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百合成了百姓致富菜

15.04.2016  14:04

  “早些年村里穷得叮当响,家家都靠一点薄地养家糊口,要是遇上干旱、冰雹等天灾,那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想起当年的穷日子,已种植百合15年的古鄯镇徐家庄村村民张卯年还心有余悸。

  民和县古鄯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38公里,属于浅山地区。全镇经济收入以种、养殖以及劳务输出为主,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油菜等,养殖业以养猪和羊为主。近年来,古鄯镇结合当前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立足区位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过去零星种植的对土壤无公害,优质、生态的特色百合,发动20多户群众共种植百合200余亩。

  走到徐家庄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在地里忙得热火朝天。“我今年种了30余亩,在百合种植户中属我种的比较多,一年中要是精心劳作,按时施肥除草,再加上好的市场行情,收入20多万元不成问题。”徐家庄村种植百合的受益者张宝军说。

  在百合种植的季节里,就得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种植户们便雇佣村上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栽种百合,让她们在家门口挣一些零花钱,这让村里的妇女们欣喜不已。“丈夫去外面打工了,我在这里干活,活也轻松,一天能挣到50元钱,我很高兴。”留守妇女小莲告诉记者。

  据最早种植百合的张卯年介绍,起初种植百合时,最低亩产达到1000余公斤,最高达2000余公斤,但当时市场成品百合每公斤才几元钱,致使许多种植户放弃了种植,纷纷转行。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百合价格上涨了,亩收入达8、9千元,当年种植当年见效,这让不少种植户喜上眉梢。

  在众多种植百合的农户中,张尕六是种植百合富起来的农户之一。早年,由于父亲早逝,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拮据,在叔伯和兄弟们的帮衬下,才娶了媳妇。后来,在政府贴息贷款资金的扶持下,勤劳肯干的张尕六也种起了百合。现如今,张尕六从当初种植的一两亩地,现已发展到15亩,一年能收入7、8万元,家中盖上了新房子,还开上了新轿车。经过几年的百合种植,农户们尝到了种植百合的甜头,真正感受到了经济农业带来的益处,农户们种植百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据了解,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古鄯镇党委、政府主动应对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在全力做好全膜玉米的同时,及时对接市场,多渠道引进资金,加大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道路,力促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广大群众脱贫致富。(金显花 白林娟)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