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村打好脱贫“翻身仗”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通讯员 王宏霞 谢安瑞 报道) 4月5日,闻着春的气息,从平安古驿出发,沿公路向南行驶26公里,便来到了青海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翻身村——一座坐落于大山半腰的汉藏混居村。春日暖暖,村里却没见几个人。“除了种地的,庄子上的人都去装修新房子了!”,正在田间施肥的村民索占江高兴地说。
在青海,人们通常把地处海拔3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0度以下,气候恶劣、农作物不易生长的地带称为“脑山”,翻身村就位于纯“脑山”地区。“种洋芋、养只羊、挖点虫草换点钱!”说起山上的穷样子,翻身村村支书贺占得最有发言权。由于受地形影响,翻身村山高路远,除了耕地外其他资源匮乏,村民靠天吃饭,一直富不起来。“村里常住户51户,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因为环境苦,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村民都期盼着搬到山外,挖掉穷根,走上致富路。”贺占得说。
2016年,青海省推进精准扶贫,平安区政府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在地势平缓的三合镇启动新村建设,计划建设多层楼房24栋,满足镇内翻身村、邦业隆村、窑洞村、索尔干村四个村社,共计593户、2284名搬迁村民的住房需求。索占江所说的新房就在那里。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作为贫困村异地搬迁的基础和百姓脱贫致富的根基,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主动作为,“无缝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搬迁项目施工建设中和新村建成后的用电需求,切实做好服务和保障。“配电设施将根据新村的建设规划分批建设、同步推进,计划投入资金277万元,规划新建10千伏线路2.7千米,安装3台箱式配电变压器,总容量1300千伏安。”国网海东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齐敦友说,项目完工后,户均配电容量将达到2.2千伏安,能够满足贫困村扶贫开发对用电的需求,确保村民安心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三合镇新村一期配电工程于2016年11月9日竣工,安装200千伏安临时配电变压器一台,新建0.4千伏-10千伏配电线路4千米,新装电能计量表计208块,满足了新村一期、6栋楼房的用电需求。新村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村民开始装修、入住,添置家具、家电,目前,新村一期已有40余户村民入住、80多户正在装修。
村民索占江也为新家添置了电磁炉、电视、洗衣机等电器,如愿过上了电气化生活。“原来住在山上,因为电压低,家里就点着一盏灯泡还不亮,现在电器都用上了,土坯房也换成了楼房,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说起新家、新生活,索占江一脸地高兴。
支书贺占得如今又多了个职务——新村物业公司经理,为装修、入住的村民忙前忙后,解决用水管道、天燃气接入等问题。“搬迁不久,镇上就希望我把小区的物业搞起来!”与爱人一合计,贺占得卖掉了家里养的羊,开起了物业公司,服务村民。“物业管理方方面面,但小区用电不用操心,拨打95598,供电所服务上门。”贺占得说起供电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有了充足的电力,贫困村迎来了希望。“动力电通到了家门口,村民可以搞搞养殖、种种蔬菜大棚,守在家就可以挣钱。”谈起未来的发展,村支书贺占得有更多的想法。
易地扶贫搬迁和电网扶贫攻坚,让翻身村村民切身感受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成为青海脱贫攻坚大决战的一个生动剪影。
为了确保全省贫困村群众用上电、用好电,助力青海全面脱贫攻坚。2016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全面完成对全省1622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电网现状进行摸排,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电网项目需求全部纳入青海“十三五”电网规划。
“‘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30亿元,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电网实施改造升级,基本解决公司供电范围内的贫困县、贫困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及贫困村通动力电问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发展部主任李海峰介绍,根据青海省扶贫计划安排,2016年,青海扶贫村电网改造总投资8.2亿元,在满足40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需求上,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对其中261个村庄实施电网改造升级。截至2017年3月底,83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工程竣工,剩余178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工程计划5月底前全面竣工。
另据了解,2017年,青海省计划脱贫村总数584个,计划投资7.06亿元,对223个贫困村电网实施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