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环夏都旅游圈开“6+3”新模式

11.05.2016  12:41

  青海新闻网讯 大区域合作促进大旅游发展,大旅游发展增进大区域合作。

  从田畴平阔的河湟谷地,到广袤无垠的三江源头;从汨汨湟水两岸,到巍巍祁连山下,大美青海到处都洋溢着旅游丰收的喜悦,到处都展示着高原大地的无限生机。

  发展落后往往是由于理念滞后,理念领先才能带动发展争先。被称为“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的旅游业继续作为带动“夏都西宁”“大美青海”经济发展的“龙头”。通过一套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大美青海”再次以“奔跑”的姿态向外界发出做大做强高原旅游目的地的强烈发展“信号”。

  而西宁,通过“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成立大会”,聚集10多个省26个城市的近300家旅游行业,开始了又一次塑造新形象,跨越新高度的征程。

  正如省旅游局局长徐浩所评价的:“西宁,在品牌树立和超前谋划上,体现了敢于创新和勇于担当的能力!”

  以高原旅游名省建设的排头兵为中心,精心打造环省城西宁200公里范围的“中国夏都”旅游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西宁,担负着高原旅游目的地的重担,也有着对走进全国旅游市场的深切期许;西宁,早已经摒弃封闭与狭隘,代之与外界分享所得,共同发展的开阔胸怀,正在高原大地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上奋力前行。


手拉手,环夏都旅游圈签订合作协议。

  手拉手“6+3”区域合作助力“大美青海”

  通过加快实现区域间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综合服务配套、旅游人才资源和信息网络共享,推进旅游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记者从5月10日上午召开的“环夏都旅游圈‘6+3’区域合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在当天举办的“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成立大会”结束后,省旅游局局长徐浩、西宁市副市长王彤及海东市、海北州、海南州政府等的相关领导参加了“环夏都旅游圈“6+3”区域合作会议”。会议还新邀请了海西州、玉树州、果洛州加入合作机制。

  由西宁倡议建立环夏都旅游圈“6+3”区域合作机制,主要目的就是适应全民旅游、全域旅游新常态,打破区域界线,积极构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线路互推、政策互惠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6+3”各市州旅游协同发展。协议包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和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大战略和突出问题、建立完善交通疏导联运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投诉处理联运和旅游旺季预警机制、建立重点工作议事制度、信息通报机制和黑名单制度;整治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实施整体宣传营销,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力;制定发展优惠政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

  会上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等与会代表签订了《环夏都旅游圈“6+3”区域合作协议》。与会人员手拉手合影,标志着环夏都旅游圈“6+3”区域合作机制已上升到各地政府层面来组织运行,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无论在合作的深度上,还是在合作的规模上,都将较以往大大加强。

  省旅游局局长徐浩充分肯定西宁旅游工作。

  打品牌“6+3”环夏都旅游圈知名度提升

  通过区域间的合作,青海旅游的品牌效应大大增强,一批诸如夏都西宁、醉美互助、天境祁连、花海门源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据了解,自2009年“环夏都旅游圈联席会议”发起以来,各成员单位遵循“互补、互动、互惠、互利”原则,在促进旅游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成效一: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环夏都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制度建立以来,先后在各市州召开了联席会议,通过专题研讨、签署合作协议,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为旅游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畅通了渠道,各市州特别是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行业间的交流合作日渐紧密。

   ●成效二:

  环夏都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面对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各市州积极树立整合营销理念,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品牌整合、产品开发整合,形成宣传合力,营造了开发旅游大市场的新局面,扩大了环夏都旅游圈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

   ●成效三:

  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格局初步实现

  经过各市州政府、旅游部门及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打造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实现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的目标基本实现。目前,区域内建立了日常旅游信息沟通渠道,旅游质量监督和投诉处理方便快捷,旅行社在区域各市州设立分支机构,实行区域内自由组团接团。

   ●成效四:

  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目前,区域内休闲度假游、宗教探秘游、民族风情游、自然风景观光游、农牧生态体验游等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重点打造了“夏都西宁-醉美互助-山水大通-天境祁连-花海门源”、“夏都西宁-高原江南贵德-坎布拉”、“夏都西宁-撒拉祖地循化-黄南热贡艺术”等精品旅游线路,增强了区域旅游产品的影响力。

  再努力“6+3”区域合作还有功课要改进

  经过近7年的培育和打造,环夏都旅游圈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显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内成熟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区域合作偏重于务虚,还没有形成整体一盘棋,各自为政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尽管大家都提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的意愿和构想,但合作仍然重形式、重研讨、重宣传,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二是环夏都旅游圈旅游合作仅限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旅游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发挥,另一方面多部门协作联动,深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局面尚未形成,旅游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参与环夏都旅游圈旅游合作的意愿不强烈,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三是合作领域和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比如,旅游旺季饭店坐地起价、质次价高等现象屡禁不止。

   为此,会议提出要从6个方面改进工作的建议。

  ●建议一:推进合作务实有效

  建议各市州政府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搭建沟通平台,始终保持区域合作活力。推动政府层面共同克服体制机制障碍,让环夏都旅游圈旅游合作不仅可以“扩面”,有广度,还要“提质”,让合作更加务实有深度。

   ●建议二:注重区域规划衔接

  加快构建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资源整合、宣传营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综合考虑旅游发展要素,做好区域间旅游发展规划的衔接。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区域旅游公共服务。

   ●建议三:加强综合服务保障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议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和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大战略和突出问题。各市州共同加强、提升区域内旅游的便捷通达性,提供标准化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建议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进一步深化环夏都“6+3”旅游品牌包装,各市州旅游主管部门及旅游企业通过定期开展联合勘线工作,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组合别具区域特色的旅游线路,形成区域旅游特色产品,构成具有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营销机制,实施区域捆绑式整体宣传,共同打造环夏都旅游圈“6+3”旅游品牌和形象。

   ●建议五:建立投诉应急机制

  强化区域内旅游安全督导检查和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建立“黄金周”和重大节假日的旅游预警机制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有序推动区内各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打造环夏都旅游圈“6+3”无障碍旅游区。

   ●建议六:制定落实优惠政策

  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不同特点,针对游客和客商的不同需求,认真研究出台一系列互惠互利的政策措施。吸引外资及民间资金投资区域旅游业,鼓励区域内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壮大区域旅游产业形成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受众全民化的发展格局。

  (链接:环夏都旅游圈6个市州: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新邀请3个州:海西州、玉树州、果洛州。)

  (图片由赵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