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落实“四个全面” 建设和谐美丽青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生动、深刻,富有针对性、指导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农村、牧区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的最大实际,没有农村牧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所在就是农村牧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长期以来,青海各族群众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扎实有力。
但是,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省情特殊,责任特殊,且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海农牧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前行路上,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不让困难群众掉队,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任重道远。
现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牧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使农牧业基础稳固,农牧区和谐稳定,农牧民安居乐业。只有这样,才能让广袤的农村牧区更加美丽和谐,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让广大农牧民过上更加富足安康的生活。
阳坡村:“敲”出致富路
盛夏时节,来到湟中县塔尔寺景区附近的金银铜器加工一条街,路两旁摆满了金色的手工艺品,给人的感觉就是:金光灿烂。
湟中县鲁沙尔镇阳坡村村民郑芳,2012年在新街开了一家银铜器加工铺,主要制作、加工银壶、火锅等银铜器。看到他时,他正和匠人们一起敲火锅模型。地上摆放着清一色的铜质器件干净铮亮。他向记者介绍,他的店里有两名匠人,每年除去匠人的工资、原材料投资和一些正常的生活开支,一年能收入6万多元。
在以经营银铜器加工为主的新街,有近20家来自阳坡村的村民在这里开店,大家通过这门手艺,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从县城开车行驶四公里的路程,经过大源万亩油菜花田,记者来到阳坡村村口,写在门柱上的“勤俭致富奔小康,和谐家园幸福长”格外显眼。
走在村里的硬化路上,一座座二层小楼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村主任郑雄说,他们村共有450户1700余人,有87户近200多人从事银铜器加工,村里收入的60%来源于此。
毛生旺是将银铜器加工手艺带出村的一位率直汉子。15年前,他带着五六名学徒到西藏拉萨,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生意逐渐红火起来,现在一年至少能赚8万多元。
每年只有到年根儿,他才回来和家人一起过年。今年毛生旺的儿子考出了575分的好成绩,他专程赶回来为孩子庆贺。
如今,在甘肃、西藏、山西、四川、内蒙古……全国多个省市都有阳坡村的匠人发展银铜器加工业的足迹。
初中毕业的李增泉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外出打工,而是来到村里王庆邦家里,学起了手艺。在王庆邦家的院门外,摆着几片加工好的铜片花纹,院里的加工作坊里,李增泉和另一名学徒细心地敲打着铜片。“在师父的指导下,我已经掌握了加工制作的路子,干起来得心应手,父母也不用操心我的事了。”李增泉腼腆地说道。
在另一间屋子整理小零件的王庆邦,干银器加工已有25个年头了,今年44岁的他在19岁那年跟着村里有名气的匠人学习了3年后,自己也开起了加工店。
“银器活儿比铜器加工要求更细致。”他说,2011年以前,他主要干银器加工,一次去西藏干泥瓦活儿的机会,打开了铜器加工件的销售市场。现在他们每年生产加工的铜片花纹、宝瓶等都销往西藏。
走过村里的每一个巷道,时不时能听到咣咣咣的敲打声,村民家里有加工作坊,村里还办起了氆氇厂,妇女们去厂里打工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钱呢。
村里的匠人、村干部、镇上都有想法:整合资源,建立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加工商铺一条街,让村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拉加小镇上的和谐画面
盛夏的果洛草原,草木葱茏,生机勃发。
7月12日,记者沿着崎岖的公路前往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与淳朴的农牧民一同感受家乡变化带来的喜悦。
拉加镇平均海拔3700米以上,路途远、地处偏僻,是玛沁县美丽城镇之一。
走进拉加镇富有民族特色、干净整洁的赛什托村幸福小区里,一张张饱经风霜而又灿烂的笑脸,一幅幅和谐温馨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小区的院子里好多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的围在一起下象棋。
院子的另一角,好多老人坐在长凳上一边交谈着,一边在等着镇上幼儿园校车的到来。
家住在幸福小区的藏族老人要加今年83岁了,他的老伴81岁,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的身体却一直都很健康,这些都得益于搬到城里后惠民政策带来的好处。
记者和这些大爷大妈聊起小康话题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大家伙的生活肯定是小康了,而且是小康的小康了!
