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脱贫攻坚,透露出哪些“最有力”信号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硬的一仗。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接续奋斗,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新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从扶贫到脱贫,从“四个一批”到“八个一批”……岁末时刻,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再有三天,2015年即将划上句号,“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的大幕将徐徐拉开。至此时光交替的关键节点,12月28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面对最后5年的脱贫攻坚决战,必须以超常规的力度实施超常规举措,才能啃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一个个硬骨头。岁末时刻的这次高规格扶贫开发会,透露出的这么几个“最有力”信号。
1.最坚定的目标:
从“扶贫”到“脱贫”,一字之变意味着冲刺期到来
“举全社会之力,确保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再抓一年巩固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必备条件。”这是“十三五”时期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总目标,也意味着我省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省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部署。
攻坚将坚持四方面原则,即: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攻坚的基本路径是:实施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生态补偿、资产收益、易地搬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大病救助扶贫攻坚工程。
2.最精准的识别:
“两线合一”,努力实现扶贫开发理念和实践跨越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我省将进一步推进“两线合一”,就是把贫困标准与低保标准统一起来,实现扶贫开发理念和实践的跨越。
一方面,我省将以县为单位,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进行网络实名公示,凡群众举报的,都要认真核查。另一方面省市扶贫机构要组织对新一轮扶贫对象的随机抽查,凡误差率超过4%的地方,全部重新识别。今后每年将进行一次精准识别,并实行第三方评估,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同时,将抓紧建设扶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立多部门联网核查机制,全面提升综合比对分析能力。
3.最精准的路径:
从“四个一批”到“八个一批”,“怎么扶”更细化更精准
致贫原因不尽相同,脱贫攻坚必须因地因人制宜,有针对性的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我省明确,拓展细化“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实施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生态补偿、资产收益、易地搬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大病救助“八个一批”工程。
从“四个一批”到“八个一批”,是我省与时俱进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由此让帮扶路径更具体,脱贫打法更精准。
4.最重大的举措:
易地搬迁为“当头炮”,抓住契机推进“四个带动”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也是本轮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按照国务院要求,我省已部署启动“十三五”特别是明年易地搬迁工作。
易地搬迁,不仅仅是把人搬迁出来,房子盖起来就了事,还涉及产业重建、社区重构、生态修复、小城镇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省正在抓紧制定全省易地搬迁总体规划,特别明确要把明年的搬迁项目实施好。
以此为契机,我省将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绿色集约发展。
5.最优聚合效应:
倾斜项目投入,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问题
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是我省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这些年,我们积极努力,探索出了“同德模式”,其主要经验就是突出顶层设计,将分散资金统筹整合、集中投入,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产生聚合效应。
目前,我省有42个县(市、区、行委)纳入特殊类型困难地区,由于基础薄弱、致富路子少,脱贫攻坚难度大。在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上,我省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基础设施项目、生态治理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上给予倾斜,注重增强发展能力。调整完善开发收益分配政策,使更多贫困群众从中更多受益。
6.最大激发内生动力: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让富“口袋”和富“脑袋”同频共振
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以来,不少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这一思想上的巨大转变为脱贫攻坚注入了鲜活动力,同时也增强了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我省要把“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农牧民群众相互帮助,增强脱贫自信;宣传一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法,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着力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富“口袋”和富“脑袋”同频共振……(孙海玲 罗连军 )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