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摇钱树” 打造“聚宝盆”——我省加快推进产业扶贫一年来

15.01.2018  22:51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麻家庄村的当归喜获丰收。孙海玲 摄

互助土族自治县上元保村第一书记田长宁在走访贫困户。洪玉杰 摄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积极发展电商扶贫。黄灵燕 摄

几年前,家住刚察县的卓戈吉离开了世代生活的草原,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上班族”。

“过去家里靠放牧生活,低微的收入支撑不了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现在我在县扶贫产业示范园做雕刻工作,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卓戈吉高兴地对记者说。

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我省为14个贫困县各安排1500万元扶持发展产业园,推动扶贫产业集聚发展,实现39个贫困县产业园区全覆盖,解决就业岗位8800个,辐射带动15.8万贫困人口。

——这是县有产业园区。

“刚开始一个月只有700多元钱,随着手艺越来越熟练,工资也涨了!”寒冬的清晨,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贫困户韩玉芳像往常一样赶到村委会,开始了她的服装熨烫、包装工作。

上有老下有小,离不开家又找不到脱贫门路,韩玉芳过去的日子过得十分紧巴。去年,村里提出了“公司+农户+小车间”精准扶贫模式,建起了服装加工车间,几十个像她一样的留守妇女开启了“针尖”上的脱贫路。

一次性投入资金8.1亿元,为全省1622个贫困村每村投放50万元,建立了特色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扶持培育了一批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这是村有集体经济。

在距格尔木市区约14千米的地方,一排排整齐的多晶硅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使这片广阔无垠、荒芜的戈壁滩充满了生机。占地面积0.22平方千米的玛多1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就坐落于此。

该电站于2016年建成投运,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投运、当年收益的扶贫目标。2016年电站收益380万元,使玛多县113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357元。

如何破解产业培育难、见效慢?我省投入资金25.1亿元,按照农区5400元/人、牧区6400元/人的标准,提前三年实施26.43万贫困人口到户产业,实现有意愿有能力的42.63万贫困人口全覆盖。

——这是户有到户项目。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

过去一年,我省按照县有优势主导产业,有扶贫产业园区;村有集体经济,有特色产业、有致富带头人;户有稳定增收项目的“六有”标准,结合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从促脱贫、稳发展、强改革的角度,加快推进扶贫产业发展。

依托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摘掉“贫困帽”,产业是根本。发展啥产业?答案是优先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我们把培育当地特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海东市乐都区扶贫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地处海东市的乐都区充分利用该地富硒土壤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以宏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建成海东市乐都区扶贫产业园区。按照“农户种植+基地加工+市场营销”的科技扶贫模式,直接受益群众3528户,149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增收4350元。

“依托产业园区,农户家每年种的大蒜都不愁销路,我自己有0.2公顷(3亩)地都种大蒜了,一年下来能有四万多块钱的收入!对农民来说,风险又小,又好种植,收益还挺好……”乐都区雨润镇深沟村大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朱金川高兴地说。

省委省政府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提出了鼓励和引导贫困地区挖掘优势资源,走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互动发展路子的思路,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放眼全省,各地依托特色产业或是发展种养殖,或是发展手工艺,或是挖掘新优势,传统的特色产业正焕发着崭新活力,昔日的贫困村正呈现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喜人局面。

化隆县按照“互联网+拉面+N”思路,规划建设了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园,引导拉面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成立农业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引导扶贫对象到全国化隆拉面店从“跑堂”打杂干起,经过一年的实训培养成拉面匠,帮助贫困群众开办经营扶贫拉面店。

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泽库县立足县情,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青南地区利用草地生态有机畜牧业开展精准脱贫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尝试。

“建起一个技能培训中心,发展一种特色产品、带动一批群众脱贫。”位于黄河源头第一县、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为艰苦的县份之一的曲麻莱县,听取群众意愿,依托农牧民特色产业,建设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让牧民增加了就业收入,分享到了“发展红利”,“减贫”路上日子越过越安稳。

根植绿色,打造生态产业

“生态优势对于我省而言既是最大发展优势,更是最大的脱贫资源。”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说。

2017年以来,我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切实把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和新能源等“五大扶贫主导产业”,实现生态保护、扶贫开发、改善民生多赢。

去年以来,我省立足贫困村旅游资源优势,每村安排旅游发展资金300万元,扶持52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旅游扶贫村达到155个,带动了3.9万贫困人口增收。使贫困群众走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路子,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西宁市投入6300万元,实施21个村旅游扶贫项目,打造了花海农庄、乡趣卡阳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带动811户贫困户、 2777个贫困人口参与发展农家乐、乡村土特产品销售等实现增收。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26多公顷的“七彩花田”、倾力打造的“中国梦”花卉造型、建成花海景观及田园风光为主的徒步旅游线路,利用村内独特的林区资源,“搭配”花海,边麻沟村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地处大山深处的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通过“旅游+文化+体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从一个省定的贫困村,完成了全村4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人均收入从3000元上升到万余元。

山,还是这些山;人,还是那些人。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

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牧民东生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每天巡护的范围有30多公里,基本上一个月22天都在山里。他说:“现在家里有6个人,3个老人都没有劳动能力。以前家庭收入主要靠放牧,自从减畜以后家里的收入减少了很多,但是当上生态管护员后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一年增加了21600元的收入,我们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坚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大力开发贫困人口草原、林地、湿地等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实现生态保护、扶贫开发、改善民生多赢。

2017年.全省新增贫困人口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2.53万个,累计安排4.36万个,户均年增收2.16万元。生态扶贫已成为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渠道。

另辟蹊径,培育新型产业

既要因地制宜走“老路”,也要创新谋变穿“新鞋”。如今,“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新型产业扶贫模式也随之风生水起。

