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獭兔养殖铺出条黄金路 养殖已经达到450万只

21.05.2014  10:30

  调整农畜产业结构,发展特种养殖已经成了我省规模养殖户们另辟的一条新路子,近年来,在省农牧部门的支持下,我省獭兔养殖已经走上规模化道路,目前獭兔养殖已经达到450万只。

  青海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日照资源和饲草资源,而獭兔则最适宜生长在气候干燥、日照足的地区,加之广袤肥美的饲草原料,我省本土生长的獭兔无论是绒毛密度,还是皮张品质均比内地高一个等级。由于有着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青海獭兔具有“发病率低、存活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

  省农牧厅畜牧处负责人介绍,到目前我省较大规模的3个獭兔养殖基地分布在互助、平安和民和。其中,位于互助的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设6个繁育养殖基地,已达到年出栏种母兔60万只、商品兔300万只的规模。獭兔养殖以“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方式,为周边农户提供了5000个工作岗位,养殖户人均增收2500元。另外,成立较早的海西都兰县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底出栏5000只獭兔,全村210户农家每户分到了900元的红利。(芳旭)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