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县”过海各显神通——抓“三基”强“三基”助推“三区”建设(四)

03.09.2015  10:50

  团州委:推进“1234”工作夯实共青团“三基”基础

   团州委围绕“打基础、强阵地、提能力”总思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一个目标”,夯实“两个阵地”,理顺“三本台账”,办成“四件实事”,组织引导各级共青团组织在“三基”建设中发挥整体推动作用。

  明确“一个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自全州开展“三基”建设工作以来,团州委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原则,按照党建带团建和全州“三基”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融会本职,突出重点,会同州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共青团海西州委关于加强“三基”工作推动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工作总体目标,细化了13项主要建设任务,明确了州、市(县、行委)、乡镇(街道)、村(社)、学校、机关、企业不同区域的主体责任,细化了五个重点领域的建设要求,为全州共青团组织开展“三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团州委结合《意见》和《海西州关于加强“三基”建设2015年工作任务安排意见》,将2015年各项重点工作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融会“四项基本职能”,列出各口工作菜单目录,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夯实“两个阵地”,强化“基层组织”。一是夯实乡镇阵地,团的基层组织体系进一步巩固。加强经费保障。全面规范了全州35个乡镇105万元团建专项经费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了经费专款专用,分户管理。全州实现了乡镇、街道团建经费100%落实。对全州乡镇团组织阵地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实现了全州乡镇、街道(社区)团员青年活动室或独立办公室建成率达到90%以上。乌兰县、天峻县、德令哈团委结合省、州两级配套项目20万元,争取党政资金45万元,自筹资金7万元,建成“关爱之家”和“志愿者之家”各1个;格尔木市依托唐古拉山镇乡镇青年文化站,投资38万元,打造总长40米、120块展示栏组成的团建文化长廊一条,成为全州共青团文化长廊示范基地。拓展团建阵地领域,着力推进“两新”团组织阵地建设,今年新打造非公团阵地20个。二是夯实学校阵地,学校团队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团州委投入资金68万元,各地配套72万元,按省级标准创建了“红领巾、共青团”示范校16所。各地团委按照“五个好”的创建标准,建立团队印记明显的标准化团队活动室、红领巾广播站、文化墙或系列挂图、标语墙;建立健全少先队、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及社团组织;健全完善少先队、中学共青团入(离)团队制度和资料档案;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实现了学校团队工作的“软硬兼施”。

  理顺“三本台账”,做实“基础工作”。一是理顺团员青年基本信息,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发动各级团干部、优秀青年代表、返乡大学生,深入全州8个地区、42个乡镇(街道)、305个村(社),全面摸清我州团员青年的民族、性别、年龄、学历、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资料,做到了团的领导机关和每个基层团组织服务对象底数清、情况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州团员青年电子信息台账。二是理顺学校团队信息档案,完善团队体系台账。对全州学校团队组织进行统计,规范健全学校团队档案;对各中小学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建立健全团委书记、辅导员基本信息档案,规范了学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台账。并通过汇总分类,建立全州学校团队电子信息管理台账。三是理顺基层团组织架构体系,完善基层组织台账。按照机关、乡镇(街道)、学校、村(社)、“两新”五个类别的划分,开展了海西共青团基层组织现状“大排查、细梳理”工作,分州、县、乡、村四个层级,建立了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全州基层团组织架构体系电子数据台账,并形成了全州基层团组织竖状结构图、基层团组织分布图,进一步明确了团组织隶属关系。

