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自律他律

03.03.2016  09:40

怎样才能努力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人生一世,孰能无过?

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改过。

人无规矩则废,党无规矩则乱。

敬畏纪律,克己自律,习惯他律……3月1日,省委副书记王建军在省委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以《纪律自律他律》为题,给全体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学员们兴奋地说:“严肃、重大的话题竟这样耐听!受益匪浅!这种课我们百听不厌。”为满足我省广大党员学习需求,本报今日特摘登《讲话》。

——王建军在省委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党在长期执政和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更好地依规管党治党、加强党内监督,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准则》和《条例》坚持自律他律结合、立德立规并举,为全体党员修身、立德、从政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是全体党员的政治责任和义务。下面,我以纪律、自律、他律为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同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个问题,敬畏纪律

纪律就是要求大家必须遵守的规章、规矩、条文。党的纪律是指中国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而确立的各种党规党法的总称,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无规矩则废,党无规矩则乱。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标志。马克思深刻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是最早提出“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的革命导师,毛主席也曾有句名言:“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十年“文革”浩劫惨痛教训时,明确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纪律极为重要,它的政治作用,就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和任务的实现。”胡锦涛同志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领袖们的这些教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经验教训、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出的重要结论。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铁的纪律做保证,纪律严明是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什么时候纪律松弛了,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以敬畏之心来看待纪律,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党的纪律和规矩为自己的政治生涯作主,自觉做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模范。

敬畏纪律当尊崇党章

党章是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总规矩,集中体现着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着党的集体意志和原则要求,浓缩着党的发展历史,凝结着党的理论创新,体现着党的实践成果,蕴藏着党的精神追求。把党章这个总规矩立起来了,其他纪律规矩也就容易立起来。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不学党章,淡忘党章,不拿党章当回事。如果党组织不把党章当回事,对党内生活敷衍了事,必然会导致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就容易出现执政风险、腐败风险,甚至导致政治生态恶化;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不把党章当回事,搞腐败特权,规避组织监督,那就容易滑向腐败深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强调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唤醒”二字,非常形象。何谓“唤醒”?我的理解,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唤醒”党员干部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一个没有党的意识的党员,不论怎样伪装,都不能称作合格党员,因为他不懂得自己的成长进步都与党的教育培养息息相关,党给了我们饭碗,让我们衣食无忧;党给了我们事业,让我们人生出彩。做人要有起码的良心,党员要有基本的党性。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愿扛着党员的金字招牌混事,不愿为党的事业献身,甚至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同党离心离德,党不会容忍,人民也不会容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既然是党员,就要牢记入党誓言,按照党的要求说话办事;就要对党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为党分忧;就要自觉维护党的信誉、形象,努力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就要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同各种违纪违规违法行为作斗争;就要立志永远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不断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

敬畏纪律当坚守“高线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准则》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在长期执政和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实现依规管党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体现了党章规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德行,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线”。《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高线”和“底线”都是党员的安全线、警戒线。坚守“底线”的根基在于坚持“高线”,无“高线”即无“底线”,破“底线”首先是忘却了“高线”。“高线”是“灯塔”,具有引领和导航的作用;“底线”是“堤坝”,具有规制和防线的作用。在遵守党的纪律方面,党员干部坚守“高线”,便能成为好干部;党员干部突破了“底线”,便会成为“阶下囚”。由此说开来,每一名党员都是在“高线”和“底线”之间徘徊,坚守“高线”,也就能守住“底线”;反之,守不住“高线”,就有可能突破“底线”。为了守住“底线”,首先应该坚守“高线”。什么是“高线”?“高线”就是高的标准。《准则》围绕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道德情操,重申了“四个必须”原则要求;围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从公仆本色、权力行使、品行操守、良好家风等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求更高的“四条规范”。新修订的《准则》集中展现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是我们必须坚守的“高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对党员干部来说,理想信念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就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就不会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也就在所难免。党员干部只有坚守“高线”,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冲破一己之私的小格局,涵养浩然正气,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行动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敬畏纪律当严守“底线