晒着太阳能赚钱。贫困村民袁家莲的家在群山环抱的乐都区峰堆乡上帐房二村,她家的屋顶上自从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以后,每个月都会有几十到上百元数额不等的光伏发电收入进入腰包。

把发展光伏产业和脱贫攻坚捆绑在一起,结合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等特点,峰堆乡驻村扶贫干部和乡党委一班人从多种脱贫产业发展模式中反复进行对比和论证,最终选定通过发展光伏产业作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突破口。

据了解,全省有8个县15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全部并网发电,通过资产收益带动8000户贫困户年增收4000元。

去年,我省还重点支持保险助推扶贫、电商扶贫、创业扶贫、旅游扶贫、互助资金扶贫等十项重点工作,多项产业聚力前行,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后盾。

早在几年前,电子商务对于农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如今却已成为农村群众有奔头的谋生之道。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村淘宝菜鸟物流服务中心仓库,几名妇女身穿工作服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包裹进行分拣并放置在规定的地点等待派送,忙碌的现场不时传出阵阵笑声。“现在,我每月不仅能拿工资,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挣钱顾家两不误。”村民钱秀文说。

为防止“好产品烂在深山里”,我省积极推进电商扶贫。据悉, 2016年3月,民和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农村淘宝项目,成为全省第一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合作县;同年6月,民和县农村淘宝项目正式启动运营,“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全面打通了产品双向流通的渠道,切实解决了该县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产业扶贫,既要出产品,还要有好销路。随着电商扶贫项目的实施,我省越来越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农特产品日益被城市消费者所知晓和喜爱。比如互助的土豆粉、玉树的特色手工艺品、门源的蜂蜜、循化的鲜辣酱等特色农产品,都在电商助推下声名远播,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我省一直在不断探索,奋力推进。可以说是为贫困户打造了“聚宝盆”,栽下了“摇钱树”。如今,全省各地纷纷发力,发展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孙海玲)

记者快评

真心决心精心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不能掉队。随着河南、同德、都兰3县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顺利摘下贫困帽,我省脱贫攻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三县的脱贫摘帽既为今后几年贫困县有序规范退出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也为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信心。可以说,脱贫攻坚进行至此,我省得出了一些经验做法,也总结出了一些方法路径。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更需干部的真心、群众的决心、工作的精心,多方配合,多点发力,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干部用真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指望着干部帮扶脱贫,扶贫干部必须要有公心、有责任心,多办实事。扶贫干部要时刻葆有一颗为民之心,一份公仆情怀,既要用心用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又要方法科学得当,因村因户制定脱贫方案,不断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群众有决心。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贫困群众才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有的地方“干部帮着干,农民蹲着看”,就是扶贫方式有问题,因此,脱贫不能是干部一头热,贫困群众有信心、有行动才最重要。扶贫先扶志,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充分参与才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只有点燃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大家生活才会有奔头,奋斗才会有热情,脱贫才会有激情。

工作更精心。打好脱贫攻坚战,政府部门必须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扶贫工作贵在做好三个“精”:识贫要精确,借助信息化平台时时追踪、动态调整;施策要精准,坚持分类施策,有劳动能力者就好业、无劳动能力者兜好底、有创业项目者支持好等;用人要精心,既要指路子、交任务、压担子,也重培养、重激励、抓管理,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扶贫工作队伍。(孙海玲)

一线故事

上元保村,迎来脱贫日

从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城出发,往东山乡方向走,绕过一座曲折的山路,一路向前,大片大片铺着地膜的梯田映入眼帘,上元保村就坐落在这个安静的山坳间。

冬日的清晨,气温低到零下二十摄氏度,本以为找不到一个群众的身影,却听到了从广场那头传来的阵阵音乐声。“今天,县上文艺团的来村上表演节目,乡亲们一大早就出来看节目啦。”驻村第一书记田长宁解释道。

天气寒冷,人心却暖。 “两年前,我们村还是重点贫困村,连一个像样的广场都没有,更别说脱贫致富了,就这么两年天气,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看得见的是这些基础设施,看不见的是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村民虎文辉说。

去年,在上元保村的联点帮扶单位——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互助县纪委的援助下,村里成立了上元保村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企业帮扶,农户入股+代养”的模式,养殖6000只金柴银胡鸡,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入村以来,扶贫工作组根据村上洋芋产量高,但无企业加工的现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修建7孔储藏量为420吨的恒温储藏窖,现已交付村委会。

建饮水工程、建恒温储藏窖、成立“银保鸡”养殖合作社、种植新品种马铃薯试验田……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善,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建成,让上元保村产业发展有了底气。

“规划到村、扶持到户、脱贫到人”田长宁告诉记者。“通过产业发展及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上元保村贫困村退出7项标准均已达标, 48户贫困户均已达标,目前我们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全部超过3532元,今年能够脱贫。”

“脱贫攻坚,党建引领很重要。”田长宁告诉记者,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上元保村认真开展村党员会议、第一书记“月课堂”、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活动和“固定党日”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主动配合“真扶贫”,全力助推“扶真贫”。

中午时分,我们在贫困户保积山家里简单就餐。一碗热腾腾的“羊肉熬饭”,打开了保积山的话匣子。他们家原本并不是贫困户,不料,去年夏天妻子上山务农时,不慎从山上摔下,家里少了劳动力,还因为住院看病导致因病返贫。

“光靠这一亩三分地根本脱不了贫,正在我发愁时,村里给我们用扶贫产业资金购买了小猪仔,现在我家养的猪达到40多头,今年过年时出栏一半,就能脱贫了。”保积山高兴地说:“只要吃苦勤奋、踏踏实实,我想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的日子一定一年更比一年好!”(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