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蔡老师——记国网西宁供电公司计量专家蔡耀年

05.11.2016  00:11

  青海新闻网讯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加,日有所长”,这句话放在52岁的蔡老师身上,再体贴不过了。在计量专业只要一提起蔡老师,都个个竖起大拇指。

  他就是国网西宁供电公司计量专家蔡耀年,因14年义务给大家培训,身边的人亲切的称他为“蔡老师”。自从1984年参见工作,就一头扎进计量专业,在基层班组一干就是32年。通过自己经年累月的勤学和坚持不懈的积累,自己从一名技校毕业生,逐渐成长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计量领域的专家,个人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个,实用性新型专利1个,先后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职工创新三等奖,自己编写的教学课件达40余部,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篇。

   善思好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走进蔡老师的“研发室”,其实就是班组的仓库室,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堆积如山的各类专业书籍,上面密密麻麻的记满了各类标注和笔记,办公桌正对的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手写电路和计算公式,其中厚厚一沓草稿纸上用铅笔醒目的写着“2015年8月27日23点12分、2015年12月17日9时30分……”原来这些都是他最近研发的《电能计量智能管理系统》电路图的修改稿,每更改一稿,他都会把日期写上,为得能使让自己更加清楚整个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为今后提供不时之需。

  “学习没有捷径,就得有傻瓜的狠劲和愚昧的钻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谈起这些年刻苦学习的感悟时蔡老师如此说到。为了吃透弄懂一个问题,除了他通常采用的“进三步退两步”“死扣法”外,完全靠得就是勤学多练。上班32年,他从来没有周六周日,节假日等休息日,每天7点10分准时到办公室,晚上通常8点之后才下班,有时候遇到难题,为了不打断自己的思路,一连学习好几个小时。有几次由于长时间盯着电脑,出门后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见……

  2014年5月,为了彻底弄懂电磁场的向量理论,他连续啃了4本相关的专业书本,重新又学习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一大批专业课程,前前后后两年编写了将近300页的《向量分析》教材,其中有一个问题,他思考了半年之久,一直未能解决。这期间他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地请教别人,反反复复查阅资料,直到1年后的一次省外出差机会,跟外省的几位专家请教和讨论,最终把题给解决了。

  “蔡老师的好学是出了名的,估计青海电力再也没有第二人,都快五十几的人了,还一直在持续学习,真心佩服啊!”同事赵海涛说道。

  至于自己的好学,他归结于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个老电力,在他的记忆中,只要一有时间,都在看书学习,正是由于父亲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才能得小学文化水平的他在80年代成为第一批获得技师职称的人。

  “我没有什么学习法宝,也没有任何天赋,完全靠得是多学、多看和多记”。通过30多年不间断的学习和积累,啃过的专业书籍不计其数,自己编写的专业课件40余部,其中《无功及无功电能电量计算》《二次回路》等6本课件马上就要编印成书,在系统内发行。

   勇于创新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班长杨品辉说:“蔡老师在咱们专业已经小有名气,工作中只要有什么疑难杂症的问题,大家第一个想到人就是他,而且他也乐于帮助别人。”

  2014年12月26日,随着兰新高铁的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青海省正真跨入高铁时代,此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面对高铁独立的供电系统,输电线路上面既有正向、反向的有功功率,也有感性、容性的无功功率,不知如何准确的计量和收取电费?并且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西宁供电公司,也同样困扰着高铁途径的海东和海北两个兄弟单位。此时省公司营销部找到他,任命他担任组长,成立“问题攻关”专家小组,及时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高铁车厢上面的线路,电压为20千伏,通常线路都离地面比较近,就容易形成一个很强的电容,同时高铁在前进的过程中牵引电机是吸收正向电能的,但当高铁减速刹车时,牵引电动机就变成了发电机,向系统输送反向电能的,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谈起当时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蔡老师滔滔不绝,毫不含糊,脸上自然流露出自信的神采。

  只要是专业上的事,他永远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前前后后经过1个多月的理论分析和现场的实际勘察和验证,彻底把这个大问题给解决了,也为全国电力系统高铁系统的计量收费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对此他感到非常满意和自豪。

  他所有的创新灵感都来源于实际的工作当中,2015年他研发的《智能型组合接线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当初研发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场装表接电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短路和人员的安全问题。经过他潜心研究和无数次的努力和尝试,《智能型组合接线仪》应用而生,不仅解决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现场工作带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填补了国内领域的空白,目前这一研发成果正在进行全国推广应用,准备产业化生产面世。

   热心培训桃李遍布青海大地

  “一切都是电压惹得祸,但干坏事却是电流!”针对电能计量装置常规出现的问题,他给同事们如此讲到。特别是针对计量专业所涉及到电路暂态过程,他形象的比喻为爆米花,“过渡过程就是爆米花的过程,其中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不会突变,经过一个短暂的过渡过程后,放进去的是大米,爆出来的是米花,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为了让艰涩难懂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讲解办法,尽量把抽象的理论东西和大家日常见到的事物联系起来,便于大家理解和掌握。

  自从2002年开始,每周二、周四,他都雷打不动义务给计量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一干就是14年,从未间断。所有的培训教材都是他自己编的,培训计划也是他自己制定,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计量室这所学校里,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师,一切都是他说了算”。这些年下来,为了让大家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也从最初的基础知识,逐步扩展到整个电力系统、规章制度以及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通过他诲人不倦的培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整个计量专业人员的学习热情高涨,都在努力提升自我,先后涌现除了一大批技师,高级技师也评了一个,这都是受他的影响。

  除了自己单位日常培训,他每年还要担任青海省计量专业的培训工作,受过他培训的学生早已遍布整个青海省电力系统,同时他也被聘请为省公司兼职优秀培训师,每年都会到国网技术学院进行专业课程的讲解,以及参加一些计量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座谈和研讨。

  “那段时间把大家都忙疯了,我是一个人带着大家,白天讲理论,晚上还得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得照顾选手们的生活。”说起自己培训的取得最大的成效,最让他得意和记忆犹新的是2014年组织参加省公司技术比武和备战国网的技术比武。整整半年时间,由于高强度地讲课、培训,50多岁的他突然身体出现状况,心慌、心跳加快、冒虚寒。为了不影响大家的积极性,自己偷偷吃了一个多礼拜的“速效救心丸”,才苦苦撑到最后,最终公司技术比武取得历史性的好成绩,同时派出去的选手也在国家电网比赛中取得友谊成绩,最终个人获得公司总经的嘉奖。

  “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取得进步和好的成绩时,其实我内心非常的高兴。”对于曾经培训过的每一位学生,他都充满着浓浓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