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三去一降一补一强”成效显现(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信息第21期)

27.12.2016  11:03

 

自中央和我省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工作部署以来,海北州紧抓机遇,迅速行动,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一强”坚定地找差距。用政策、强能力、促实效、抓落实,多措并举,帮助并重,全面推进州内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一、强创新方面

(一)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一是 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海北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对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上都予以了政策优惠,保证“双创”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 全州共建成“海北州生物园区”等五个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办法》,从2016年到2020年,每县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基地,每县建立一个众创空间,每个众创空间孵化企业5个以上。 三是 2016年,组织申报了“金银滩牧场·星创天地”、“藏城产业园·星创天地”、“大禾现代农业·星创天地”3个“星创”天地。鼓励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新创业,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对海北州“双创”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激发各类主体创业创新。 重点发展海北电子商务经济。与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合作,在114MALL和青翼购电商平台开展了“大美青海?金秋海北”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活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鼓励州内有实力、有资源的特色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开展海北特色商品电商销售活动。目前,全州自主建设电商平台的企业有9家,设立O2O销售实体店30家,上线特色产品1500余种。在淘宝、京东、114MALL、青翼购、美团等线上入网的企业和社会个体达160余家,从业人员700余人,其中大学生创业的电子商务公司达18家。销售特色产品20大类,平台上线特色产品达1800余种。通过电商销售产品收入达到企业总收入的30%以上。

二、去产能方面

(一)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 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领域结构性改革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煤炭去产能工作。将青海西海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多隆二矿、青海青羊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青羊沟煤矿、门源瓜拉第一煤矿有限公司瓜拉一矿等6个6万吨矿井列为去产能对象,其中,2018年两个,12万吨,2019年两个,12万吨,2020年两个,12万吨。到“十三五”末,海北州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6万吨。

(二)积极促进稳岗就业。 今年共为23家企业申请2015年度的稳岗补贴105万元(其中:2家符合申请享受援企稳岗补贴政策煤炭企业拨付补贴资金32.8万元)。

三、去库存方面

(一)城镇棚户区项目推进情况。 2016年全州城镇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5210户,其中:门源县808户、祁连县352户、海晏县4050户(含西海镇),基本建成任务2135户、入住任务1411户。截至目前,门源县分7个小区建设安置房,开工率达100%;祁连县开工197户,开工率达56%;海晏县开工3483户,开工率达86%;年内分配入住948户。

(二)去库存推进情况。 按照供给侧改革工作安排部署,积极限定价格,鼓励农牧民、进城务工人员购买商品房;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中,优先考虑商品房库存,截至目前全州商品房住宅可售套数718套,8.29万平方米,比2015年底减少133套,1.35万平方米。

四、去杠杆方面

(一)降低企业杠杆率。 鼓励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实现企业发展,自2014年以来,积极利用省股权交易中心平台挂牌企业达21家,已成功融资2家,其中:海晏中能2000万元,达玉部落文体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发行私募债融资1000万元,实现了海北州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突破。

(二)防范金融风险。 对全州4家融资担保机构和1家小贷公司进行了年审和分类监管评级工作。在全州范围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打击非法集资行为的宣传。各金融机构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选、创建工作,有效提高社会各界信用意识,改善了社会信用环境。截止目前,全州已评定信用户38764户,信用村103个,信用乡13个。

五、降成本方面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海北州在承接省政府下放的7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五个“再砍掉一批”和省政府113号令要求,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州级行政审批事项78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65项,暂缓实施行政审批事项35项;各县也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截至目前,海北州的行政审批事项从2002年的821项,取消、调整为78项,削减幅度达90.5%,相比2013年的225项,削减幅度达65.3%,提前完成了国务院要求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的目标。

(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任务全面实现。 9月26日海北州“五证合一”全面开通。举行了“五证合一”综合服务窗口揭牌暨首份“五证合一”营业执照颁发仪式,州直及四县“五证合一”综合服务窗口揭牌启用,并发出第一份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标志着我们海北州的“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与全省同步,全面实现了省、州、县三级“五证合一”登记模式,提前完成了改革目标。截止目前,全州新登记办理“五证合一”营业执照企业114户。

(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按照“着力推进高原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经济发展规划,将信贷资金投向能源、旅游、农畜产品加工、农牧区专业合作社等领域,有力支持了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截至目前,海北州涉农贷款余额34.17亿元,同比增加4.25亿元,同比增长12.97%。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8.16亿元。

(四)降低企业税负成本。 海北州持续深化税收体制改革,“营改增”工作整体运行平稳。截至目前,全州营改增纳税人应申报户数为433户,其中一般纳税人48户,小规模纳税人326户,达到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59户。全州8月份2016营改增纳税人申报入库税款829万元,占全部增值税入库税款2456万元的33.75%。

六、补短板方面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1-10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比1-9月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与省、州8%预期目标持平。

(二) 投资及项目建设平稳增长。 1-10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含飞地)完成130.02亿元,同比增长25.8%,超州定目标10.8个百分点,超省定目标14.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一。已落实项目771项,开复工771项,新建、续建项目开复工率均达到10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小幅增长,第三产业下降。第一产业投资36.27亿元,增长71.1%,增速比1-9月回落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工业)投资31.45亿元,增长1.9%,增速比1-9月回落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2.33亿元,下降3.9%,降幅比1-9月收窄0.4个百分点。

(三)农牧业项目投资进展顺利。 1-11月,全州落实各类涉农项目资金6.8亿元,完成投资5.8亿元,主要用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农牧业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门源县万亩蔬菜基地建设菜篮子建设项目、门源县2016年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鼠害防治、草地沙化治理、畜用暖棚建设、黑土滩治理等。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脱贫成效。 1-11月,全州争取落实省级以上专项财政扶贫资金2.74亿元,同比增长45.1%,再创历史新高(其中:2016年计划脱贫的25个村6737名脱贫人口扶持资金4313万元;86个村互助社资金4300万元;四县扶贫产业园资金3500万元;5个旅游扶贫村支持资金1500万元;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奖励资金20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6534.5万元;“雨露计划”资金230万元)。州县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00万元(其中:州财政投入2000万元,门源、刚察两县各1000万元,海晏、祁连两县各500万元)。同时,及时拨付工作经费251.28万元,为顺利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 一是 海北州共落实水利项目50项,落实投资达4.4亿元。截止11月底已完成各类投资2.5亿元。门源县、祁连县、海晏县、刚察县2016年人畜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2388万元,已全部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总投资93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7200万元。二是水生态及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2.6亿元。其中,海北州金银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投资9200万元,已完成4500万元;完成祁连县环八宝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300万元;完成海晏县金滩乡哈藏沟沟道治理工程投资824万元;完成门源县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895万元。

(六)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51亿元,已完成1.4亿元,共建设2/3/4G基站802座,2/3G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行政村覆盖,4G移动宽带网络已覆盖乡镇, 通信光缆到达率达100%。

 

(海北州供稿)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