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终有一天回归——直击湟鱼人工增殖放流
视觉瞭望
6月6日上午10时,50万尾湟鱼幼苗在沙柳河边的湟鱼家园被放流,来自西宁市3所中小学的120余名学生加入了放流的队伍,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令他们分外欢愉。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人工放流站站长俞录贤半开玩笑地告诉这些孩子,有过放流经历的人是不能吃湟鱼的,孩子们态度极其认真地一一点头。
站在沙柳河边“湟鱼家园”,看着人工培育的湟鱼放流,当数以千万的鱼苗欢快地遁入水中,奋力游向自己的母亲湖——青海湖时,我们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大自然的法则而言,湟鱼放流实属无奈!”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说。
千百年来,如史诗般的湟鱼洄游依然在延续,只是那些河流上游的天然产房,如今已部分被人工孵化池所取代。
经由亲鱼捕捞、鱼卵采集、人工授精、人工孵化、鱼苗培育和人工放流这一系列既定的程序,今天,大量的鱼苗在备受呵护的“保温箱”中,无忧无虑地展开了新生的旅途。
走进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畔的增殖放流站,如今,这个人工增殖的“大产房”,已然承担起青海湖裸鲤资源救护和鱼苗孵化的重任。
工程师祁洪芳带着我们进入厂房,详尽介绍着工厂化鱼苗孵化车间、蓄水池、亲鱼暂养池,以及微循环流水鱼苗培育池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功能。
当前,增殖放流是快速补充生物群体数量、稳定物种种群结构、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对防止物种灭绝,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开展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是恢复与扩大青海湖裸鲤种群资源数量及再生能力的最佳途径,祁洪芳说。
每年,人工增殖孵化站的工作人员在沙柳河、泉吉河采捕亲鱼6000尾,采卵2200万粒,在孵化车间分批孵化后,运到国家级青海湖裸鲤原种场内进行培育。直到次年6月下旬,鱼种规格达到7.5厘米到10厘米时,再运回沙柳河、泉吉河放流入湖。从2002年以来,已向青海湖增殖放流裸鲤原种种苗近1亿尾。
在自然环境中,湟鱼从卵到鱼苗的孵化成活率是千分之二,也就是说一千枚鱼卵,只能成功孵化出两条小鱼。而人工增殖的孵化成活率则高达75%以上。
记者在工厂化鱼苗孵化车间的器皿里,看到了游荡在水中的湟鱼受精卵,形如圆球,通体淡黄,直径只有两毫米左右。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一个个原本针眼大小的受精卵,此时却变得如同鸡蛋般大小,能够看清分裂阶段的每一个细小变化。
在孵化过程中,因为器皿中的死水不能保证含氧量,所以需要不停地换水,工作人员必须全天候值守。
祁洪芳告诉我们,水温是孵化成功的关键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胚胎发育,轻则延缓或提早孵化,重则出现畸形死亡。
为确保水温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技术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精心呵护着鱼卵,吃喝睡觉都在孵化间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鱼爸鱼妈”。
一个小小的受精卵,经过18个发育阶段后,终于诞生。
之后,在放流前,省级动物监督部门将对放流苗种进行检疫。
每年,农业部种质检测中心还要进行放流苗种种质检测,并邀请环保人士和关爱湟鱼的人们参加这项活动,由渔业行政部门、水产养殖、资源环保和群众代表参加,组成鉴证委员会,全面检查监督放流活动的全过程。此外,公证部门还将对放流鱼类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出具公证书。
目睹这一切的我们深受触动,也许,我们为之付出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明天,能实现正真意义上的自然增殖。
湟鱼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何尝不是人类自我的回归。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