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让绿意尽染海东大地

05.04.2018  09:42
互助土族自治县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场景。摄影:牟泉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生态地位的特殊性决定,必须将生态保护放到第一位置。2018年,我省继续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创新,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年力争完成林业投资38亿元以上,完成营造林26.7万公顷以上,稳步提升森林、湿地、沙区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管护水平,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

  在此目标下,海东市以大绿化造林行动为切入点,以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加快“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让绿意尽染海东大地。

  树立大生态理念,整体推进国土绿化

  把义务植树与全市造林绿化有机结合起来,以规划为引领,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造林绿化面积。按照“面上求量、线上求景、点上求精”的要求,选好造林地点,突出造林的景观效果,“做到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海东市林业局副局长党恒邦认为,今年的绿化工作比起以往标准更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海也部署了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对地方林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数量上来之后,就需要在提升质量上下更多功夫。

  多年来,海东市的造林绿化工作的脚步从未停歇。去年,参加义务植树76.4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造林0.23万公顷、补植补栽0.33万公顷,栽植苗木数达到了788万株,人均植树10株,创下了海东历史之最。

  今年,春季植树造林50万人“大会战”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海东市委、市政府号召的万人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已渐渐成为海东的传统。人们在一次次的亲身参与中,形成了植树的自觉。每到春季、秋季各单位职工都期盼着植树活动的到来,眼看着自己种下的树苗“扮”绿荒山,心中对绿色生态的爱惜油然而生。这份热爱是推进海东国土绿化进程的一种原动力,不断刷新海东植树绿化成绩的纪录。

  创造绿色生态的理念,深植于海东人的心中,创建绿色生态的行动在海东全域整体铺开。在平安、乐都、民和、互助、化隆、循化等县(区)都有“大会战”栽下的希望,从号召到行动,全民动员义务植树造就了“公安林”、“青年林”、“三八林”……为海东的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衣”。

  放眼海东大地,绿色大生态的局面日益清晰。

  强化林木管理,提高森林质量

  为了将这绿色一直保持下去,海东市林业局及相关单位在提升绿化植树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绿化质量。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海东市计划今年完成营造林4.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78万公顷。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等重点工程乔木造林2.05万公顷(为历年来乔木造林的3倍),灌木造林300公顷。依法加大征占林地管理,绝不突破限额,严格保护好新造林地,坚决打击非法侵占林地。为确保林木活下来,树木能成林,巩固造林绿化的成果,种、管、防三管齐下,是必须的手段,其中的管和防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

  党恒邦说:“义务植树活动种下的树,如果养不活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种一棵树只要几十分钟,养一棵树却需要好几年,这个过程是确保新树成活的关键时期。为此,海东市林业部门及相关单位,都在壮大管护队伍上下大功夫,通过转化劳动力补充护林员队伍。

  近年来,很多退耕还林还草村庄的村民成为了当地的林木管护员,从靠天吃饭到靠薪生活,劳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造林绿化的认识也随之变化。因为造林生态环境变得好了,大家对树木的感情也比过去深了,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上庄村的村民们表示,现在随意砍伐树木的情况再也没有了,闲暇时大家都会去林子里转转,顺手就浇个水、剪个枝,看着树越长越大心里可高兴了。管护队伍的不断壮大,对提高林木成活率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管”上保障了造林的成果。

  在人力之外,技术推广和“三防”问题,也是影响森林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水土条件不同,适合种植的苗木品种也不同,要因地制宜进行选择,也要配合相应的方法。如今,在海东不仅能看到许多如柠条这样固沙的树种,也能看到大面积的海棠、山楂这些更具观赏性的树林,都是经过林业部门调研后科学布局的项目。而对每个品种病虫鼠害的防治,也都依据科学的方法,严格的防火责任制让防火预警工作有效强化,这些“防”的做法,都使森林的质量得到了更好保障。

  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植物扮靓日常生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海东市在大力推进植树绿化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景观营造及其功能性。林业局经过调研,针对土质、光照、湿度等条件确定可栽植的树种,并根据各种植物的形态和花、叶颜色搭配种植,在造林的同时造景,并将有条件的山区建设成山体公园,让荒山成了景区,给群众提供了休闲赏景的好去处。

  2018年,海东市围绕机场、城镇、交通沿线等重点区域,抓好机场北坡和小峡尖山片区146.7公顷的造林绿化工作,努力打造青海“绿色门户”新形象;持续推进边家滩山体森林公园建设,全面开展公园景观节点绿化及游步道、驿站、亭廊、广场、管理用房等附属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依法加强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管理,划定城市“绿线”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和休闲游憩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绿化植树显著提升了海东的颜值,也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更加凸显。“若说在大山荒滩、公路周边植树造林、规划景观是宏观绿化项目,那么企业单位、社区家庭种植灌木花草就是微观绿化项目。”海东市林业局造林绿化工程师刘凤香说着,掐掉了桌上盆栽的残叶。仔细一看,几乎每个办公室、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三四种植物,而这并非是林业单位才有的现象。

  享受着绿意带来的美好,人们对绿色环境的依赖和热爱日益深化。植物给人带来的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对美的创造力,以至于在市民家中、村民庭院都有群众自己用植物营造的绿色生态。微观生态与宏观生态“两翼齐飞”,海东绿色生态的发展蹄疾步稳。

  如今的海东绿意不仅铺就在眼前,也发散在人们的心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很多情况下要由人来主导。不论是义务植树造林、还是日常个人的种植行为,本质上都是人们创造宜居环境,美丽家园的行动,或大或小都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贡献。

  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一旦我们习惯于创造美,对丑的事物便再难以容忍。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我们的国土绿化事业只会更快、更好。我们“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的步伐会越走越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