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深读 第一民生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

28.01.2016  10:36
  报告摘登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精准识别,确定了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客观分析艰巨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作出“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即到2019年,确保现行标准下的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再经过一年努力,使脱贫成效更加巩固,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省财政统筹安排44亿元扶贫资金,整合引导各类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启动实施“八个一批”行动计划,确保6个贫困县摘帽、400个贫困村退出、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2020年,我省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扶贫创出青海模式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扶贫开发政策形势最好、投入力度最大、攻坚举措最实、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创出特有的青海模式。
  “十二五”期间,我省扶贫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专项扶贫成效显著。省、州、县三级单位共计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7865名,全省36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全面完成1972个“十二五”规划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减少贫困人口20.1万人,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464元预计增加至2015年的6861元。
  特别是2015年,全省共落实各类扶贫资金54.67亿元,较上年增长70.58%,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79亿元,增幅20.36%;省级财政扶贫资金8.53亿元,增幅29.8%;落实金融扶贫资金24亿元,增幅179%。这一年,我省以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为主线,通过干部驻村工程、教育培训工程、金融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等一系列专项扶贫,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与此同时,国家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将我省列为全国6个旅游扶贫试点省份,6个光伏扶贫试点省份,全国“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试点省份。我省也成为享受国家扶贫优惠政策最多的省份之一。
  代表委员说脱贫攻坚
  ●关键词:游客多住一天群众收入就多一点
  人大代表、互助土族自治县县长安永辉对精准扶贫的看法很独到。他说,在我省开展的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中,旅游扶贫工程对于互助县来说是个好法子。去年,互助县共接待游客2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但是人均消费只有200元。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的优势还有待挖掘,尤其是在打造5A景区方面,如果能在硬件设施、特色旅游方面有更好的政策、更大的投入,延长旅游产业链,多打出几个响当当的旅游品牌,让住一天的游客住两天,甚至三四天,群众自然能从中获得更多。
  ●关键词:精准扶贫开拉面店最直
  作为“面一代”,二十年前最早走出去开拉面店,并通过努力成为行业佼佼者的人大代表、青海中发源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对于精准扶贫的看法,三句不离本行。“如今化隆拉面店全国开花,带动了十几万人就业,这个方法致富最直接。”韩东说,按照拉面产业各个环节的人头算,一家拉面店能间接带动近三十人就业,养活好几个家庭,拉面产业亟待升级,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因此想要精准扶贫,亲靠亲,邻帮邻,带动发展壮大拉面产业最直接。
  ●关键词:一村一策、一人一策
  好政策还需要好推手。在我省,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以村为单位的基层,每个村都有不同的实际。精准扶贫要扶就要扶到位,对此人大代表、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扎西才吉说,推进精准扶贫,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组要当好“排头兵”,深入基层,挨家挨户调查登记贫困情况和贫困原因,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方案,因地制宜,农业区发展特色种植业,牧业区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在玉树州为核心的三江源地区,坚持“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的理念,发展生态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按照不同的村制定不同的扶贫方案,真正实现一村一策、一人一策。
  ●关键词:修路就能打通“毛细血管
  交通是阻碍脱贫的瓶颈,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诺尔德说,过去的五年,我省的交通道路建设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但是交通仍是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是制约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制约因素。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地区,特色农牧产品走不出来,只能贱卖。教育、医疗、就业改善难度大。因此,“十三五”期间,应当加大交通精准扶贫攻坚,完善贫困地区路网骨架,推进偏远农村、牧区道路建设,打通农牧民群众精准脱贫的“毛细血管”。
  ●关键词:扶贫+扶智输血+造血
  政协委员、海南藏族自治州建筑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叶林说,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政府应该拓展产业扶贫,让农牧民群众有稳定的产业、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达到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产业的格局,推进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并举,减少农牧民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率,从根本上让农牧民群众挪穷窝、摘穷帽、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