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扶贫到点子上
这几天的青海农村真是热火朝天,驻村干部每天在村庄里考察、学习、交流、走访,这种现象在平时很难见到。但是自我省启动了驻村工作队,尤其是第一书记到村以后,村庄里顿时热闹了起来。这是精准扶贫的开始,也是起步。
为什么要精准扶贫,那是因为我们的驻村干部要实实在在的负起责任,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有什么困难问题要实际解决。以往,我们的下村干部到村里扶贫,大部分都是走过场,年关了给老百姓发几件衣服,春耕了给贫困老百姓发几袋化肥,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扶贫,这就是工作。其实,这只是短暂的救济,根本谈不上扶贫。
但是这次扶贫和以往不一样,这次是实实在在的扶贫。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全省推进“三基”建设暨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青海省扶贫局首先采取着力核查扶贫对象、强化基层组织、加强基础工作、培训扶贫干部举措,从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其实,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可以看出,那些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驻村干部,他们的心里装着的是老百姓,眼里看到的是实际困难。而那些整天混日子,把自己当成“人物”的驻村干部,其实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做。笔者很敬佩这次的扶贫工作,更佩服省扶贫局,他们为了让精准扶贫更有效,连日来,同有关部门组成5个工作组分赴7个市州调研,把扶贫政策送到所有贫困地区,争取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通过扎扎实实的核查,全省重新核准认定贫困村970个。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真理,也是实现目标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调研,那么还谈什么发言,什么扶贫。目前,笔者通过对个别村的走访,大部分村民对驻村干部是非常认可的,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村庄建设的更好一些。但还有一些村民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不太看好,“他们只是来看看,过两年就走了,干不了什么事情?”这样的回答还是很多。那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的驻村干部要树立起信心,树立起榜样,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只要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那么精准扶贫也才有希望。
据省扶贫局负责人介绍,下派的驻村干部主要任务是推动贫困村精准扶贫,按期实现脱贫,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精准施策,帮助制定贫困村扶贫攻坚方案和贫困户脱贫计划,组织落实专项、行业扶贫项目,协助贫困村做好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帮助贫困村选准发展路子,培育农牧民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造血”功能。
只要我们俯下身子为老百姓服务,找对方向,那么我们的扶贫之路就会走向新的希望。而那些整天只是在村庄里转悠的驻村干部,那么他们的扶贫之路就会在原地,在村庄里住十年也是那样,村民不但脱不了贫,反而会“越来越穷”。
据媒体报道说,为推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2015年我省将着力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这十大工程为:干部驻村工程、教育培训工程、金融扶贫工程、易地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构树扶贫工程、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