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宁的老园林

16.05.2019  09:3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几年来,西宁市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快速增长,出门能见绿,休闲有公园,走在街头,一步一景,让人心情愉悦。历史上,西宁因地处西北边陲,百姓只为求得温饱而操劳,不知“园林”为何物?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西宁卫监收通判龙膺开发泉水,起名“蒙惠泉”,修建亭台楼阁,这是有史以来西宁修建供人们游览消闲的园林公共设施的最早记载。本期《青海视野》专家讲述有关西宁的老园林。  

  历史上,西宁因地处西北边陲,地势高寒,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在周边四乡的普通老百姓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为求得温饱而操劳,不知“园林”为何物?家境好的可能有几分地的菜园,园子边上也许栽有几株杏、李树,但主要是为了种菜。居住在城里的人们,每到草青柳绿的季节,“四月八,浪去吧!”纷纷置办食物,有的携带锅具,扶老携幼,出城寻找河畔、林荫之处,开始了一年内难得的踏青,这种郊游活动,湟源人称作“浪河滩”。当年北城墙下崖上有泉水,所以亦是人们“浪”的候选地之一。直到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西宁卫监收通判龙膺在此开发泉水,起名“蒙惠泉”,开辟为风景点,修建了亭台楼阁,这是有史以来西宁修建供人们游览消闲的园林公共设施的最早记载。

   香水园

  香水园,因园内有著名的香水泉而命名。香水泉,西宁名泉,位于西宁北门外东侧不远处。十二世纪时,这里只是元西宁州卫城外的荒郊野地,崖边砂石缝中有两处清泉流出,涓涓细流,汇集成池。池边芳草如茵,杨柳似染,常有牧童驱犊光顾其地。明初修筑西宁城时,以崖为限砌墙,两泉因紧靠城郭,每当风和日丽,这里有人三五成群,或席地猜拳,或垒石野炊,直至红日西坠,方尽欢而散。据已故西宁文化学者魏明章先生在《古今西宁》一书中说,大约在明弘治年间,有人曾在此修建了香水寺,因香水寺一带“泉水清香,寒冽且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西宁卫监收通判龙膺在此开发泉水,开辟为风景点,修建了亭台楼阁,与香水寺连成一片,并给泉水起名为“蒙惠泉”。这是有史以来西宁修建供人们游览消闲的园林公共设施的最早记载。龙膺,明万历庚戌进士,博学有才干,长于诗赋,由山西宁武道擢升甘肃道,再升太常寺卿。曾与巡抚田乐、兵备刘敏宽率兵在西宁击敌,“运筹帷幄,参赞机宜,多膺之力”。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南川、西川大捷中,龙膺筹备军需,协谋克敌,得到了兵部尚书石星的称赞:“龙膺本雍容冠玉之才,负叱咤摧山之气,临阵不辞锋镝,挥戈足扫穹庐”,后任西宁监司。在任期间,他修理边墙,兴修学校,百废俱举,爱民如子,士民称颂,辟蒙惠泉风景点,也是他德政之一。史载龙膺“去任时,民攀泣不忍舍”。

  之后一百多年间,又经明末西宁战乱,蒙惠泉风景点早已破败不堪。清乾隆年间,国力鼎盛,百废俱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西宁县县令陈铦在此“浚池构亭,名香水园”,人遂改称其泉名为香水泉。自此之后,人们沿城墙根一带,陆续建成老虎洞、四照塔、雷殿、八德庵、药王阁、八卦亭等建筑物,遂成为西宁北门外一大景观。

   青海娱民大会场

  青海娱民大会场,西宁旧时娱乐场地名,位于今省政府院内,时称“小校场”的地方。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新省初建,百事待办,1932年,时任青海省民政厅厅长的王玉堂倡议在小校场修建一处“青海省娱民大会场”,使老百姓有个节假日娱乐的地方。他计划用三年时间,在这儿修建亭榭楼阁、运动器械,分别陈列一些出土文物、矿物标本,并圈养一些野生动物,“以资地方人士假日游览。”据已故西宁文史学者魏明章先生回忆,当时在小校场内设置了20多种运动器械,其中有平梯、穿梯、滑台、浪桥、单杠、双杠以及木马等;后又向北扩展,在原演武厅东西一带,分别建成房舍和一幢楼房,向全省各县和文化名人征集珍稀动物、植物、矿物标本,书画文物,以陈列其中,对外展出。经半年努力,又建成一些亭、台、阁等,遍植一些树木花卉。当时圈养的动物比较多,都是青海特有的,如鹿、豹、熊、猴、猞猁、狼等,还有一些珍稀猛禽、小鸟;展览室还展出有一些珍贵文物,如新莽的权衡、金佛、铜佛、古代钱币、陶器、古藏文典籍等数百种。建成后,当时就叫作“青海省娱民大会场”,它是我省博物馆、动物园的最早雏形。