  办好“四件实事”,提升“基本能力”。自年初以来,团州委通过纵向联动、横向筹措、多方整合,通过办好“四件实事”全面提升团干部服务青年的基本能力。一是优化活动载体,提升青少年思想引导能力。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小手拉大手”、“青年歌手大赛”等各类志愿服务、生态环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实践活动80余场次,联动全州1.3万名青少年。组织开展全州少先队“手拉手民族团结一家亲”和“唱响青春之歌大赛”等系列主题队日活动16场次,参与青少年1.2万余人。发动2万余名青少年参与“勿忘国耻祭英烈”等网络公祭活动。挂牌成立海西州首家“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青·小青网络文明火炬”传递活动,筛选266名优秀团员青年建立了海西州网络宣传员队伍,创办了《柴达木青年报》内部刊,升级改版“柴达木青年网”,建成“一主八辅四十三支”微信平台体系,引导青少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争当青年好网民、发出青年好声音,传播青春正能量。选树“两红两优”、“青年十大杰出(优秀)卫士”、“全州青年岗位能手”、“全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柴达木青年文明号”等53个先进集体和66个先进个人,开展各类青春故事分享活动12场。二是搭建成长平台,提升服务青年能力。启动柴达木青年创业建设,争取昆仑花苑7600多平方米的31间铺面,并通过免三年房租、免担保金、免水电气初装费、免物业费、发放创业补助金等“四免一补”机制,为43名青年创业提供“园梦平台”。启动柴达木青年创业园建设工作,现正在全面招租。落实第二批“海西青年创新创业奖补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第一批20万元已发放。争取省级青春扶贫小额贷款500万元,将放大10倍后用于青年创业。联动州内外资源,针对高校毕业生、城乡创业青年累计开展电子商务、养殖培育、创业理念等各类培训3期,培训青年1244人次。争取大学生西部计划、青南计划志愿者104名到基层单位服务。三是围绕中心工作,提升服务大局能力。积极开展“走基层·百日行”、“全州民族团结青年歌手大赛”、“民族团结知识有奖问答”、“乡村青年文化节”等活动14场,联动参与青年1.6万人次,选树表彰了24个青年少数民族先进典型,建立各类联系对象120多名;开展“环保日青春万人行”、“阳光助残”、“爱心课堂”、“关爱行动”、“倡导时代新风·共建文明海西”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13场。争取“国酒茅台”等五个类别希望助学金30.1万元,资助贫困高考生78名。同时,联动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场馆、游泳馆在节假日免费向全州少年儿童开放,并安排观看青春励志电影4场(其中3D和2D各两场),发放100张爱心游泳卡,参加联动青少年近1万名,访贫慰问各类优困团员青年76人,发放慰问金2.3万元;组织5名志愿者为“青洽会”提供服务;组织动员200余名团员青年开展“建设柴达木·开辟新绿洲”青年植树活动,共计绿化面积40余亩,植树1300余棵。四是狠抓自身建设,提升业务工作能力。抓学习培训。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州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年初以来组织集中学习讨论7次,实地参观学习3次,观看各类励志、教育影片3次,每名机关干部撰写心得体会2-3篇,读书笔记10-15篇。先后组织选派36名团队干部前往北京、浙江、江苏、西宁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业务培训、挂职锻炼。在外省市举办两期120余人参加的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两市、东部三县按照下跨一级的要求,完成了换届后新当选村团支部书记的培训。抓定岗定责。结合州委各部门的职能及年底考核项目的分类,为机关工作人员(含书记、副书记)进行了详细的责任划分、任务分工、补位定责,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抓工作菜单。就全州2015年重点工作从组织建设、思想引导、服务青年、服务大局、自身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菜单式”、“数字化”、“主题类”和建设方式、筹资方式、进度计划进行了细化、明确,为共青团工作按时、按点、按度推进提供了保障。抓档案规范。开展共青团内部档案“大清理、大归档”工作,对2007年至2014年累积未清理、整理的文史资料按照项目、经费、人事、机构、组织建设等7个类别进行分类整理,解决了团州委文史档案管理混乱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制度。抓效能建设。始终把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执行力作为作风建设的重重之重,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规范了规章制度和机制,明确了岗位职责,保障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开展。抓制度完善。通过修订完善办文、办会、财物、车辆、保密、公文等12项机关内部规范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青少年思想教育引导、矛盾调处排查、定期联系走访、青少年诉求反映机制,使机关工作运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机关工作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