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各项普查的建议

02.03.2017  13:06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或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都越加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涉及范围更广,工作难度更大,质量要求更高。普查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极为重要艰巨的基础性工作,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从2013年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以来,手持电子终端(PDA)和联网直报平台在普查工作中发挥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彻底改变了普查登记、数据处理等工作阶段的固有模式,也给基层统计部门和广大普查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为普查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与机遇
  ——减轻了普查员的负担。现代普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信息繁多,内容复杂,采用纸质普查表需要消耗大量纸张。往往是地市级统计机构才具备普查表印制和光电录入条件。普查表需要上下级间反复传输,一车车装卸,一捆捆转运,距离近的几里十几里路程,新疆等地方距离常常远至上百公里,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容易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导致普查表丢失或残缺现象的发生。普查员每次入户登记过程中都要携带大量纸张,无论随身携带,还是车辆载运,都给普查员造成极大的体力消耗。若普查表出现残缺破损等意外情况,影响到正常普查工作的开展和普查进度的稳步推进,会给普查员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而以PDA和联网直报平台为主要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普查表,既低碳环保,可以节省大量纸张消耗,又便于携带,只需要一台具备网络功能的便携式PDA,调试完毕后就可以完成原本需用大量纸张才能完成的普查任务。有效解决了基层普查员“跑断腿,写断手,大包小包往外走”的问题,减轻了普查员携带大量报表的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的纸质普查表需要填写纸质表和光电录入两道程序。入户登记过程中,遇到跳填指标或者前后逻辑错误指标,普查员倘若对普查表理解不透,或者意外失误,都可能填写错误,需要普查员重新事后审核查询,甚至在光电录入阶段才能发现问题进行修改纠正,如果普查员字迹潦草或修改内容不规范,会导致光电录入无法识别,产生较多困难和工作量。而PDA数据采集程序设置完备,普查制度包完成加载,内部逻辑间的参数和公式完整齐全,数据录入后传输过程中,程序会自动识别并提示错误,便于普查员将错误消除在第一时间,实现登记入户过程中的即录即审,核实、录入、修改、保存同时完成,降低了差错率,也减少了光电录入中纸质指标填写不规范和不清晰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数据质量。通过PDA进行数据采集,每笔数据都直接来源于普查对象,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普查员的入户登记工作提供了相对宽裕充足的时间,可以严格按照普查方案和流程完成普查任务,更细致从容地进行入户登记工作,将该说的话说到位,该了解的情况了解详实,该做的工作完整操作,为有效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所有数据都会通过无线网络直接传到国家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中,屏蔽了人为干扰,更加真实准确。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传统的纸质普查表数量繁多,携带不便,又很容易丢失,里面的住户信息一目了然,很容易导致信息泄密情况发生。而PDA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且一部PDA便可取得多户普查信息,并且操作PDA普查程序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授权,输入准确的账号和密码才能进入,可以有效降低调查对象的商业和财产隐私泄露风险,切实保护调查对象权益。
  现代信息技术在普查工作中的不足与缺陷
  ——PDA硬件质量依然有待改进和提升。由于普查工作中PDA采用统一大批量采购的方式,发放过程中时间紧张,数据包还未正式推送,因此既无充足的人力进行全部的程序安装检验,也无法完全依照正规普查方式进行演练测试,而在普查过程中产生的PDA无法开机或死机等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备用PDA及时更换,就会延迟普查进度。
  ——采集软件审核公式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色。普查采集软件按照全国统一数据包和审核公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但却往往因为只具有普遍操作性,没考虑到一些地域普查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强制性错误的逻辑关系与地域特点不一致,数据采集中需要反复填写说明,增加了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例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过程中,涉及到果园种植面积,审核公式将超过10亩的果园统一列入强制性错误,但兵团果园大多是职工承包性质,面积通常都在15亩以上,要反复填写说明,严重影响到现场登记工作效率。
  ——培训难度较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普查工作中的运用,无疑是普查过程中的一项革命性的创新。但大部分普查工作需要基层统计人员担任和负责,而当前基层统计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力量薄弱,面临社会大众的关注和需求,压力较大,导致基层年轻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年纪偏大的统计人员培训有较大难度。由于普查工作是临时性的高劳动强度的工作,制度内容全面,指标繁多,程序操作专业性强,需要聘用有责任心、有文化、坚持实事求是的年轻普查人员,但现实中许多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担任普查员愿望并不强烈。为了满足普查工作需要,只能降低选聘标准,导致普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年纪偏大的普查员,跟不上PDA这种新的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操作要求,为了掌握程序,需要反复培训指导,培训难度大。
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各项普查工作的建议
  ——做好PDA的调试工作。在PDA统采过程中,加大调试监测力度。可以通过建立普查程序与PDA生产间的无缝对接兼容程序,在PDA交付使用前提早完成程序的安装、监测与调试,既可以减轻基层普查人员的工作任务,又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了防止普查过程中由于普查员操作失误等意外情况导致的PDA损坏情况发生,要适当配备备用PDA,全力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好软件开发工作。在各项普查工作中本着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原则,提前做好程序的开发与调试,并组织各地普查机构反复测试演练,并反复征集意见,不断改进程序功能。特别是对于审核公式,要在统一领导下,充分考虑到一些地方的局部特色,对于省级普查机构给予一定的审核公式修改权限。在各地报送比较集中的审核性问题后,经申请报告,允许省级普查机构酌情修改审核公式。如,可以结合兵团果园大多是由职工承包的情况,将兵团果园面积的强制性审核标准适当上调,减少反复填写说明的繁琐工作环节,提高现场登记工作效率。
  ——强化系统培训。在普查员选聘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刚毕业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作为选聘重点,还要兼顾普查进度要求,在普查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条件要求。要精心组织培训,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培训全面覆盖与个别重点指导相结合,强化系统培训,做好程序讲解。入户过程中,做好入户督导与现场指导,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及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确保进度,提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普查工作任务。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