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这一年,这些事……
这一年,城市里,西宁市创建公交都市工作接受验收,广大农村的公路里程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一年,百姓用手机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享受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便捷和优惠;这一年,花海在让人们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脱贫致富;这一年,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让大地披上更多绿衣;这一年,养老服务的不断提升,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这一年,生态与旅游更加深度融合,在保护中寻求到发展之路;这一年,影院增多,百姓能看到更多优质的电影,我省影视创作工作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让大地山川更绿
关键词:国土绿化
新闻事件:
2018年,西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新增园林绿地面积80公顷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至12.5平方米。
全省秋季国土绿化工作如火如荼,在西宁南北山,秋季绿化也是一派忙碌。如今的西宁南北山,山体翠绿,枝繁叶茂,树绿花香。随着林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绿化效益日渐显现,建成的湟水森林公园,北山美丽园等,越来越多的大小游园、湿地公园成为了西宁人休闲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2018年是我省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三年提速行动的关键之年,为扎实推进各项国土绿化工作,坚决打好秋季营造林攻坚战,确保年度27万公顷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继春季造林后,全省各地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造林绿化取得新成效。
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
关键词:生态旅游
新闻事件:
地处三江源腹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面积大州、人口小州,谋划好发展的问题,要把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突破口。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旅游业是能推动玉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产业,是能调动全州人民积极性的幸福产业,是能体现玉树竞争实力的优势产业,是能赢得玉树未来的希望产业。
以一个好的规划,把玉树州的经济建设、旅游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关系协调起来,在严格保护生态的硬约束下,为发展留足空间,非常必要。
壮美的三江之源自然风光,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积淀,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玉树州的旅游发展之路到底该怎么走呢?
保持旅游生态资源的原真性和特色,以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全域旅游理念统筹玉树旅游产品开发和布局,借鉴国内外高原生态旅游地区发展经验,把玉树州建成中国独具特色的江源旅游目的地、示范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形成青海省南部旅游经济增长极、中国康巴文化的重要展示和体验区、陆上丝绸之路南线上的重要旅游文化节点、世界一流的藏文化及高原生态国际旅游目的地。
“农村公路+”助力农民奔小康
关键词:农村公路
新闻事件:
交通兴、百业兴。通过财政部门的兜底保障、发改部门的产业扶持,国土、林业部门的要素保障以及各乡镇的综合协调,湟中县使交通运输工作从“三农”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举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和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湟中县充分发挥交通扶贫作用,已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主动脉、乡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区域性公路交通网络,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行政村交通脱贫标准,2017年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创建示范县,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全省“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县。
助力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湟中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农村公路+产业”、“农村公路+乡村旅游“等,让受益群众在生产生活条件和思想观念方面都有了变化。
移动支付,让生活更便捷
关键词:移动支付
新闻事件:
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尤其是“4G”(第四代通讯技术)的普及,手机上网速度更快,人们使用手机实现各种支付手段更加便捷。移动支付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更多的人开始接受更加快捷、方便的移动支付。
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强力推动下,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移动支付的浪潮,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银联云闪付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支付工具迅速占领了这一市场。如今,购物、缴费、出行、买票、跨行汇款、信用卡还款、医院挂号、菜市场买菜……我省居民都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手机扫二维码完成支付,基本上生活中的场景都可以看到移动支付的标志。对于很多人,尤其是80后、90年们来说,早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只需要带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就行。移动支付渗透到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活中。
移动支付也逐渐刷新了老年人对于消费体验的认知,正在让他们也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消费理念的更新和变化,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变迁。
公交都市创建,让百姓出行更便利
关键词:公交都市
新闻事件:
交通拥堵、停车难、交通环境恶劣……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这些“城市病”,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公认的解决之道。“公交都市”体现了一种以城市公共交通为机动化出行主体、以城市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布局结构,是一种综合效率和社会环境效益双赢的城市发展模式。
作为全国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西宁市创建公交都市,正是顺势而为,以期最终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功能、空间布局默契协调、共存共促。西宁着重开展的基础设施、公交线网、公交优先、智能公交、城乡公交、绿色公交等十大工程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公交优先发展保障体系也日趋完善。
通过几年建设,西宁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市民公交出行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善,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清洁能源车辆普及率,在全国做出了样板、走在了前列。
“让养老成为幸福的话题”
关键词:养老
新闻事件:
养老,一直触动着人们的神经,如何养老,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等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目前,西宁市现有60岁以上长住老年人口36.56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一半儿。老龄化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及农村老年人和贫困老年人较多等问题,使得全市养老工作任务艰巨。
2017年底,西宁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坚持服务型居家养老和托底性机构养老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发展服务业相结合,不断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具有西宁特色的“9064”(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养老服务格局已初见成效。
从城市到农村,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到农村老年之家,西宁市正在摸索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模式,满足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幸福西宁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花海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花海经济
新闻事件:
近年来,被称为青海省“东大门”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加速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先后新建起的牡丹休闲园、七里花海景区等乡村旅游景区,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拓宽了农业功能,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南垣村是西沟乡的一个贫困村,居住着汉、回、藏三个民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2015年实施的高原美丽乡村项目,让南垣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千亩油用牡丹园的建成,不仅让当地的73.33余公顷土地提升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村民搭建起了就近务工挣钱的平台,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美丽经济”。
“广电+”推动我省影视产业升级
关键词:“广电+”
新闻事件:
有线电视网络、广告、数字影院、影视剧创作、影视外景基地……近年来,在全国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广播影视产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并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
在一系列影视产业政策扶持引导下,我省影院建设每年以1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与之同时增长的还有电影票房:从2010年的600万元增长至目前的1.2亿元,已连续多年增长率排全国前列。从2015年至2018年8月,我省电影票房从1.02亿元发展到1.26亿元,观影人数从246万人达到354万人(其中2017年观影人数达到441万人),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影院经济无疑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十三五”以来,全省广播影视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为发掘和储备一批由我省作者创作的影视剧本,建立了青海省影视题材库,共征集影视剧本146部,并对其中的37部征集的影视作品进行了奖励。这些剧本内容涉及我省的人文、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潘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