   青海第一森林公园

  青海森林公园,西宁旧时游览公园名,即西宁北门外的香水园。清乾隆年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西宁县县令陈铦在此“浚池构亭,名香水园”后,到同治、光绪年间,由于连年战乱,香水园到处是一片破败景象,西宁名士来维礼先生的《暮春游香水园》一诗,就刻画了这一状况:“池空夜雨添流水,门锁春风扫落花;寂寞楼台藏野鼠,萧条庭树集山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西宁县县令萧承恩离任时又捐银200两,作为修园基金,一定程度上境况得到改观。香水园门正对北门坡,北古城下渠穿园而过,园南墙高耸,崖坡依次建有老虎洞、四望亭、万德巷、药王阁等诸景点,其间以石阶相连。登坡远望,湟水蜿蜒,北山如画,北郊风光,尽收眼底。尤其每年四月初八,人们纷纷出城踏青,这里热闹非凡,古人《北门外四月初八日会即事》一诗,就描绘了当时的盛况:“巫人竞效婆娑舞,士女半为汗漫游;柳色城阴浓古寺,欢声笑语满平畴。”

  1932年,改名为“青海省立第一森林公园”。

   湟中公园

  湟中公园,西宁旧时游览场地名,位于西宁城东北角湟水岸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湟水泛滥,在今五一桥一带处淤出一块新的河滩地,面积约二千余亩,因地处水边,1936年,当时的青海省政府动用兵工在这儿种植花木,建造亭台楼阁,开辟成为园林,供游人休憩游览。因其南不远的东关大街上建有湟中大厦,所以定名为“湟中公园”。解放后,经大规模改建,定名为“五一俱乐部”,后改为劳动公园。

   麒麟公园

  麒麟公园,西宁公园名,位于西门外南川河西岸。至于公园得名的原因,据《晋书》、《十六国春秋·南凉录》记载:“建和二年春正月(建和,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年号;建和二年,即公元401年),龙见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秃发利鹿孤欲称帝,于是群臣皆劝之……”长宁即今大通县长宁镇;绥羌即今西宁南川。因这一典故,南川河被称作“麒麟河”,河西岸土坡下的一眼泉水也被人称作“麒麟泉”。1932年,当时的西宁县有关部门在此移石填土,修建苗圃,栽植杨树、垂柳、黑刺等苗木,之后又开挖水池,栽种花木,并陆陆续续修建了凉亭、楼阁和牌坊。经几年的整修美化,“景色大增”,因地处当时西宁西郊外的麒麟河西岸,当时定名为“麒麟公园”。1943年4月,由当时青海省临时参议会秘书长姚钧撰文、省政府教育厅秘书、我省近代著名书法家李德渊先生书丹,刻了《重修麒麟公园碑记》(此碑现藏于西宁文庙大成殿东侧),立在公园内思源亭内。碑额正面刻有“饮水思源”四个榜书大字,碑阴为碑文。碑文介绍了西宁历史、公园得名的来历、公园建设的始末、公园设施及功用,及督工兴建者的情况等。从“相度地势,成麒麟阁五间,榭三楹,亭五处,清泉数十,潴为池塘者六。东筑石笼五道,西因高陌,假山佳木异卉,新篁青条,来自数百里外。阖境精华,成附郭之胜地”的碑文来看,可以想象出当年麒麟公园的盛况。

  麒麟公园里垂柳覆岸,积泉成池,放养游鱼,迅速成为市民休憩的最佳去处。解放后曾更名为“胜利公园”,从1981年起进行扩充改建,逐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场所,并一度改名为“儿童公园”。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西宁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处大型公园,园址选在湟水南岸的原刘家河湾村。据史料记载,这里清初已形成由几家刘姓农户组成的村落,因临近河湾之故,所以人们称其为“刘家河湾”。刘家河湾因村小户少,当局在行政管理中,把它和东面临城的殷家庄划在一起,统称为“殷刘堡”。当年这里滩地开阔,临河一带多是湿地。左有湟水河逶迤,前有北川河汹涌,长杨垂柳,依次披拂,“田分万井村高下,烟点三川树纵横”,坐岸边,可远眺西、北两川风光,近观土楼山塔影。由于这里地处近郊,二水交合,树荫葱茏,因而自古是城区市民夏日郊游的最佳去处。解放后,人民政府决定筹建一处西宁公共游乐公园,刘家河湾因地近城区,滩涂开阔,河边沙柳茂密,长杨低柳,充斥其间,自然环境优越;加上村小户少,搬迁容易,因而选定为园址。于是村民按照上级安排,迁往临城其他村庄。1959年公园开建,因地取景,初具规模,总面积达到36公顷。1964年,按照公园扩建计划,市上动员单位民众在园内开挖人工湖。开挖的湖面面积近百亩,垒土成丘,形成湖心岛。后经数次扩建,占地面积达40余公顷,分设花卉区、儿童游乐区、野生动物园(后迁往西山湾)、花卉盆景展览馆等。这里绿树成荫、曲径回廊、小桥流水、水阁相间,更有石牌坊矗立湖边,八角亭掩映于绿树丛中,闹中取静,使人流连忘返。迄今为止,人民公园加上东侧近年新建的鲁青公园,仍是西宁地区最大、人们最喜欢去的游览娱乐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