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村:平安县唯一的土族村落
在阿伊雪峰下的平安县巴藏沟回族乡,聚集着汉、藏、回、土四个民族,但在这里的众多村落中,生活着土族人民的村子却只有一个,而这个土族村也是平安县唯一的一个土族村。这是一个大山深处的村子,这里的环境优美如画,这里的人们勤劳爱干净,这就是获得2014年平安县乡村卫生第一名称号的河东村,她优美,但不失传统;她独特,但少有人知。
正月的巴藏沟锣鼓喧天,人们舞狮、扭秧歌,为往日寂静的乡道增添了几分活力。在这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中,我便开始了探访平安县唯一的土族村行程。
土族迁入平安县
相关资料记载,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
我急切的想知道,为什么在平安县会有土族聚居地,又为何仅有这么一处。村子没有任何相关的史料记载,只能通过老人来了解这个神秘的村子变迁史。在村主任星文清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74岁的星生云老人。老人表示,关于村子的历史,当地人只是口耳相传,没有明确的依据。
据星生云说,河东村以前叫“否石东”(土语),之后由于村子在河东面,就改叫河东了。相传大约在明朝时期,在今互助县红崖子沟乡星家村,居住着三个星氏土族兄弟,他们以打猎为生。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少,每天的收获也大大减少,迫于生计的三兄弟不得不另谋出路。其中有一人一直沿湟水河往东,行至今巴藏沟北口,向南远眺,只见沟内森林茂盛,丛林交错,他认为这里就是打猎的一处好地方,于是便在这里安了家,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河东星氏从此繁衍。
故事真的是这样吗?之后我在互助县红崖子沟乡星家村没有了解到有关星氏打猎的故事,但可以明确的是,星家村姓氏也是土族,而河东村的星氏也与这位传说中的姓星猎户相投,可见平安县河东村与互助县星家村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而据《平安县志》记载,“平安县境内土族系清代因避战乱自互助县红崖子沟星家庄迁入,居于河东村。”自此,我心中的疑团也随之解开,但更多河东村土族文化的研究,期待有关专家学者考究。
弧线划出的村庄
刚要进入村庄,一座建在村口的“本康”映入眼帘,据村民介绍,“本康”意为十万佛,主要作用是祈求保佑村子平安、风调雨顺、抵挡冰雹灾害。“本康”对面的平地上是村子的射箭场,当地人爱好射箭由此可见一斑。射箭场旁边是村子的广场,整洁的广场上几个妇女正在载歌载舞好不热闹。进入村庄后,才发现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的院落外墙上印都有类似圆形花瓣的图案,据说这是当地土族人的一种图腾。村子面积很小,(据村主任星文清介绍,村庄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300多米),但无论是村子的地形,还是村子风景,她的每一处都让我觉得是那么的独特。
巴藏沟南北全长20公里,但向南11公里后的村庄都坐落在河西边,只有河东村一个村子在河的东边。为什么河以东只有一个村子?细看地图你会发现,整个巴藏沟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南北狭长,东西较窄,西边背靠山脉,山下是巴藏沟河水,但河水在自南流向北时,在这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这使弧线内侧有了充足了的位置。我想,可能是河水从阿伊雪峰急促流下,到了这平坦地之后才想着要看看自己的故乡,因此在这里划了一个弧线吧。也正是河水的回眸一望,才有了河东这个村子。从卫星云图上看,村子所在山势如一只快要起飞的凤凰,而村子所在位置恰好是这只“凤凰”的眼睛。
漫步在村子里,不经意间一棵古树吸引了我的眼球。古树屹立在一户院落门口,目测树围约有1.5米,由于历史悠久,树干腐化成一个空洞,洞中木质朽化得参差不齐。在这个冬日里,虽看不出古树的枝叶,但从树干以及树枝可以看出它在春夏时节的繁茂。据院落主人星生州老人介绍,到了夏季,古树树枝上会开满白色的碎花,到了秋季后,树上还会结出类似沙枣的小果子。星生州继续说,村子里有好几棵古树,但唯独这棵树最为特殊,因为村子里的树,品种都是白杨、松树和榆树。村里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这棵古树的树龄(村民猜测古树至少有200年的历史),也不知道古树的品种,但村民们根据夏季时树的外貌,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野花青。从凋落在地的枯叶可以看出,古树树叶为三叶草形状,是一种当地的稀有树种。
如果说树的村庄的历史的话,那么这棵树代表的不仅仅是村子的历史标识,更是小村的地理标识,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野花青,而且只有这么一棵。
“安召舞”的重现
直至目前,村里星氏达全村人口的99%,但由于河东村地处多民族地区,加上多年与当地群众的往来,生活在平安县唯一的土族村逐渐被汉化,一些传统的民族风俗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传统的土族婚礼仪式,自始至终都是用歌声来表达内容的,犹如一部辉煌的歌剧,又像一部舞剧,“安召”优美的舞姿贯穿始终,但由于和汉民族同婚,为了尊重女方(汉族)风俗习惯,如今河东村的土族婚礼仪式与汉族相同。而传统的土族院子当中都有一个圆槽,圆槽中间高竖嘛呢旗,旗杆顶端有木刻“吉祥物”,以辟邪除灾,祈佑全家四季平安,而如今圆槽大多已成为种植花草的花坛。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如今村里除了老一辈人之外,青年一辈会说土语的人少之又少。
“对于传统文化的逐渐流失,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主任星文清对于这种现状很是担忧。为了继续保持平安县唯一的土族村,并将土族传统文化显现出来,2014年春节,村里自筹资金,购置了一批土族服饰,并从互助县聘请专业的土族安召舞老师,给村民指导土族传统舞蹈,开始在春节期间表演以安召舞为主的传统图族舞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至此,土族传统习俗重现平安县。“今年打算在村子广场上安放轮子秋,让人们在闲暇时候学习土族的传统。”星文清说。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河东村看到这样一幕:安召、轮子秋表演等活动展示出的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景象。(□文/图祁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