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中的格尔木市人民法院

30.07.2014  15:55

        格尔木市法院的前身为格尔木人民法庭,始建于1956年,1960年成立人民法院。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格尔木法院人历尽艰辛、奋勇开拓,用爱民之心丈量着茫茫戈壁,以正义之剑守护着巍巍昆仑。“巍巍昆仑铸法魂,公正廉洁勤为民”——这是格尔木法院的院训,也是格尔木法院人的庄严承诺。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诚履行法律职责,办理案件近3万件,谱写了一曲公正、廉洁、为民、和谐司法的新乐章。

                                刑事审判:依法惩处犯罪      维护社会稳定

        刑事审判承担着依法制裁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法定职能。五年来共受理刑事案件1089件1849人,审结1082件1815人,结案率99.7%。一是把维护稳定置于各项工作首位。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故意伤害、贩毒、寻衅滋事、诈骗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暴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以及受贿、贪污等职务犯罪。二是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一些偶犯、从犯和一些主观恶性不大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注意依法区别,从轻判处。其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认真贯彻“教育、挽救、感化”的政策,除罪当判处实刑的之外,一般不判实刑,并注重人性化审理,协助有关方面认真做好对被判处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工作,共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开展量刑规范化工作。严格按照格尔木市人民法院《量刑程序实施细则》和《量刑实施细则》规定进行规范量刑,有效解决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对罪行较轻、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依法判处缓刑。五年来共适用规范量刑程序审理15种罪名案件515件,占结案数的75.8%。

                                民商事审判:化解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

        民事审判对规范、引导经济社会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裁失信、侵权行为,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五年来,共受理民商事案件5447件,审结5397件,结案率99.1%  ,涉案标的额53722.2万元。一是注重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审理人身损害、婚姻家庭、医疗纠纷和其他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切实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协调稳定与发展。二是重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加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加快办案节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既方便当事人诉讼,又提高办案效率。五年来,所审理的民商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70%以上。三是加大案件调解工作力度。继续把做好诉讼调解工作作为提高民事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措施,穷尽各种方法促成对立双方和解,切实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近五年,民商事案件调解率均在75%以上。

                                    行政审判:强化法治意识        促进依法行政

行政审判旨在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把握好行政审判监督和支持的平衡点,探索建立化解行政争议新机制,促进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互相理解、彼此沟通,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五年来,共受理行政案件57件,全部审结。在维护行政机关执法权威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之间,实行支持和监督并重,确保了审判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执行工作:加大执行力度        维护司法权威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依法强制义务人履行给付的司法活动,倍受社会关注。市法院以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为突破口,以完善执行制度、规范执行行为为保障,切实加强执行工作。五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1256件,涉案标的额18606万元,执结1221件,结案标的额17304.09万元,执结率97.2%。一是完善管理促执行。对执行工作落实定承办人员、定督办领导、定执行措施、定执行期限、定目标责任、重点案件领导包案的“五定一包”的工作机制,用严格的工作机制保证执行工作和“清理积案”活动取得实效。二是讲究方法重和谐。把思想工作贯穿始终,对不是故意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采用以说教为主,动员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慎用和尽量少采取强制措施,积极促成和解,最大限度地减少执行矛盾。三是穷尽措施求实效。对于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案件,除采用常规的扣押、冻结、划拨、拍卖等强制执行措施,迫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外,对于恶意逃避和暴力抗拒执行的,坚决予以制裁,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四是强化监督抓规范。利用全国法院执行信息系统的平台,加强执行信息的公开,及时向当事人公开执行的进程,接受人民群众对执行流程的监督;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到现场监督执行过程,评议执行人员廉政情况,促进执行行为不断规范。

                                              加强审判管理        提升司法公信度

        以提高审判质效和提升司法公信力为核心,大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是注重审判管理数字化建设。建立完善法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审判绩效管理系统和庭审直播点播系统,“格尔木法院网”运行良好。覆盖全院的“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审判业务流程为基础,从立案、审判直至归档实现全程跟踪,案件经办人及办案时间等操作环节均记录在案,对审限自动监控报警,有效杜绝了超审限案件的发生。目前,各业务庭干警都已熟练掌握该系统,在系统中生成裁判文书、进行归档等,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二是做好案件流程管理和审执运行态势分析工作。加强案件在立案、送达、调解、审理、执行、归档中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认真落实一审案件审判流程节点、执行案件流程节点、再审案件流程节点的统计上报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审判运行态势分析,重点分析审判工作基本情况、指标数据走势及存在问题,强化动态监督,促进科学决策,发挥对审判工作的指导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审判层级管理体系。加强院长、庭长等各层面参与审判管理的工作格局,规定院长每年直接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不少于两次;副院长不少于三次;庭长(副庭长)不少于四次。五年来,院长、庭长担任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审理案件580件,以自身的法学专长指导司法实践,为全体法官做出了表率,直接推动了审判工作的发展。

