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忠实记录者
——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
近日,以中国气象局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以下简称观象台)研究员德力格尔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荣获2015年度周光召基金会气象科学奖(团队)。自1994年建台以来,该观测团队21年如一日,挑战艰苦孤独工作环境。他们坚守梦想,为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提供宝贵的原始数据;他们默默无闻,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他们前赴后继,潜移默化中为我国环境外交做出积极贡献。
图为德力格尔(右一)研究员在颁奖仪式上。观测数据为气候变化提供有力依据
观象台位于海拔3816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瓦里关山,是世界气象组织在欧亚大陆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走进观象台办公室,各种监测仪器有序运行,英文标注的各种记录册和报表随处可见。
观象台目前已实现对温室气体、卤代气体、气溶胶、太阳辐射、放射性物质、黑碳等30个项目、60多个要素的全天候、高密度观测,每天产生6万多个数据,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大气成分本底的观测技术体系和系统。在观象台的值班室大厅,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据处理中心和仪器质量控制中心,这些中心均接收观象台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德力格尔带领观测团队连续观测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二氧化硫等,形成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他们用在线观测资料绘制出二氧化碳变化曲线,被称为“青藏高原曲线”或“瓦里关曲线”。
“我国在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以及其他国际性气候变化谈判会上,坚定地支持气候变化观点,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拥有这一曲线图以及相关的观测数据。”德力格尔说。
观测团队取得的温室气体资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数据,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指示作用。一些数据成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谈判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共识和我国在世界气候变化谈判中话语权的提升。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称赞观象台为我国环境外交做出积极贡献。
2004年,德力格尔带领团队通过观测发现了青藏高原上的“臭氧洞”,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通讯》杂志,广受关注。
自建台以来,观测团队先后协助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科研机构完成30多个科学试验项目。采用他们的观测数据,有关科研机构、专家发表的科学论文超过150篇。
平凡人生因坚守而精彩
“常有朋友问我,瓦里关在哪里,我笑着说,在云里。瓦里关经常被云雾包围,山顶却耸立着一座建筑,播撒着一片希望。每当我们拿起行李,背上足够的水、蔬菜、食物爬上山头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归属感。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梦想在云端里。”观测团队的一名老同志曾如此写道。
对于普通人来讲,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工作,时刻都要面临挑战。目前,观测团队有8个人轮流值班,每组两人,每10天轮换一次。尽管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来自海拔2000米左右的西宁,但每次换班时依然要经历高原反应。“如同背着30公斤重的行李,爬两步楼梯就气喘吁吁,嘴唇发紫,由于缺氧,头两天几乎睡不着觉。”观测员王剑琼告诉记者,常年多次上山下山,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
由于对观测环境要求严格,观象台周围方圆30公里没有人烟,寂寞孤独是值班人员最难忍受的。“看见一只鸟飞来,就想大声喊叫一声。”老观测员季军说。
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依然很乐观。王剑琼说,“在青海气象部门,我们算不上最艰苦的,也算不上最孤独的,既然选择了气象,我们就得怀揣梦想、选择坚守。”
观象台室外有一座高80米的梯度观测塔,维护保养任务重,不管是日晒雨淋,还是寒冬大风,观测员都爬上爬下,冒着生命危险,清理结冰、除尘、加固仪器,保证观测正常进行。
观测团队使用的仪器大多为高精度光学仪器,由世界气象组织从各个国家调配,仪器性能、原理、软件系统等差别较大,有些仪器操作使用复杂,技术资料基本为外文。
为了熟练使用仪器,大家通过出国进修、请专家讲课、接受培训、现场自学等形式,在较短时间里掌握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精密仪器在高海拔地区容易出现故障,经过多年努力,他们总结了一整套仪器调试、维护、排除故障的办法,基本形成系统、规范的运行、管理技术体系。
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年都会脱颖而出,被选入科考队,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进行臭氧、气溶胶、地面观测等科学研究。截至目前,共有7人(次)参与了我国南极科考工作。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到瓦里关后,深受感动。他说:“瓦里关气象工作者终年坚守在这山巅,耐得住艰辛和孤寂,进行各种观测,一丝不苟,使中国对大气研究的贡献,享誉全球。在这里,我们见证了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本色,找到了科学精神的当代基准,再次感悟了堪称民族脊梁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