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的中秋节

27.09.2015  15:48

  我出生在湟水岸边一个小村庄,那里祖祖辈辈把“过中秋节”叫做“过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离开村庄在外面的世界里听到的新名词。虽然故乡人对中秋节的叫法古老原始,但故乡的中秋节却充满河湟谷地特有的气息。

  对中秋节最早的记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人民公社那会儿。初秋时节田野里的麦子开始泛黄,人们眼巴巴等着新麦收割、上场打碾、分新粮。那时庄稼的收割、打碾都靠人力和畜力,等农人们用手中的镰刀把一块块麦子割完,在地里排成一行行麦捆,再用马、骡和驴驮或用架子车前拉后搡拉到打麦场上碾场。白天碾出的粮食当晚就分给社员们。不知不觉,在镰刀的咔嚓声和碌碡的滚动声中,季节从初秋走到了中秋。中秋节前几天,妇女们抽空把生产队分的新粮食晒干簸净,借个生产队的尕驴儿驮到河滩里的水磨上,磨出雪白的新面,等着蒸月饼。

  农历八月十四是家庭主妇们最忙的一天。时逢中秋,天气一天天冷起来,早晨地面上的霜犹如下了一层微雪。虽说川道里的麦子已打碾的差不多了,但东山上的庄稼还没收,川道里的洋芋还长在地里,说不定那天气温突降结冰,地里的洋芋就会冻坏。已临近八月十五,社员们依然在场上和地里忙乎着。家庭主妇们一边在打麦场上忙乎,一边抽空跑回家搅酵头、发面,准备晚上蒸月饼。碾场男女有着明确的分工,早晨男女一起在场上按逆时针方向将麦捆拆开,以穗头向里麦秆向外的顺序厚厚地摊在场上,由马、骡和驴拉着碌碡排成队,男人们牵着领头的牲口按逆时针一圈圈地转动,磙碾一个时辰后,女人们把麦秆再翻过来,男人们继续赶着牲口碾。女人们趁男人们牵着牲口碾场的时间跑回家,看看自己和的面发了没有,顺便把做月饼的色料和糖准备好。傍晚,当男人们开始扬场时,女人们就跑回家蒸月饼。这时放在黑瓷坛子里的酵面已膨化起来,开始泛出气泡。女人们从面柜里用面升舀出前不久放进去的新面,倒在案板上,再把发好的酵面倒入面粉中和好揉匀,然后把准备好的香豆儿、红花、红曲、姜黄和红白糖一一摆在案板上。月饼分大月饼和小月饼。大月饼与蒸笼大小相仿,每扇蒸笼只蒸一个。制作时,先把和好的面一片片擀开成圆形,直径比蒸笼略小,待蒸出来时月饼已涨到和蒸笼一样大。在擀开的面上分别撒上绿色的香豆儿,紫红色的红曲,浅红色的红花和黄色的姜黄,再用带嘴的清油壶均匀地浇上油,撒上糖,用手掌抹匀,抹好一张放到蒸笼里,底层稍厚,中间的约五六毫米厚,按不同颜色依次叠加起来,总厚度约十来层,最后用极薄的面皮包起来,接着在表面用水粘上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面皮做的花卉图案。

  月饼的花卉图案是一道复杂的工序。这要看女人们的手工技巧和想像力。许多妇女用一根筷子和一双手,加上一把木梳,采用搓、挑、掐、切、抹、转、印和染等技艺,用面塑造出形象逼真的面花面叶等图案贴在大馒头表面。除了塑制出梅、兰、竹、菊等花木外,技艺高超的妇女还会塑制出莲生贵子,金鱼搬莲,老鼠拉葡萄,猫儿卧竹等图案。那猫儿,金鱼和老鼠的眼睛黑油油,亮晶晶,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仔细看去,猫的眼睛原来是桂圆的籽儿,老鼠的眼睛是花椒籽儿粘贴的。

  做大月饼最关键的还是适度掌握火候。因一扇蒸笼只蒸一个月饼,大且厚,整体连在一起,若火候掌握不好,火大了,锅里的水滚干了,月饼还不熟,火小了,月饼因溜火而发青甚至夹生。因一年只蒸一次月饼,火候很难掌握得恰到好处,村里每年都出现要么水烧干了把蒸笼都烧着了,要么溜火了月饼夹生这类事。

  每当临近八月十五蒸月饼时,母亲就喜欢讲一个蒸月饼的故事。从前村庄里有一个家庭主妇,蒸月饼时时常把水烧干,把蒸笼烧着或因火力不够使月饼溜火夹生而遭到婆婆的责骂和丈夫的毒打。以至每到蒸月饼时她都把蒸笼放到锅上不烧火,而是趴在锅台前使劲磕头,求神灵保佑自己能蒸出好月饼。