                                      推进司法公开        提升司法透明度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着力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推动司法公开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审判流程公开工作。一是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近年来,相继开通了“格尔木市人民法院网”、“格尔木法院官方微博”,在全省法院三级网络局域网中全面启用法院综合管理系统、档案系统、审判绩效管理系统,为司法公开工作提供了载体和平台。近三年所审案件均录入“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二是着力加强数字化法庭建设。目前,已建成标清、高清数字法庭各一个,为河西人民法庭配备了一个高清数字法庭,通过省法院申请的另外两套数字化法庭设备也已到位。充分利用数字化法庭的优势,五年共对190件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实施同步录音录像,全面展示了案件审判过程,接受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三是积极创新多种庭审公开方式。除了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外,还积极尝试采用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直播方式及时公开庭审过程。今年6月12日,利用在人民网、新浪网和腾讯网的官方微博首次以微博图文的形式对一起贩毒案件进行了直播。此外,还制定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定了新闻发言人,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法院工作信息、案件审理情况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监督。

        裁判文书公开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在去年7月1日开通了中国裁判文书网,按照省法院的规定,海西州两级法院从今年6月1日起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今年上半年,我们着力规范和加强裁判文书制作工作,要求每一位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努力做到论证要充分,说理要透彻,程序要合法,确保裁判文书质量过关。遵循依法、及时、规范的原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积极推动本院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目前,已有116份裁判文书陆续上网。通过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形成倒逼机制,提高文书质量,加强裁判说理,进一步提升法官的司法技能和业务素养,确保法律的正确统一适用,增进公众对裁判文书的理解,维护了司法裁判的权威,促进了司法公正。

        执行信息公开工作。一是执行流程公开。采取公开案件执行过程中的执行立案信息、执行程序变更信息、执行措施信息、执行财产处置信息、执行日志信息以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信息等,使当事人对执行程序中的每一项执行措施都一目了然。并对重大执行案件的听证及实施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现场监督,提升了司法公信。二是执行过程公开。定期向权利人通报执行进展情况,让当事人对案件进行即时监督,充分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流程管理监督,发挥网络优势和审判管理软件的作用,对积案的执行过程跟踪督办,全程监管;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到现场监督执行过程,评议执行人员廉政情况,促进执行行为不断规范。三是将人民陪审员制度引入执行程序。为破解执行工作难题,加大执行工作的公信度和透明度,我院将人民陪审员制度引入执行程序,邀请人民陪审员到案件现场参与执行的全过程。执行过程中,人民陪审员以社会普通成员的身份零距离审视和评价法官在执行过程中执行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化解公众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

                                          坚持司法为民        提升群众满意度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将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建设完善诉讼服务中心。整合立案、信访、调解等司法资源,成立了由立案大厅、调解室、信访接待室和导诉室组成的诉讼服务中心,努力为诉讼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二是着力化解信访案件。完善领导带班接待制度,推行法官带案下访制度,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方便。积极推进涉诉信访改革,实行诉访分离,将涉诉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五年来,共妥善处理上级法院、市委、市人大督办案件78件。三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关注困难群众的司法需求,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金。五年来,共为76件案件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185万元,为诉讼困难群众减缓免交诉讼费110件44.5万元。四是积极开展巡回办案。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考虑,对于远离市区的农牧民和年老、疾病、伤残、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尽量做到巡回调解、巡回审判,以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共开设巡回法庭41次,法官结合案件进行法制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加强法制宣传工作。认真开展“法律七进”、“三下乡”、“十下乡”等活动,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讲座,极大地增强了农牧民法律素养和中小学生法制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守法用法意识。

                                            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通过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业务素质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院队伍。一是强化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从严管理,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从严管理落实到法院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案件不出问题、队伍不出问题、自己不出问题。教育干警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1条规定,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始终坚持从严监督、从严查处,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教育干警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意识,从接听一个电话、答复一件咨询小事、调解好一起纠纷做起,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二是强化队伍业务素质建设。以提高干警司法能力和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审判执行业务。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和干警教育培训计划,及时组织干警学习更新业务理论知识,加强对新形势、新问题的研究,不断提升法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伴随着戈壁新城60年的蓬勃发展,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已发展成为拥有在编干警71人、11个职能科室和2个派出法庭的司法机关,成为全省有较强影响力的基层法院之一。近几年,先后被中央政法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全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单位”;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法院档案管理一级单位”、“全国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先进集体”、“全国法院财务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被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二等功”2次;共有56名个人被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青海省委政法委、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当前,我们正在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奋力推进“三区”战略提档升级。格尔木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州、市委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完善便民举措,努力提高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为早日实现“两新”目标“三区”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
青海省特困人员认定有新变化保障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近日,省民政厅修订印发了《青海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重点对特困人员认定的核心内容,即“三无”的认定条件涉及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扩大了特困人员认定保障范围,细化了特困人员收入财产认定标准等......民政厅
青海省临时救助成功“减肥塑形” 申请审核确认“跑出加速度”
  青海省民政厅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将优化临时救助审核确认程序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民政厅
落实关心关爱措施暖人心 确保卸任村干部离岗不离心——省民政厅举办卸任村干部教育培训班
  2021年换届选举,一批优秀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离开了工作岗位,这些村干部在决胜脱贫攻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