“现在我们老百姓也能领上工资了,党的政策暖了农牧民的心!上学免费,都纳入医保了。还有高龄补助、养老金、低保金……现在我们家的生活没有困难,这不是小康吗!”要加老人很认真地说。
30年多前,要加任拉加镇赛什托村牧委会主任。那个小山村背靠连绵的拉加镇南面山区,当时因交通不便,到镇上买东西办事,要走上几十公里山路、土路。
对要加老人来说,如今家乡的变化令他目不暇接:以前的泥土路不见了,新建的硬化路一直延伸到各个乡村到家门口;帐篷小学不见了,设施齐全的美丽小学在家跟前;破旧不堪的土房不见了,新建的大楼整齐排在拉加镇的四处,家家户户整洁一新。
老人家热情地把我们迎到他的新房里,一进门,客厅内,沙发、电视柜、彩电、冰箱等家具应有尽有,阳台上摆着五颜六色的鲜花,香浓的花味扑鼻而来。
我们一边喝奶茶,一边聊起了村里的变化,老人家的笑容和自信始终洋溢在脸上。他很激动地告诉记者:“藏区惠民政策确确实实使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牧民群众。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拉加镇总人口3207户16875人,2000年时农牧民人均收入每年630元。2014年拉加镇农牧民人均收入669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6元。近几年来,我省开始实施的高原美丽城镇建设,这里的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卫生服务、教育体系、交通出行、经济发展等取得了长足发展,扎实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在这个牧区小镇,记者切身感受到农牧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用双手刻出“小康梦”
盛夏,最美的季节,玉树迎来了旅游旺季,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一睹天堂印象——梦幻玉树的美景;借势发展,玉树牧民群众也通过旅游产业撑起了各自的“小康梦”。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满新玉树时,玉树市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已是熙熙攘攘,有外地游客参观,也有信徒转经。新寨村的多杰才仁已经早早来到往日的摊点,雕刻着嘛呢石,妻子在雕好的嘛呢石上描绘着金粉。多杰才仁从十四岁开始就已经刻嘛呢石了,到如今也差不多有30个年头了,他说:“随着玉树灾后重建全面完成,玉树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来旅游的游客也多了,这为我提供了增收的渠道,一年下来刻嘛呢石的收入就有4万元。”
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这一王牌旅游景点随着新玉树的建成被越来越多的游客熟知,到玉树旅游转嘛呢石堆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无疑为当地牧民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在新寨村从事嘛呢石雕刻的有近600多人,只要在新寨村转一圈,随处可见嘛呢石出售点,有的是当场雕刻,有的是从家里刻好后摆在村子里出售,像多杰才仁只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在新寨村广场的侧面有一家嘉那嘛呢工艺纪念品店,店面虽然只有10平方米,但内部装饰别具风格,展示柜上摆满了各色大小不一的精致嘛呢石,嘛呢石用相框装裱了起来,售价50元到500元不等。店铺的老板仁青看卓是土生土长的新寨村人,她的这个工艺品店开张还不到一个星期,每天的收入达到了近1000元。
“我的嘛呢石是在家里雕刻,装裱好后送到店里来的,如今游客多了,我的生意自然就好了,下一步我还打算出售手工制作的嘛呢石吊坠,这样外地游客携带也方便了,我想这个生意肯定会很好。”仁青看卓说。
新玉树的美景吸引着周边兄弟州县的牧民群众,甘孜州石渠县的康卓兄妹去年来到新寨村,开了一家藏餐馆,经营藏餐生意,一天也有近100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在藏餐馆的柜台上摆上了民族手工艺品。
在新寨村入口处,是哪屋番咖酒店,也叫藏寨,这是一栋二层楼房,外部装饰充满了藏式风格,内部是住宿、餐饮一体的,酒店内有30间客房,客房内的沙发、茶几都是藏式的,客房的二楼还有茶艺,茶艺的中间是古老的藏式灶台,服务员永藏正在烧茶。永藏是新寨村牧民,在自己的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2500元的工资,和永藏一样在家门口上班的同村服务员还有3个。酒店老板更尕培求说道:“新玉树建成后,我看到了新寨旅游业发展的商机,去年开了这个酒店,像现在这个季节,客房全部爆满,一天有近1万元的收入。”
像多杰才仁、仁青看卓这样的牧民群众,在新寨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浪潮下,虽然在不同的行业,做着不同的事业,但他们心中的“小康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拉面“拉”出欢乐创业曲
随着开斋节的临近,卡力岗寂寥的山村也热闹起来,常年在外闯荡的年轻人回到家里过节。巷道里农家门口停放着各式小轿车,那些天南海北各个城市的车牌引人注目,成为偏僻乡村的一大景致。
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卡力岗,分布着阿什努、德恒隆、沙连堡3个乡。因为干旱、闭塞、土地贫瘠,卡力岗地区是化隆这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7月15日,记者在阿什努乡遇到了从内地回乡过节的马二卜。马二卜用混合着青海味与江浙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11年前,他外出到拉面馆当小伙计,现在成了杭州一家拉面馆的老板。如今,在卡力岗山区,很多农民靠外出开拉面馆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路。
“这还要感谢我们乡带头外出搞拉面经济的马贵福,是他让我们看到了靠开拉面馆致富的希望。”马二卜说。
26年前,阿什努乡的马贵福怀揣着东挪西借的5000元钱来到厦门,在火车站附近开了家拉面馆,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来自清凉西北的回族汉子在炎热的南方海滨城市流汗、“下茬”,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马贵福在厦门站住了脚,挣了“大钱”,在大山里引起轰动。回乡探亲的马贵福看到了村子里依旧低矮破旧的土坯房,看到了乡亲期盼致富的眼神,他把村里的45个年轻人带到厦门的拉面店打工。
2008年,马贵福的化隆拉面餐厅击败众多竞标者,落户首都机场T3航站楼,如织的客流量、使餐厅的营业额有了大幅跃升。这让马贵福这位来自大山的农民平添了几分自信,也让他看到了化隆拉面完全可以靠高端化经营的路子再往高处走。
紧接着,在2010年和2014年,他的两家拉面餐厅分别入驻上海虹桥机场和成都双流机场。“今年,我思谋着还要在上海浦东机场开设清真餐厅。”马贵福说。
随着化隆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位于黄河谷地的群科新区就像一位少女出落得楚楚动人。这让勇闯商海的马贵福看到了家乡发展所带来的商机。2010年,他带着资金回乡二次创业,与海东都市绿洲公司合作投资8000多万元,一座古香古色,具有鲜明回族传统建筑特色的黄河绿洲生态园在群科新区拔地而起,其集餐饮、旅游、休闲、度假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诸多功能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在马贵福等人的带动下,一个个山里汉子在大城市圆了创业梦。
目前,阿什努有584户长期在厦门、上海、苏州、武汉、天津、南京等大中城市经营拉面馆,带动全乡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2746人。
如今,化隆县有7.9万人常年在外从事“拉面经济”,化隆县在全国各地共有1.24万家拉面馆,年产值62亿元,直接收益18亿元。闯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的路子。
在全国一万多家化隆拉面馆的面案上,飞舞的拉面银丝如同一道道五线谱,那上面跃动的是化隆人大众创业、勤劳致富的欢快音符。(潘玲 刁永萍 才让多杰 张多钧 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