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对话:七问“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3月,西宁公开审理“毒豆芽”案件,让市民点赞严惩毒食品制造者的同时,也将目光再次聚焦到“舌尖上的安全”。作为监管部门,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历了一年多的机构整合。到目前,我省管理食品安全的各部门是否厘清了责任,又将如何保卫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呢?
对话人物: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海莉
对话记者:魏金玉
今年侦办一系列案件,打掉3个食品犯罪“黑窝点”
记者:我省食品安全的现状如何?
马海莉:目前,我省的食品安全形势可以概括为总体向好,群众的食品安全可得到保障。经过多年的专项整治,我省食品安全形势一年好于一年。这可以从近一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检验数据中看到。风险监测和监督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对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排查、早解决的技术支撑。近年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牧厅、卫生计生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根据我省食品生产经营品种的情况,组织开展了各类检验检测工作,仅2013年,就收集了近10万组数据,总的合格率平均在95%以上。特别是省内地产蔬菜、畜产品、生鲜乳、水产品的检测合格率达到了100%。同时,我们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组建后,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工作的力度。今年,我们与公安等部门协作,先后侦办了销售病死牛羊肉、生产销售“毒豆芽”等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打掉食品犯罪“黑窝点”3个、团伙1个,取缔无证照经营户35户。其中,“毒豆芽”案件的公开审理,不仅规范了行业秩序、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也体现了政府管理好食品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监管是否仍存在“九龙治水”的局面
记者:关于食品安全,诟病已久的“九龙治水”局面是否结束?
马海莉:省政府根据国务院有关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的工作要求,于2013年6月,重新组建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了新的工作职责。为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去年8月,省政府将原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更名为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成部门由原来的21个增加到23个。
机构改革后大体上的分工是,农牧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进入市场后以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监管都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在目前机构改革工作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农牧、工商、卫生计生委等部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还没有从市场上退出来,各部门都在努力实现无缝监管。
如何加大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管
记者:很多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多是从农贸市场发现的,对于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如何规范和保障?
马海莉:就农贸市场而言,我们与省农牧厅关于体制调整后食用农产品的监管职责进行协商,初步达成农牧部门负责本省水产品的生产、收购、仓储、运输等环节和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前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农牧部门保留在全省各大批发、零售市场和商场、超市已经设立的食用农产品监测站以及相关设备等监管职责划分的共识。
记者:“唐僧肉”“魔爽烟”等不安全的食品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对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如何规范和保障?
马海莉:我们在食品流通环节组织开展了农牧区、学校及周边地区、水产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明胶、食品添加剂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而校园周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我们将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周边小超市、小食杂店定为重点检查对象,以奶制品、冷饮、油炸食品、散装食品、膨化食品等学生喜爱的小食品为重点商品,分春、秋季开学之前,集中开展两次拉网式检查。到目前,已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3077户,查处无照经营11户,查办销售过期、“三无”食品案件10起,对106户索证索票不规范的经营户进行了规范,这其中就有“魔爽烟”等食品品种。
“三小”治理难在哪里
记者:对“三小”行业的整治,难点在哪里,我省是否有相应的监管机制?
马海莉: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是目前食品行业中不容忽视的“成员”,它们既是食品安全的“危险区域”,又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规模小、成本低,可以增加就业,百姓对廉价的食品也确实存在需求。
针对“三小”行业,尤其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普遍存在从业人员专业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加工设施和设备简陋,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经营生产场所卫生条件差,产品质量合格率低和无生产加工小作坊准入标准等问题。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三小”行业规范管理、扶持发展的意见》。确立了“三小”行业“监管、规范、引导、扶持、便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规范一批、重点帮扶一批、整顿取缔一批”的工作目标。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登记备案的基础上,要求其必须符合卫生条件,完善产品质量公开承诺、食品添加剂备案及公示等六项制度以及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来规范“三小”行业生产经营行为。
市民遇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可投诉
记者:我省已进入旅游季节,如何保障旅游市场的食品安全、游客的饮食安全?
马海莉:我们开展了旅游景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主动联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节假日、节庆活动和旅游高峰期间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近几年全省没有发生旅游、重大活动期间饮食服务食品安全事故。
同时,针对餐饮服务环节,我们开展重点区域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包括托幼机构、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等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餐具清洗消毒情况,设施设备检修和运转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对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调味品、乳制品、禽畜肉类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重点检查进货台账、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证明文件等。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无证经营、超期限经营和超范围经营、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记者:西海都市报96369新闻热线经常接到市民反映餐馆蔬菜没洗干净、菜里有异物等投诉,如果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反映,你们会及时解决吗?
马海莉:目前,我省的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31已开通使用,如果市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可以随时拨打这个电话。目前,虽做不到24小时监管,但已经实现了网格化管理,覆盖西宁、海东,市民拨打举报电话,电话会转给投诉者所在地的执法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