  小月饼要比大月饼好做的多,工序与大月饼差不多,大小与平常吃的馒头一样大。只是把加了多种香料的面重叠卷在一起,团成大馒头,用极薄的面皮包起来,接着,就在这个大馒头的表面添塑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每扇蒸笼能蒸6个左右小月饼,火候也与平时蒸馒头一样。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茶叶、碱面和红白糖都是按计划供应的,只有给供销社完成了生猪和鸡蛋的收购任务,供销社才按购货证每年供应1到2斤黑糖或白糖。糖在那个年代显得异常珍贵。那点糖除了蒸月饼用,平日里只有亲戚或乡邻家老人病了去看望时才会带一点。有一年,供销社大约一年多时间没供应糖,过中秋节时母亲从菜地里挖来甜菜根,煮熟后切成片在房顶上晒干,再用捣蒜的蒜臼捣碎,卷在月饼里,那月饼依然香甜。

  在村巷里充满月饼的香味中,八月十五到来了。八月十五是继春节后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和过春节一样要到所有的亲戚家拜节。年少时因生活困苦,八月十五不宰猪杀羊,不像现在过节都有猪、羊、鱼、鸡、鸭肉,想吃啥买啥。八月十四那天,生产队长指派几个壮劳力,到洋芋地里挖来几口袋洋芋,每家按人口分到二三十斤洋芋,就算是过八月十五了。分来的新洋芋主要用于招待前来拜节的亲戚,切成洋芋丝再加点芹菜丝,客人们吃得津津有味。

  时值秋收打碾,大人们忙着碾场,拜亲戚就成了孩子们的事。过八月十五一般每家要蒸2个大月饼,二三十个小月饼。一个大月饼切成块后拜亲戚,一个用来十五晚上拜月亮。十五的一大早,母亲就打发我和姐姐分头到亲戚家拜节。每个亲戚家拿两个小月饼,一块大月饼,用竹笼子提着,上面盖一条白羊肚手巾。若是一个村庄里亲戚多,就用席箕草编织的背篼背着。一天拜五六家亲戚,吃五六次洋芋丝,还有不同香味的月饼,感到八月十五是最幸福的一天。

  过八月十五最高兴的还是拜月亮。从亲戚家回来时太阳已落山。一个圆圆的月亮从东山顶上爬出来,皎洁的月光照在西方台地上。这时场上的农活也差不多结束了,全家人都回到家。哥哥帮母亲把桌子摆到西方台地的月光下,母亲和嫂子抬着盛有大月饼的蒸笼放在桌子上,哥哥把已存放了一个多月专门为过八月十五准备的大西瓜搬来,切成两半献在桌子上,母亲又从平日里紧锁的木箱里取出从自家院里果树上摘的花青、沙果和楸子献在桌子的四周。母亲在大月饼前点燃一炷香,带领全家人跪下面朝月亮磕头,母亲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一些吉祥如意的话。拜完月亮,全家人回到房里,关好门坐在炕上静悄悄地等待。母亲说等月亮吃罢月饼,我们才能吃。我好奇地想从窗缝里看看月亮是怎么吃月饼的,却被母亲一把拉开。母亲说你一看月亮就不会来吃了。在焦急中等待了10多分钟后,母亲又带领全家人把供品都搬回房里放在炕桌上,原来供的东西一样都没少。母亲和嫂子把大月饼切开,按人头分,每人一牙月饼,水果也是每样一个。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大西瓜。那时平日很少吃西瓜。我的家乡因海拔高,不种西瓜。西瓜是乐都区碾伯一带川道里的,成熟后用马或骡子拉到湟水谷地岔道的村庄里换粮食。当时许多人家一年口粮都不够,哪有余粮换西瓜啊!我记得自己家里一年最多换二个西瓜,一个在换来的当天尝个鲜,解解馋。另一个则要保存好过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等母亲把西瓜切成一块块小牙牙分发给大家时,我一边吃着手里的,一边看着桌子上还剩几块,思谋着是否还能轮到自己一块。母亲知道孩子们的心思,吃一块就不吃了,让给孩子们。如今想起来,那时八月十五的西瓜是人间最好的美味。

  在河湟谷地,八月十五有偷月饼的习俗。但只能偷献给月亮的月饼。当家人拜祭完月亮回到房里等待月亮吃月饼的时间里,可能就有人已在房顶躲藏着,等家人回到房间时,就蹑手蹑脚来到供桌前,把蒸笼里的整个大月饼偷走。等过了一会儿家人来取供品时,不见了月饼,就认为是月亮吃掉了。月亮喜欢自己家的月饼是值得高兴的事。月亮会给家里带来吉祥和幸福。

  现在想来,中秋节带给我们儿时的甜美浪漫仍是任何一个日子都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