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人民法院推进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改革试点工作

24.08.2019  00:41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是审判业务网上办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主线,对更好地服务当事人、服务法官、服务审判管理和司法决策、提高审判质效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和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的全省、全市法院司法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中,城中区人民法院都被确定为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外包工作试点法院。面对迫切的改革任务要求和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情况,城中法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相关问题,精心筹划、周密部署,为破解改革难题做了大量工作。

        以往,电子卷宗制作主要由书记员负责,工作流程繁琐、耗时、费力,不仅要对各环节扫描生成的图片逐页人工分类和排序,且归档时要将已编码的纸质卷宗重新扫描,再次逐页分类排序后上传至系统中。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数量激增,要想给审判人员减负,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办案质效,靠传统的人海战术已收效甚微。   

        针以上情况,城中法院遵循省、市法院确定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果断决策,研究制定了《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外包实施方案》(后文简称《实施方案》),通过专业化社会服务团队,将电子卷宗的生成、排版、目录归类和上传等工作“外包”出去,减轻法官、司法辅助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案件审判中。

        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部署,城中法院于7月初开始调研和前期准备,院领导带队赴北京、银川等外地法院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于7月底通过招投标确定外包服务公司,由外包公司安排专业团队进驻法院办公,同时划定专用办公场所作为电子卷宗同步制作集中扫描中心,并高质足量配齐配好各类办公设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驻院工作人员按照“接收材料→登记→扫描材料→检验质量→归还材料→上传系统、挂接”的流程进行工作,并严格执行档案保护、保密,物品、设备管理等相关工作制度。

        自8月4日扫描中心试运行以来,已完成卷宗扫描197册4200余页,这种集中扫描的工作模式,实用高效的工作流程,解决了案卷扫描质量不高、同步挂接不及时和重复二次扫描等诸多问题,大大减少了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显著提升了审判质效。

        下一步工作中,城中法院将以此为契机,协同聚力,精耕细作,查找问题短板,总结工作经验,努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