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湖天意未绝 访《湟鱼洄游季》总统筹郑昭红
青海新闻网讯 6月27日上午,在央视《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第二季特别节目即将圆满收官的时候,青海日报记者专访了该节目总统筹郑昭红,以揭示央视报道组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关键词:初衷
坐在郑昭红住得略显凌乱的房间里,他告诉我们,此次央视从总部和全国15个记者站抽调了一百多人,组成了《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第二季摄制团队,包括记者、摄像、技术、后勤保障等诸多“兵种”,投入这场规模空前的“攻坚战”。
事实上,央视摄制组在拍摄《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第一季时,视角仅局限于青海湖鸟岛的湟鱼生存现状、鱼鸟共生的自然现象,着力于用若干专题方式展现青海湖生态保护现状。
当时整个团队只有四十多人,但今年湟鱼提前十余天洄游的壮观场面,和节目播出后引发的社会关注与强烈反响,令整个摄制组欲罢不能,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因素,最终催生了《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第二季的孕育和生发。
关键词:突破
面带自豪的神色,郑昭红颇有些骄傲地告诉我们,在央视历史上,《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第一季这种略带轻松意味的节目形态和第二季关注青海湖生态体系相对严肃的选题共同构成对湟鱼洄游的全景式展现,这种表现方式是首创,它实现了影像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的一次跨越。
这种突破不仅表现在节目内涵上,还表现在技术形式上,此次直播使用的特种装备包括水下机器人、四旋翼无人机、水下高清摄像机、显微摄像装备、高倍摄像机等,尽管摄制组并非提倡以技术为尊,但这些先进设备的投用,在直播节目中的确不可或缺,并为节目增色不少。
从好奇出发,从真实着手,直到完美的诠释,《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第二季已不仅仅再局限于用探秘的方式,引发观众的好奇与关注,而是从环境到人物,从生态到自然,从人文到历史,从故事情节到全景式展现,不断拓宽视野,令无数观众听到了画面外的声音,诱发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关键词:画面
对许多曾亲临青海湖观光的省内外游客而言,短暂的行程和观赏景点的局限,总会留下些许遗憾。就此而言,郑昭红感到欣慰的是,此次直播,央视团队捕捉到了许多令人震撼的画面。
身在青海湖,大美不知处。不论是布哈河畔落日余晖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盛景,还是沙柳河下万千湟鱼竞自游的奇观,亦或是苍茫大地人与马鹿零距离接触的心灵悸动,似乎会让你感受到,其实我们走过路过却错过了青海湖的许多大美。你看到过一碧如洗的天空下,绿色的真丝绒地毯上穿梭的河流吗?这是俯瞰青海湖湿地带给你的惊喜;你看到过茫茫的银色沙海边,宛如镜面的蓝色海子,就像注视天空的一双眼睛吗?这是鸟岛全景式画面带给你的震撼;你看到过在广袤无垠的草场上,逐风竞跑的普氏原羚群落,在向远方前行中,鬃毛永远是风的形象吗?这是你不曾亲见却总在梦中想见的奇幻。
唯此而已,这些美到极致、美到令人心颤的画面,填补着我们记忆中的空白,触动着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乃至于在头脑中生发了大自然最原始的启示:征服自然或与之和谐相处并非一个两难的选题。
关键词:考验
似乎习惯了大型直播节目所带来的种种挑战,略感意外的是,郑昭红此时的表情十分平静。他说,谈到考验,其实并不是青海湖的高海拔、多变的高原气候等等,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直播带来的风险。
新闻的核心是什么?你在报道,观众有目共睹,大家在看的同时,也在思考。就像吃饺子,皮厚肉少,总会让人心生“干货”不多的感觉。
《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从湟鱼洄游出发,让观众带着好奇走进青海湖,是为了激发大家关注的欲望,但通过对节目全程的收视后,从静态到动态,从微缩到延时,从特写到全景,从风貌到历史,从景观到人文……我们希望能让观众了解到真实背后的故事,保护背后的艰辛,关注背后的触动,触动背后的思考。
拍鱼,拍鸟,拍湖,拍山,拍水,拍湿地,拍沙漠,拍岩画,拍民俗,拍人物,从第一季的粗线条勾勒,到第二季成了全方位覆盖,报道点多了,自然,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就像本想做几个凉菜,最后却上了一桌满汉全席,压力不言而喻。
关键词:触动
谈及此次拍摄带来的触动,郑昭红感触良多。“脚力尽时山更好”,言谈之间,他屡次提起这句话。
