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诊断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今年4月2日是第九个“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日前好消息传来,国家基本医保新增20项可纳入支付范围的康复项目,6岁以下儿童的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测评被纳入其中。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著名儿童发育行为专家邹小兵教授透露,4月1日,中国自闭症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这将帮助更多患者家庭。
日前,人社部、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30日前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介绍,新增项目中包括了针对6岁以下疑似孤独症患儿的“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DI)测评”。
邹小兵介绍,ADI访谈量表是通过医生与家长访谈的形式,搜集儿童的发育信息和症状信息。这个过程视医生的执业水平不同,约需花费1小时到3小时不等。他建议,在中国尚未普及ADI访谈量表的情况下,或许把自闭症的社交康复、认知康复、行为矫正等康复内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会更好。
就省内而言,邹小兵期待广东先行先试,针对医保中有关的康复项目进行解读说明。例如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分别如何收费,时间长短如何收费等。
2015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山三院进行首站“全球发育障碍儿童家庭康复国家级导师培训班”,为中国培训16名国家级导师。当时,中国能够诊断自闭症的专家不到300人。而当年10月发布的我国首部全面介绍自闭症的行业报告——《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透露,0至14岁自闭症患儿可能超过200万,如何让自闭症诊断和康复训练走入更多普通家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判断,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包括社会交往障碍、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等。很多担心孩子患上自闭症的家长来到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希望邹小兵能够替自己的孩子进行诊断。
长期在临床一线的邹小兵萌生了一个想法,即利用国内已有的自闭症儿童诊断及康复过程中的信息,打造一个自闭症儿童电子康复平台。笔者获悉,4月1日,中国自闭症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可给更多自闭症孩子提供帮助。
他介绍,电子平台上,有一套基于国际上公认的自闭症常用问诊方法制作而成的问卷,让家长先行填写。“您的孩子有语言吗?”“孩子会叫爸妈吗?”……这套问卷将包含上述类似的100—300道问题,完成时间至少为半个小时。
在邹小兵看来,这套问卷比较详尽,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是很好的补充。家长填完问卷,电子平台会根据孩子情况进行诊断评估。评估完成后,系统能自动生成针对孩子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在构想这套电子平台时,邹小兵希望能推出手机终端版,以帮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和家庭。(记者/房珊珊曹斯李秀婷通讯员/江澜伍展虹实习生/李绮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