底线”是主体依据自身利益、情感、道义、法律所设定的不可跨越的临界线,一旦跨越了,主体的态度、立场和决策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可以接受,变成不可以接受。换句话说,“底线”是指不可逾越的红线、警戒线、限制范围、约束框架。“底线”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行为主体无法接受的坏结果,甚至导致彻底失败。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量变突破“底线”,即达到质变的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修订的《条例》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6个方面,为党组织和党员划出了“底线”。这条“底线”的内涵是党员干部不能在政治纪律上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结束,政治生涯结束,之前所有的奋斗就归于零;党员干部不能在组织纪律上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失去了组织的信任,得不到信任是件痛苦的事;党员干部不能在廉洁纪律上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名节不保,保不住名节,人生就失去了价值;党员干部不能在群众纪律上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意味着丢掉了靠山,没有靠山的人行走就有困难;党员干部不能在工作纪律上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意味着不胜任,不胜任是要被淘汰的;党员干部不能在生活纪律上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意味着遭人诟病,遭人诟病会抬不起头。坚守《条例》“底线”,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既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高明的思维技巧,拥有这种方法和技巧的人遇事都会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底线”,才能使自己变得开明、开朗、开心。“底线”思维,也是辩证思维,凡事辩证地看,辩证地办,总是利大于弊。《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为人处世知止是条“底线”,这条“底线”划出了、坚守了,就会连锁受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知足和知止,我理解,知足主要讲外因,是在别人给你多少和你能接受多少之间找平衡,是被动的;知止主要讲内因,别人给不给我都不在意,给了不客气,不给不生气,能管住自己内心的欲望,是主动的。“底线”思维的要害在始终掌握主动权,凡事主动总比被动好,所以我们要学会并运用这种思维。另一方面,要对自己实行“底线”管理。“底线”管理是基于“底线”思维的一种后顾性思维取向,是公共管理行为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方式。对自己实行“底线”管理,就是要注重对危机、风险、“底线”的重视和防范。思维方式决定管理方式,坚持“底线”思维,也要坚持“底线”管理。所谓管理无非是两件事,一是管人,二是理事。这两件事都是当干部做领导的职责。这两件事驾驭好了,才能体现出做领导的水平。那么,怎样才能驾驭好?我的看法是,真诚待人,用心做事。管人真诚是“底线”,做事用心是“底线”。做领导不真诚,就没有追随者,做事不用心,很难见成效。“底线”管理的要害是对自己真诚,对他人真诚。说一件事做一件事,做一件事就做成一件事。只要我们真诚待己待人,用心谋事做事,就一定会成就自己无憾的人生。

第二个问题,克己自律

律,本意是法则、规章,引申为约束。自律就是遵循法纪,约束自我。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都曾对自律有过精辟的表述。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在于人类精神的自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成长环境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不同,自律的意识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对党员来说,能否自律,标准和要求却是相同的,因为自律是党员干部保持本色、展示觉悟的第一道防线,自律不过硬,他律再多,也难以发挥鞭策和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我理解,明白人就应当是善克己、能自律的人,克己自律应当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终身修行。

克己自律当以律心为本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身之主宰便是心,“”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所谓律心,对党员来说,其实质就是要在内心深处厚植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缺了这个“”,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党员干部律心的关键在于修好理想信念这门共产党人的“心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坚定对党的信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前进道路上不迷失方向、不迷失自我。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自律与律心的统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善于经常同自己谈心,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做不了别人就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盲目攀比他人的自己,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自己不是完人,不是圣人,知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知道管好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重要,知道内心的平静是浮躁的克星,自己的心平静了、淡定了,就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克己自律当以厚德为重

古人云:“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今人说,人的一生有三件事很难说的准,一是能活多大岁数很难说的准,二是能挣多少钱很难说的准,三是能当多大的官很难说的准。为什么说不准?因为人的德很难评价准,此时可能是德高望重,彼时可能是历史罪人。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罪人。顺应时势可能会成为英雄,逆时势而动可能会成为罪人。时势在变,人也在变,因为有变,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轻易地从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评价一个人。既然不能完全从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评价一个人,总得找出一种评价的方式来。我以为,以能否自律为标准来评价可能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方式。有德的人首先是一个能自律的人,不能自律,德就成了无源之水。自律当以厚德为重,自律与厚德相辅相成。在现实社会中,虽然存在着前面讲的三个很难说的准的情况,但是对厚德还是有许多共识的。比如,说到一个人高寿,说到一个人儿孙满堂,这个人可能会说这是前世修来的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善就是厚德的表现形式;再比如,一个人艰苦创业,守法经营,用勤劳和汗水挣了许多钱,这个人可能会说,挣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价值顺便挣钱,价值就是厚德的表现形式;又比如,一个干部通过不懈奋斗,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这个干部可能会说,组织的培养、群众的支持让他走到了这一步,他一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公为民就是厚德的表现形式。以上只是举了几个例子,不一定很恰当,但可以作为一个视角。 

除了寿命不敢妄议外,能自律重厚德的人挣的钱他能承受住,最终造福社会,不能自律又不重厚德的人,即使绞尽脑汁挣了钱,最终也会栽在钱害上。能自律重厚德的人一步一步走上相应的领导岗位,既能走得稳也能服得住,不能自律又不重厚德的人即使是当了大官,最终也是爬得高,摔得狠,成为千古罪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自律与厚德的统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学会同自己相处,因为与别人相处,你可能会带上面具,与自己相处带上面具就显得十分可笑。一般来说,同自己处的好的人,也能同他人处的好,同自己处不好的人,也难以处好他人。处好自己要尽可能避免用他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处好他人要尽可能避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同时自己的德要别人说,自己夸自己总归没出息,别人夸自己也要作分析,自我珍重才会有尊严,有尊严就是自律与厚德的统一。

