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泉清真寺:奇葩古寺的朦胧之美
提及洪水泉村,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村中闻名遐迩的一座清真寺。对于洪水泉清真寺,我是既感熟悉,又有一些陌生。曾不知多少次从友人口中听到过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特色建筑的伊斯兰教寺院,对这个地方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了解,但对于从未走近过它的我来说,还有诸多的迷雾笼罩在心头。关于洪水泉清真寺的建筑艺术,已是众多学者和游客有目共睹的,而我今天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挖掘一些洪水泉清真寺建筑不为人知的故事。
遵奉旨意的修建
洪水泉仅1300余人的村落,却有着两座清真寺,其中一座便是闻名遐迩的洪水泉清真寺。洪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由当地回族穆斯林集资兴建修复,历时13年竣工。先后经过5次修复扩建,建筑群占地4500余平方米,规划设计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及特点,清真寺以罕有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造工艺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水泉清真寺建筑不仅是各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还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关于洪水泉清真寺的建筑历史,阿訇马青林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习惯做生意的回族定居洪水泉山梁后,在当地形成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其繁华程度不言而喻。于是当时政府前来视察,在看到十几户回族夹杂在藏汉两族之间后,为了做好民族之间的和谐工作,计划在此修建一座清真寺,便起草奏折上报朝廷,在获得朱允炆的同意后,洪水泉清真寺便开始修建。为了体现三个民族的和谐共处,该寺在建筑风格上特意融合了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的建筑风格,而大殿后窑殿板壁上雕刻的其中一首诗则说明了该寺的修建时接纳遵奉了皇帝的旨意。
此外,大殿前檐所雕象征皇权的龙凤图案也是皇帝特许雕刻的,更有力的一个佐证是,原来在大殿后窑殿圣龛(阿訇讲经的地方)左侧,曾竖立有一块高约1.2米的牌匾,上书金光闪闪的“万岁万岁万万岁”七个大字,这是为了答谢“皇恩”而刻,只是该匾于1958年被毁。
民族团结的象征
在洪水泉清真寺的建筑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民族团结的影子。
洪水泉清真寺的正南边是一面长10米、高6米、厚86厘米的砖雕照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其精致程度都不是一般建筑前的照壁所能比拟的。“值得注意的是,照壁的这一建筑结构只有在佛教和道教寺院中才能看到,而在所有清真寺的建筑上,都没有照壁。”马青林说。
照壁正面于正中嵌有一方框,方框内绘雕有“麟凤合抱”图案,寓意祥瑞。照壁背面全部用六角形绣珠式的花瓣雕成,整齐有序地雕刻着255朵形态各异、造型精美的花卉。牡丹、月季、芍药、梅花等千姿百态,以菱形四方联排列开来,远远望去,整个照壁花朵盛开,花繁叶茂,栩栩如生,人称“百花图”。更为奇特的是,其中有些花朵竟是以花瓣为盘,用花蕊兆示福祉祥瑞的蝙蝠、寿字以及馄锅馍、拉面、馓子等图案点缀。
据马青林介绍,该寺在修建时,曾先后动用了300名木匠,300名瓦匠。当地各族群众在工匠们雕刻图案时,为他们做饭的农妇们每天、每家做的食物都不一样,为了感谢他们,于是便出现了食物样式呈现在照壁上的奇怪现象。
在洪水泉清真寺的后窑殿,由几十根破旧木料构成的房檐柱引起了我的注意。说其破旧是因为它们明显是二次利用的,而且还有烟熏的颜色,此外,柱子上还有多余的开柱眼,与其他殿的材质格格不入。
经马青林介绍,我们得知,原来这是因为清真寺在预算时拨款不足,导致在最后修建后窑殿时资金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洪水泉村民和周边非穆斯林村民进行了捐助,他们自愿将自家的房子拆除,将木材送到清真寺用来修建后窑殿。
巧夺天工的秘密
洪水泉清真寺的木雕和砖雕工艺是被公认的建筑奇葩,而在这精美的艺术奇葩背后是木匠主管和瓦匠主管的相互竞争。如果没有两个主管之间的相互竞争,可能如今我们看到的洪水泉清真寺只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宗教场所。
平日看似和谐相处的两人,暗中却是相互不服,今天木工雕出一件木雕作品,明日瓦工就会雕出一件比木雕更精美的砖雕,就这样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座三层高的木塔是洪水泉清真寺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四周最高的建筑,其飞檐转角错落有致,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它的砖雕和木雕技艺,这在崇尚粗犷豪迈之美的西北来说,尤其显得与众不同,它就是邦克楼也称“唤醒楼”。楼高20米,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底部为砖木结构,二三层为木质结构,全塔由两根直通顶层的巨柱支撑,人称“通天柱”。
如果你够仔细,可以发现这两根通天柱其实是有差异的:一根是由高16米的原木而制,而另一根在中间位置有明显的链接缝隙。同为“通天柱”,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马青林解开了我们的疑惑:清真寺修建时,在当地根本找不到符合用于修建邦克楼的“通天柱”,所以不得不花费四年的时间,从甘南将一根24米长的木材运到这里,但是24米的高度根本不足以两根16米的通天柱修建时的木材所需,于是才有了这根被接上去的“通天柱”。
洪水泉清真寺的墙壁都是用手工水磨砖砌成的,墙面光平如镜面,缝隙细匀胜似线,当地人称之为“一柱香”。
据村里的老人们说,做砖缝的原料是糯米、冰糖水再加上其它原料配成,粘性好、经久耐用。砖坯的土质和烧砖的技术也相当高,至今也没有出现腐蚀和裂缝现象。相传,主持修建寺院的陈掌柜,对整个工程的建造精益求精,在对于录用瓦工时的条件也非常苛刻。有一次两个瓦工前来应聘,他便问两人:“你俩各自一天能磨几块砖?”前者爽快的答曰三块,而后者则有点自愧不如,答曰一块。陈掌柜听后便道:“我这里只要一天只磨一块砖的瓦匠。”其实,陈掌柜并非不懂用人之道,而是对他而言“精工出细活”是他追求的建筑品质。
礼拜殿尾部的窑殿,占地64平方米。从里面观看,南、西、北三面墙壁都是长条幅木板,每块木板雕刻了山水风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图案。殿顶中间用多根细木条穿插成的八角式天花藻井,其形状尤如一把张开的巨伞,人称“天落伞”,该“伞”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可谓巧夺天工。
而在这巧夺天工的背后,却也有它独特的建筑故事。 “天落伞”的设计原理是一个巨大的换气系统,在它转动时有通风换气的功能。只可惜在施工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时,两个主管这种良性竞争却变成了相互赌气。
据马青林介绍,当时由于一件技术上的事情,两位主管在意见上发生了分歧,最后木工主管为了赌气,没有将“天落伞”的部分部件装进去,而原先设计的常年转动的“天落伞”也就成了现在的“摆设”建筑。
薄雾中的洪水泉村是朦胧的,而洪水泉清真寺的更多故事也如这雨中的村子般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