先不论这次直播的好坏,关键要看我们的力道用到了没有。举个例子,前期去黑马河踩点时,有人告诉我们,上游的大坝好像已经被拆除了,这个时候,“好像”这个词需要眼见为实的验证。于是,我们自己跑到乡里,用手比划着让牧民带路,坐着他们的摩托车在滩石上走了很远,终于找到了横亘在河道上的那座大坝。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此次全程报道《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在展现生态保护的利好时,是否敢于揭示现实中仍存在的些许杂音?于是,我们的摄制组昼伏夜出,蹲点守候湟鱼偷捕者;明察暗访查看餐饮行业非法出售湟鱼菜品的违法行为;不论欣慰还是痛惜,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湟鱼。
此番拍摄,我们同样收获了内涵丰富的个人情感,从湟鱼越坝出水的一个眼神,从鱼卵到湟鱼宝宝孵化的个中艰辛,从“沙柳花开湟鱼洄游”的一句民间俗语,从沙柳河畔“国家公益林”那一片低矮灌木给予人们的感触——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从湟鱼洄游通道的疏浚,从人鱼争水的矛盾调和,我们感受到湟鱼是令人尊敬的,青海湖的生态是极其脆弱的,生态保护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
关键词:艰辛
“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谈不上什么艰辛,不到现场就没有发言权,其实能抵达现场是我们最大的期待。”
在裸鲤人工放流站的孵化车间,我们的三名记者三班倒,一连守候了五、六天,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方便面。
在沼泽地拍摄现场,记者们支起了长焦防雾网,为防止惊动野生动物,在泥地里一趴就是几天。
为了到布哈河直播现场踩点,我们的两台车都陷进了泥地,我们挖土、垫石、铺木板,从下午一点半到七点半,一困就是六个小时。
在鸟岛蛋岛的直播现场,身患感冒的出镜记者王春潇依然坚守在现场,那天直播时,天上正下着雨,在雨中,她依然面带微笑轻松自如地报道着蛋岛的现场解说。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希望自己所能展现给观众的,是完美的画面和详实的影像,是客观的报道而非主观臆断,能做到这些,我们就很知足了!
关键词:遗憾
郑昭红将此次节目定位为纪录态直播,既要做到影像记录,又要尽可能现场直播,难度着实太大。抓细节,讲故事,一只鸟也有可能成为一期节目的主角,所以我们给摄像记者强调的永远是,开机,开机,开机……在整个节目的播放当中,尽管我们实现了一定时间段的直播,但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依然有一定距离。
都说事在人为,但诸多制约因素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有心拍摄无力回天的困境。
为了直播,我们时刻都在待命,就像随时等待发射命令的火箭控制窗口,青海湖十里不同天,一日四季的气候条件,总是在为我们设伏,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以牺牲画面品质的代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播。
一期节目的制作,不论收视率有多高,观众看得到看不到,追求深度都是必要的。尽管《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个案的剖析很多,但缺乏系统的诠释,关联性有欠缺,专业支撑较少,对于现象之后的本质,我们挖掘得还不够深入。
关键词:感动
郑昭红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用工业显微镜拍摄湟鱼宝宝诞生过程时,摄像记者连续136个小时全程跟踪,不休不眠,拍下了近万幅珍贵的图片,有人亲切地给这三个小伙子起了个萌萌的绰号——“湟鱼爸爸”,纪录直播客观真实的采写,追求的是置身事外的理念,但出于一种真切的感受,央视此次直播,破例将“湟鱼爸爸”们悉心呵护鱼宝宝的故事,感性地传达给所有的观众。
为了拍摄《尤拉所长的备忘录》,小姑娘张英与牧民同吃同住,和牧民交心,感受牧区生活,尽管彼此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但心灵坦诚的互动依然冲破了感情的藩篱,直到采访结束,张英即将离开时,大家依依不舍地合影留念,执拗的牧民甚至固执地要把张英认作自己的女儿。
《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立足于生态保护这个大命题,作为见证者,整个央视团队成员没有置身事外,全程的拍摄,每一名亲历者都力求做到不给这片纯净的天空和洁净的大地留下一点污渍。
此外,感动还来自于郝鹏省长亲临现场的亲切慰问,来自于省州县各级政府层面的倾力协助,来自于诸多专家学者专业性的解读,来自于当地干部群众无私帮助,来自于省内外诸多媒体的勠力同心,来自于全国观众在电视机前的守候和节目播出后的反馈……
不仅仅是感动,在这里,我更想表达的是对所有为《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的直播付出艰辛和努力的人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也许,今天对湟鱼的呵护,就是为了明天——万类霜天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