克己自律当以慎行为要

言为心声,行由心动。所谓慎行,就是要加强行为修养,做到举止得体、行为端正,这是律心、厚德的外在体现和根本归宿。古人云:“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指出: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在我看来,从大的方面讲,党员干部慎行,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党章党规党纪禁止的,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搞变通、打“擦边球”,这是自律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纪律严、规矩多,而忘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不能以懈怠、懒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这是自律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员干部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如果只当官不干事、只揽权不担责,则应内心有愧、平生有耻,断不可为。从小处来说,党员干部慎行,当慎独、慎初、慎微。慎独不仅是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也是最基本的自律方式,不论白天黑夜、台上台下、人前人后、明里暗里,都要谨言慎行。慎初就是要三思而后行,慎始而无后忧,走好第一步、系好第一扣,避免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错误。慎微就是凡事都要落细、落小、落实,牢记生命中最珍贵的片段,其实都来自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自律与慎行的统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努力战胜自己。事总是越做越多,话总是越说越有,关键在一个把握。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度,事物的最高法则是规律。做事要尊重规律,不能想当然,不能用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实践;说话要把好分寸,不能无遮拦,不能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尊重规律、把好分寸就是自律与慎行的统一。

克己自律当以思过为常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生一世,孰能无过。”但“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改过。”“过而不改,必遭祸殃。”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曾告诫人们,“放纵自己便是危机的开始,陷入危机若进一步放纵自己,则会出现新的危机,并且危机的危害程度会不断增大,甚至成指数成长趋势。”思过是提醒人们不论顺境逆境都不可放纵自己,不论有过无过都需警钟长鸣。“立身一败,万事瓦裂。”作为党员干部,既要有“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的忧患意识,更要有“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思想觉悟。即使达不到古代圣人三省吾身、昼夜以思的境界,也要时常把自己放在时间的“放大镜”、实践的“扫描仪”和群众的“探照灯”下,看一看,扫一扫,照一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校正轨迹,升华境界。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自律与思过的统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善于不断净化自己。净化自己有两个值得借鉴的东西,一个是向水学习,上善若水,无论你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水都会随之改变形状,永远不会抱怨空间的改变。另一个是向镜子学习,凸显真实,无论镜子面对怎样的情境,它都能如实反映真相而毫无遗漏。顺势而为不抱怨,凸显真实不遮丑,就是自律与思过的统一。

第三个问题,习惯他律

从广义来说,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直接约束和控制;从狭义上讲,他律是指非自愿地执行包括道德标准、法律体系在内的一切社会规范。他律和自律对立统一于纪律之中,如果说自律是主观行为、是内因,那么他律就是客观存在、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通过外因传导压力,内因和外因同时起作用,就是纪律期望达到的最佳效果。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强调教育监督管理并重,寓教化于惩治之中,既抓“不想腐”的教育,又建立“不敢腐”的机制,同时彰显纪律的刚性和温度。刚性体现组织要求,温度体现组织关怀。作为党员干部,要想感受组织温度,必须服从刚性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来理解他律、适应他律、接受他律,在敬畏纪律、克己自律的同时,培育出接受他律的良好习惯。

习惯他律要正确认识他律

敬畏党的纪律,仅有自律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他律来约束。这是因为自律有其局限性,人的很多行为不是自律可以完全控制的。每个人总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就像自己的后背,如果不借助他人或者工具,是看不到的。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自己的后背”这样的盲点,无论如何严格“自律”,总还有空间和死角需要修复修补。有些修复修补自律可以完成,有些修复修补必须靠他律才能完成。比如,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前,吃喝风、摆阔风、奢靡风屡禁不止,群众深恶痛绝,干部叫苦连天,2012年十八大后八项规定出台,一下子就管住了许多在人们看来管不住、管不好的人和事,八项规定就是他律。也许有人会说制度不是万能的,但在我看来,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

习惯他律才能更好自律

他律是自律的基础和动因。自律是他律内化的目标。自律重在“”和“”,他律重在“”和“”,两相比较,他律对人的外在行为可以收到明显震慑效果。老百姓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不作死要自律,吃罚酒是他律。生活很美好不要作,敬酒要接受不要抗。自律他律都重要不要违。好习惯是养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能养成当然好,养不成就要管。凡事习惯成自然,习惯了他律,自然也会受益于他律。

习惯他律要善于用好他律

任何事都有两重性,他律也不例外。他律,一方面可能是限制,另一方面可能是保护。限制可能会使我们感到一时的不方便、不舒服,但是过了不方便、不舒服这个阶段,我们就会感到长久的方便和长久的舒服。保护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是多余的,甚至是无奈的,但没有保护的人生风险很大。有些风险是可以挑战的,有些风险是不能挑战的。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再大的风险都要勇于挑战。如果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再小的风险都要设法规避。有人监督是福,无人监督是害,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自律是平安经,他律是护身符,常念平安经,常带护身符,也是幸福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每个人都不应当排斥。

纪律、自律、他律,是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三大法宝。自律与他律统一于纪律之中,遵守纪律,离不开自律与他律。严于自律,体现修养;接受他律,反映境界。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严格自律,可以更好他律,加强他律,可以促进自律。纪律是自律和他律的依据,加强纪律有利于促进自律和他律,加强自律和他律有利于维护纪律。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敬畏纪律、克己自律、习惯他律,努力做“三律”的模范。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
海西:“组团式”校园引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新动能新优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学历要求是怎样Qhnews.Com
青海省“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启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3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