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千里眼” ——访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

30.07.2015  10:14

  进入21世纪,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风潮席卷高原大地,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湟水流域……高原上几乎每一片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湿地,都被纳入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范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项项新措施、新技术也随即运用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成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和助推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技术就是卫星遥感。遥感技术起源于飞行器和人造卫星的发展,即利用载人(无人)飞行器或人造卫星上搭载的摄像和其他感应、探测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地面大范围地区进行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这对于生态立省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青海来说,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提升和历史性的跨越。

  2011年,在原环保厅环境监测室的基础上,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承担着我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的技术监测等基础工作;同时承担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成效评估和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工作;此外还开展全省环境质量预测预警及变化趋势的综合评估,开展生态监测科学研究和国际、国内生态环境监测交流合作。

    

  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是全国环境遥感应用的标杆单位,也是全国惟一的省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它目前的办公地点在一个居民小区内。在这个暂时租用不太像办公室的民宅里,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卫星遥感地图,全部都是青海省近年来开展生态工程的区域,有三江源地区的彩色图像和黑白雷达图,还有青海湖、祁连山、湟水流域等地区的卫星数据分析图。环顾四周,几个办公室卡座里的电脑屏幕在闪烁,每一个屏幕前都有一双年轻而专注的眼睛。

  中心副主任葛劲松告诉记者,中心的工作就是在接受到环境监测卫星发回的图像资料后,运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种图像和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再做成各种图表和报表,提供给政府和生态环保部门作为参考。除利用卫星这个“千里眼”之外,工作人员还要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监测,确保遥感数据的准确性。葛劲松指着墙上中心工作人员的照片说:“最近中心主任和一个副主任分别带队去了果洛和玉树,留在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做日常数据处理工作。

  作为科技含量很高的专业部门,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人才聚集。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2人,大部分为70后或80后的年轻人。项目团队成员中高级工程师8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8人,高层次人才相对密集,所学专业涉及环境监测、环境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生态、土壤等。2011年和2012年,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连续两年荣获青海省环境保护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并以此为平台,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与引进、合作与交流、实地调查与监测培训等工作,项目团队稳定壮大,生态监测与评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和丰硕成果。

    

  青海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生态项目的规划和实施,都需要翔实的数据材料做依据,同时要对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随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而由于地广人稀,人工跑现场开展工作的难度很大,数据采集和监测受到很大制约。于是,卫星遥感便成为最好的选择和最佳帮手。省三江源办主任李晓南对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正因为有了遥感监测这个现代“千里眼”,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取得的成效都清清楚楚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对于从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家受到了激励,看到了希望,也对未来的保护和建设充满了信心。同时,一系列翔实而科学的数据,也成为三江源二期工程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他举例说,一期工程成效评估时,对生态建设中的草地覆盖度要求的指标比较高,遥感监测中心通过对数年遥感数据的分析,认为覆盖度指标过高,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省上和三江源办根据综合数据,对这项指标进行了调整。在后来的二期规划中也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比较,因此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加科学。

  近年来,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为我省各项工作的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学的工作也愈加繁重,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青海省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与评价、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生态监测项目、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监测体系建设项目、青海省生态环境地面监测试点、国家高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示范基地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参数多源遥感反演、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测平台研发、三江源生态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高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青海示范基地建设、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等多个项目。

  在外人看来,遥感中心的工作无非是坐在办公室操作电脑。其实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到项目监测区实地调查监测,以佐证遥感数据的准确性。遥感室主任李志强告诉记者,每年夏季,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轮流组队到最基层进行实地探查。“在三江源地区、在青海湖流域、在祁连山脚下、在可可西里,几乎在所有的乡村和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都有我们的队员留下的足迹。风吹日晒、翻山越岭,早已把我们这里的美女靓男们锻炼成了野外探险家的外形和体魄。”李志强笑呵呵地说。

    

  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领导班子,一定能把一支队伍带得生龙活虎、能打能拼。记者采访时没有见到中心主任田俊量,此时,这位年近50岁的高级工程师正带领着队员,在玉树地区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的核查工作;中心副主任李飞也带着另一组队员,在果洛进行着同样的工作。

  说起李飞,中心工作人员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 2011年,身为国家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工作人员的李飞被派往刚刚成立的青海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挂职锻炼,一到岗位,他就克服气候和水土的不服,全力投入工作。经过半年的学习锻炼之后,李飞申请加入了中组部、团中央组织的第十三批“西部博士服务团”,继续留在青海服务一年,挂职遥感中心副主任;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年服务期满结束后,李飞向原单位申请调到青海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工作。在同事、朋友和家人的诧异和不解中,李飞办完调动手续,正式成为青海环境遥感监测中心的一员,并担任中心副主任。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方向的博士生,早在大学读书时,李飞就有了“所学有所用”的想法。他认为,地理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等本身就是应用学科,是服务于国防和民用的高新技术,只有将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才算真正发挥作用。“作为生态大省,青海的生态安全事关全国乃至亚洲生态,青海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是我国环保系统第一个、也是目前惟一一个省级遥感中心。这么好的机遇,这样一个背景,不正是学有所用、发挥才能的大舞台吗?”李飞凭借这样的理由和信念,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为青海生态环境遥感事业增加了一个有用人才。

  转眼几年过去了,35岁的李飞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学识,指导完成了三江源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监测数据、全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全省十年调查项目数据的整理和入库与管理等工作。由他牵头的数据中心硬件、软件、系统研发在内的整个信息化建设,已经实现了遥感数据接收、野外监测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管理和外网数据发布的能力。同时他深入基层,跑遍了青海的各州县,努力帮助各地建设新的系统、分站以及必要的通讯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分析和传输能力,使过去相对落后的青海省环境遥感应用工作,几年间就成为全国最好的省份之一,甚至成为全国环境遥感应用的标杆单位。

  随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保护和建设会更加精细化,对科技手段的应用和依赖会进一步加大,遥感监测将以更新的技术和手段,为全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服务和科技支撑。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
我省完成千余名省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数据录入工作
  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集中录入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