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渠道聚人才 引育并举助力“健康青海”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包拓业 报道) 近年来,青海省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依托人才工程,创新完善人才政策,注重搭建交流平台,大力引进医学高层次人才,为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重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党组领导、处室分工、单位自主的良好人才工作格局。积极加强与人社等部门协作联动,顺利开展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基层卫生人员职称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工作。加强与援青省市的联络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智力帮扶。
重培育,健全培养体系
强化医教协同,为医学人才“开源”。积极会同教育部门,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确立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和中藏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加强社会急需和紧缺的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从源头上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强化规范化培养,为医学人才“固本”。深入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规范化培养医学人才,医学人才培养治本之策作用显现。2017年,我省第一批235名规培学员顺利毕业。强化继续医学教育,为医学人才“蓄能”。启动实施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培训三年滚动规划,大力实施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培训“万人计划”,更新卫生计生人才知识技能,提升卫生人才职业化水平。
重高端,构筑人才“小高地”
制定出台《青海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办法》《青海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办法》,进一步拓展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渠道。依托“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昆仑英才”“西部之光”等项目平台,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选37名、团队1个。充分发挥“博士服务团”、“京青专家服务团”作用,积极开展专家服务活动,“博士服务团”医学博士累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50余项,完成各类手术1000余台,组建新型学科7个,填补省级医疗技术空白41项。同时,积极推广“组团式”引才引智工作。推进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帮扶玉树州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与果洛州建设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积极推进“清华-青大”组团式帮扶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选派4名专家“组团式”帮扶省中医院。
重基础,夯实基层队伍
省卫生计生委始终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健康青海”、深化医改有机融合,增加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总量,协调相关部门为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500名医务人员。认真实施农牧区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项目,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本科医学生200名,专科医学生100名,每年招收在岗村医400名左右。安排省内24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57所县级医院,辽宁省和原沈阳军区60所三级医院帮扶60所县级医院,协调六省市21所三级医院帮扶21所县级医院,安排省内各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全覆盖。深化医改措施发力,分级诊疗成效显著,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89个,医联体内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上级医院指导成员单位成立专业科室116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66项,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重创新,激发人才活力
注重激发用人主体活力,下放公立医院自主招聘权,鼓励用人单位在人员公开招聘、岗位竞聘等方面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结合各自实际创新和搞活用人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制度。深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优酬优绩,多劳多得。注重发挥典型引领,运用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和平台,选树人才典型,激励人才成长。2017年,先后涌现出了多名“国字号”人才,全国白求恩奖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4名,荣获“国医大师”称号1名,获得“全国名中医”称号3名,入选国家卫生计生委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名。2018年,为5名杰出医学专家建立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