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大幅提升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海东市紧紧围绕东部特色种养殖高效示范区定位,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全市外向型农业和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隆冬时节,在海东市平安区沈家村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一串串葡萄、一根根辣椒、一颗颗西红柿让人眼前一亮。据悉,今年海东市投入1亿元资金,在平安区建成以“富硒”特色品牌为主的设施农业展示区、农产品集散及储藏加工区、养殖业示范区、水景娱乐区、生态餐饮区等与果树生长灌溉基地相匹配的特色功能区。
据平安区白沈沟果蔬种植示范园主任刘福英介绍,目前该园区已显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已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为现代富硒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亮点。
海东市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念农业、高效农业,遵循绿色、有机、循环理念,积极打造富硒品牌,建成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黄河彩篮”全省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一区两核四园三带”农业发展格局。据海东市农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刘永靖介绍,目前海东全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步构建,高效生产模式基本普及,新型养殖模式初见成效,科技含量持续提高,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全市现代农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也在海东大地迅速兴起。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永和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一座座现代化的养殖棚内,自动喂草机、给水设施和清洗装备一应俱全。循化永和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韩沙力海告诉记者,该公司最初只有300多只羊,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300多只。“我们这个厂建的时候是按照现代化规模建的,这样减少了人工,加上环境好,肉质鲜嫩,所以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了。”韩沙力海说。
海东市农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严永寿告诉记者,近年来,海东市不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年财政投入上亿元。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大力推行“农畜联动,草畜结合”模式的同时,海东市还不断加大特色农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转变传统饲养方式,坚持规模养殖与家庭牧场并重,走生态循环农牧业发展之路,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