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开花“扶志班” 精神脱贫见成效 ——海南州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扶志班”教育培训工作

07.11.2018  18:52

  青海新闻网讯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扭转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着力消除精神贫困,形成脱贫光荣的良好社会风。近期,海南州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集中时间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扶志班”教育培训工作。

   突出重点,解读扶贫政策。 “扶志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主讲人,特邀县级领导和州、县联乡联村领导,主管扶贫副职、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共同参与。重点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等政策,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等政策,详细解读《脱贫攻坚政策问答》、《青海省基层干部扶贫业务培训教材》的内涵,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教育、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低保兜底、转移就业、社会保障、易地搬迁、生态公益岗位、光伏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保险扶贫等惠民扶贫政策。 

 

   学习典型,榜样引领前行。 通过收看州扶贫开发局和州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提升内生动力、我脱贫我光荣”专题栏目和现场聆听脱贫光荣户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和“致富史”,以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来教育感化贫困群众,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有效引导广大农牧民贫困群众对标先进、激发动力,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形成示范效应。

   对比今昔,培养感恩意识。 脱贫光荣户走上讲台“现身说法”,言真意切地讲述精准扶贫前和享受扶贫惠民政策红利后使家庭生产生活所发生的极大变化做内外对比、新旧对比,谈发展经历、谈亲身体会,用他们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典型故事,鼓励大家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斗志,深刻理解党在脱贫攻坚路上“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的真切关怀,树立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意识。

  

   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在举办“扶志班”教育培训办的同时,充分发挥省驻恰媒体和州县广播电视媒体、“海南州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海之南”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作用,持续宣传报道脱贫光荣户的先进典型事迹以及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省驻恰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海南报社等新闻媒体及时采写编发脱贫攻坚动态消息、综述侧记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破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通过正面教育引导,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改陋习与树新风相结合,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时代新风、传统美德,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培育和倡导良好的村风民风,切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使乡风民俗更加文明、道德素养更加提提高、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形式多样,创新方式方法。 整合各方面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构建扶志工作体系,通过集中培训、座谈交流、文艺汇演、编排小品等形式,利用入户走访之机,以拉家常、算账对比等多种措施,形成全方位扶志的工作格局,进行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的思想引导和宣传教育。把精神扶志作为脱贫攻坚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依靠社会力量,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

  

   精准发力,扶志成效显著。 通过长期教育培训进一步转变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激发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意识,着力破除脱贫攻坚工作中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截至10月底,全州36个乡镇416个村共举办“扶志班”教育培训892场次,参训人数达53132人次。

   立足扶志 ,促长远发展。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谋划长远发展,重视培育适合乡村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扶志教育将以往养牛养羊、买农机具的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型、规模型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转变,进一步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