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海外学人共追梦

06.05.2015  01:43
核心提示: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 今年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周年。20年来,大批海外华人学者以交流、兼职、合作研究乃至回国等不同方式,参与中国科研创新事业。在这一历程中,他们的学术追求之梦与民族复兴的中国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 今年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周年。20年来,大批海外华人学者以交流、兼职、合作研究乃至回国等不同方式,参与中国科研创新事业。在这一历程中,他们的学术追求之梦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找到了契合点。

  开放交流育人才

  作为早期出国追求学术梦想的一代学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郭毅可见证了过去多年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下众多海外华人学者的奋斗史——他们通过国际交流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同样通过国际交流帮助祖国推动科研发展。

  郭毅可说:“国内学者出国交流,有利于建立国内外学术沟通的桥梁,进而促进国内各领域的科研水平提高。中国学者和世界的广泛合作对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

  郭毅可正是从开放交流中走到今天的学术地位。1987年,这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生来到陌生的英国,当时他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语言”。英国在该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帝国理工更是世界翘楚。

  28年间,郭毅可凭借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成为帝国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并出任该校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还担任过学院孵化的一家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他来说,海外成功的轨迹从来没有偏离祖国的发展,“中国梦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他说,这些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和引进计划,促成很多海外学子学成后回国,实现了个人发展和为国服务的双重目标。即使有些海外人才没有直接回国发展,他们也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现在,郭毅可从事的多个科研项目与国内高校、企业有密切合作,其中包括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院和华为合作成立的创新实验室、该学院和浙江大学合作成立的应用数据科学实验室,他在这两个实验室里都担任主任。此外,他还担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的院长。他们与浙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得到国家支持,被确定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资助项目。

  郭毅可说,中国“在人才政策上是很开放的,积极鼓励国内各高校、企业聘用海外科学家,将国际人才引入国内,这种思路是非常值得倡导的”。

  制度创新蕴机遇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纳米材料学家杨培东认为,中国国内科研环境越来越好,对海外人才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杨培东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院长,他肩负的一个任务就是利用自己在欧美学界的关系帮助招聘人才,还为国内一些科研单位提供研究方向的咨询。他已经帮助上海科技大学招募了二三十位科研人士,这些人中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其中有些人已在美国被聘为教授。

  杨培东说,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国际化,到上海科技大学工作的外国学者有很多,这些海外学者把到中国工作视为“一个机遇”。

  杨培东说:“创新跟制度很有关系。上海科技大学是中国第一个实施常任教授制度的大学。一所新的高校,可以从头试验这样的制度,做一块试验地,看看能不能成功,成功的话可以推广。

  对于中国科研环境,他认为,中国科研经费投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基础设施已经很好了,但科研产出很多时候不是“短、平、快”,国内科研人员需要静下心来,真正做一些基础的研究。“长远来看,原创性工作是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源泉。要实现中国梦,要有原创,要有基础性突破”。

  杨培东说,过去10多年里,中国已有许多科研成果,但如果把科研软环境建好,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会越来越多,“中国是能够出大师的,但需要静下来,不要急躁”。

  “方便实惠”招精英

  德国精密仪器企业保利特克公司日本分公司社长吕敏4月中旬刚刚随留日博士代表团参加在深圳举行的第13届人才交流大会。

  他说,周四傍晚还在横滨的办公室工作,周五早上8点前就到达了深圳的宾馆,可见深圳这座城市的便利。现在深圳变得更加美丽更有活力了,放下行李后就急匆匆去酒店周围看了看,卖早餐的店很多,各种小吃应有尽有,比起日本的东京和横滨,深圳要方便实惠得多。

  这种生活的“方便实惠”也是吸引吕敏回国的因素之一。在深圳期间,吕敏和其他代表团成员走访了多家机构,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他们也了解到,这些单位很多业务带头人也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精英。

  吕敏的研究成果,是将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应用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监测诊断上。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能从数百米的远距离处对基础设施进行监测诊断,省时省力,又可保障技术人员的安全。吕敏认为,这样的技术在中国将来会很有用武之地。

  “国内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桥梁隧道的状态监测及诊断越来越重要。希望我们的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能尽早用到国内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上,从而加强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长期安全性,最终使中国的高速公路、高铁不仅在硬件规模上,而且在运营及维护技术上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吕敏说,“这也是我的中国梦的一部分。

  广阔前景引青年

  如今,德国约有2.5万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已成为德国高校留学生中最大的群体,几乎占到外国留学生的十分之一。德国也成为海外青年科研人才回流的重要基地之一,2014年共有40名在德国留学或从事科研的中国学者入选“青年千人计划”,人数居全球第二、欧洲第一。

  留德青年学子归国意愿更高,因为他们看到,自己事业的未来还是在中国。

  即将回国工作的2014年“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王旭东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博士后,一件小事让他清楚地看到祖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所在。王旭东在德国从事科研时的一项研究成果被德国企业采用,产品成本仅400欧元(约合2800元人民币),却以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中国企业。这件事让他感到痛心,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机遇,坚定了回国发展的信念。

  德国马普聚化物研究所的博士后薛建龙同样是2014年“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他说,他从事的仿生黏附技术研究在机器人、高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德国的研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他希望,归国后利用祖国提供的优厚条件,与团队一起,在这项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20年来,中国又陆续提出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海外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实现梦想。此外,科研创新在国内各行业更受重视,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人员更受尊重,正使中国成为海外科研人员理想的“追梦之地”。(参与记者:张家伟、林小春、蓝建中、郭洋)

·新华社评论员:撬动兴国强国的杠杆——写在科教兴国战略提出20周年

  ·从"两弹一星"到"科教兴国"的科学坚守——访物理学家钱思进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