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民族团结花正艳

09.07.2015  10:50

   海东市从8个方面确定了16项目标任务,以强化民族工作来丰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内涵。

  为实现到2020年,全市90%以上的县(区)和80%以上乡(镇)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和先进乡(镇),85%以上的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等目标,海东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单位达标命名和挂牌工作;及时制定了《海东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项目管理方案》。

  组织开展系列活动,6月下旬成功举办了“团结杯”河湟民族射箭赛,促进了各民族兄弟间横向合作与沟通;策划“魅力海东,和谐家园”广场舞大赛、民族歌曲征集、“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促进民族交往交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海东市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以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海东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立足传统,突出优势,创新发展;以海东扶贫“十大工程”为平台,引导各种资源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配置,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强化区域攻坚,提升扶贫成效;统筹规划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民生、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等建设项目,力争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项目建设方面的倾斜和支持;编制《海东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土族)“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海东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规划》,并储备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寺院维修、社会管理创新等近中期建设项目。

  不仅如此,海东市还开展了民族地区就业援助行动,加大少数民族培训就业力度,落实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今年设立3000万元拉面经济发展资金,扶持拉面经济扩面升级增效,年内新增拉面馆1000家以上,品牌连锁示范店30家;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及时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范围,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民族地区城镇保障房建设和实施困难群众救助。

  两基教育不断巩固,均衡发展民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健康发展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在无早教点的贫困山区优先新建81个早教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面推进新一轮医改综合试点,切实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和医疗救助政策,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