程保障体系,是现阶段青海水利工作的迫切任务。强卫书记在省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加快建成东部城市群综合供水网络、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引大济湟重点水源等重大水利工程,争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早日立项,基本解决一些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解决农牧区饮水安全问题。”的确,水工程不足、调控能力弱、工程性缺水是青海水利的明显短板,也是实现水利跨越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全省水利部门抢抓机遇,着眼发展,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抓大不放小,各类工程建设齐头并进。 推进水利建设,前期工作是基础和灵魂。面对水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省水利厅及时调整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的同时,大胆利用银行贷款搞前期,引进国内高水平勘察设计单位促前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完成总投资200亿元的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一大批重要规划和项目设计通过省、部审查审批,向中央申报项目投资总规模近140亿元,为水利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利项目储备将达到350亿元以上的规模,不断充实完善的规划项目将有力地支撑我省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大济湟工程事关湟水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功能效益备受社会关注。省水利厅紧扣发展脉搏,明确优先保障流域300万群众的安全饮水,满足工业、特色农业园区生产用水需求。目前,各分项工程有序推进,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全线建设,调水总干渠项目不断克服复杂的地质环境,隧洞掘进明显加快,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二期工程前期工程扎实推进,为适时开工创造了条件。 以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项目正加紧实施,届时黄河碧波将润泽60多万亩焦渴的旱塬,也使受益区彻底结束守着黄河没水用的尴尬局面。 “穷在水上,苦在水上,发展希望也在水上。”这是我省浅山干旱山区的真实写照。为尽快改变这一地区的贫困面貌,省水利厅及时组织编制了《浅山干旱地区水利综合开发规划》,被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列为2012年重点督办议案,7月底全国人大农委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专题调研,明确了由水利部牵头,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国家部委联合办理的保障机制。“十二五”期间,这项规划总投资约170亿元的水利综合工程有望全面实施,届时将彻底解决浅山干旱山区8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灌溉面积达到262.6万亩。 小型水利工程连民心、显党心。曹宏表示,从“十二五”到2020年,我省将加大民生水利投入力度,全面解决农牧区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使水利更好地惠泽民生,造福人民。 伴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一项项民生水利工程的全面实施,可以预期,到2020年,青海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将得到扭转,水利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的能力大幅提升,水利保障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作用更加凸显。 生态优先,保护为重,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使新时期治水新政在高原大地生根开花,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利现代化新格局 青海,河流纵横,物种多样,是我国生态系统的独特之地。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让“中华水塔”源远流长,大美山川更加秀丽,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水是生态系统中的最为关键要素。水土保持在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保护、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生态得以恢复,环境不断好转。 新的起点,新的要求。省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部署,必将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后一个时期,省水利厅将以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转变工作理念,完善防治实践,努力实现从单一治理模式转变到治理、修复、保护并重,从追求治理指标转变到打造精品亮点工程,从注重保水保土转变到与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工程、坡耕地改造、生态修复、预防保护等重点工程,统筹推进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水保生态建设,促进水土保持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集中连片建设大示范区,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正在集中显现,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今年年初,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无疑为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撑起了“保护伞”。 青海虽有“中华水塔”的美誉,但水资源区域和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与全省生产力发展要素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不高、水资源短缺与用水粗放并存的现象还很普遍。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加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节约和全面保护,实现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转变。 曹宏指出,“三条红线”既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取水、用水和排水行为的约束,也是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的管理目标。要将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体现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用水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青海省水利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水资源管理制定了翔实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年用水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5,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0%以上,城乡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高耗水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有效推进。 目前,省水利厅已制定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的基本框架,柴达木水权制度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部分企业通过水权置换,获得了发展用水。同时,鼓励地区间、行业间开展水权交易,促进工业反哺农牧业和生态建设。以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社区节水、学校节水、生态节水为脉络,支起了西宁、格尔木、德令哈3城市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架构。今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的《青海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使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步入法治轨道。 改革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要标志。 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后,青海水利步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期,而增加投入无疑成为关键。“十二五”期间全省政府性水利投入在240亿元以上,未来10年全社会水利投资将达到800亿元,水利建设资金的大幅提升必将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在分类定性的基础上,我省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明确了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强化了管护责任,落实了管理经费,保障了工程良性运行。目前,这项改革正向小型水利工程延伸,同时也催生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成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力量,形成了专群结合的工程管理新格局。围绕工程、资金、干部“三个安全”,全面实行水利工程建设“四项制度”,完善市场信用体系,着力打造阳光水利、透明水利,使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面对水利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曹宏坦承,我省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尚待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水利融资平台还未建立、基层服务体系较为薄弱、重建轻管的思想尚未根本扭转等问题还制约着我省水利事业的跨越发展,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逐步加以解决。 历史推动着水利的发展,时代呼唤着水利的发展,人民企盼着水利的发展。水利部门将进一步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努力践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在不断提高水利支撑保障能力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在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征程中谱写盛世治水新画卷。(作者:罗连军李杰马生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