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来了好干部,日子有奔头

19.01.2018  12:01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东北方向约30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村庄,这就是我们此行采访的目的地——将军沟村。

以前的将军沟村,道路泥泞,围墙和门楼破败不堪、牛粪满墙满地,还有随处搭建的矮房、道路两旁杂乱无章的乱石、土木结构的危旧房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让人感到一片荒凉。”同行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建新说。

可如今,记者眼中的将军沟村条条硬化路直铺村民家门口,修葺一新的住房,宽敞漂亮的文化广场,还有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你们看见的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看不见的是村民自我发展致富的信心和能力。”刘建新说。

村民们清楚地记得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的第二天,这位瘦瘦高高的刘书记就及时转变角色,扑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到生产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主动、耐心地与村民唠嗑、拉家常,边走访边请教边思考,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从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左右的重点贫困村到如今人均年收入达到10876元的小康村,两年时间,驻村工作队的干部瘦了、黑了,但乡亲们的脸上笑容多了,钱包鼓了。

这种转变靠的是党和政府的政策之光,靠的是驻村工作队的辛勤汗水,靠的是乡亲们不等不靠的努力。

将“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还得靠产业扶贫。将军沟村牢牢抓住林下经济这项富民产业,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进行林下中藏药材种植和林下土鸡养殖。注册“将军沟”牌商标,并大力宣传和推广,有效解决销路问题,带动贫困户走上产业增收致富的路子。

随着村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落实,有十多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被雇佣到村里修护栏、铺路,一天有100元的收入,有的还被选为护林员,每年收入1万多元。

白天,我们去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挣钱,天黑了,村里修了广场,有了路灯,我们都来跳锅庄,还有人玩手机直播,日子越来越好了。” 60多岁的康大爷在广场上晒着太阳,下着象棋,开心地说。

同时,积极推进产业项目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先后进行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展林下经济,进行土鸡养殖和药材种植,实施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各类建设投资共1899.74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这个曾经的“脑山村”不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我要致富”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强了。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两年来的扶贫工作中,刘建新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不等不靠、艰苦奋斗” “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多次召集所有贫困户进行座谈,与他们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路子,让将军沟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良好发展氛围。

将军沟村是2016年底脱贫的,去年一年是巩固期。我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后,感觉责任更重了,担子更重了。”刘建新说,“总书记在报告中说脱贫工作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们还想利用将军沟村的秀美风光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给村里留下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即使我们走了,项目还能持续。”(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