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走进园区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从当年的赤脚医生到今天设备齐全的藏医院;从当年卫生学习班到今天博士学位授予点的藏医学院,藏医药事业的发展正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在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藏医药的巨大变化。
从专业的科学研究到系统的藏医教学,从藏药基础研究到高附加值藏药产品的推陈出新,从广受好评的藏药产品销量达亿元到康养小院、金诃堂走向全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成体系的藏医药在科研、教学水平和产业发展均迈上了新的台阶,正为世界医药宝库增添新的光彩。
走进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用博物馆的独特语言讲述着藏药的前世今生、悠悠历史,藏药企业用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和传承弘扬的新时代话语书写着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而忙碌的藏药产品生产线和现代化的实验室里正吹响着青海中藏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号角。
而今,西宁市正围绕青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利用藏药新药开发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全国重要的中藏药研发基地。藏药,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青海藏药——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市场。
源于高原 走向世界
医学史界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医药的历史就有多长。
自古以来,藏族先民栖息在这片雪域高原上,雄壮瑰丽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藏民族淳朴善良的天性,也激发了他们顽强的生存意志。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和医疗技术,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藏医药文化。
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每一位讲解员都会骄傲地向参观者介绍:“我们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是全世界唯一以藏医药文化为主题、藏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博物馆。”走进博物院,我们也走入了藏医药的奇妙世界。
藏医学历史悠久,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富有本民族的特点。据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院工作人员周吉加介绍,敦煌吐蕃文献中有不少藏医药文书,其中《敦煌本藏医残卷》中收载66个药方170味药;现能考证的药物有127味,其中动物药6味,植物药51味,矿物药12味。
解放后,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下,藏医药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藏医药的科研、教学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一些重大的科研成果陆续问世,不同规模的藏医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遍布藏区各州县。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内收藏着一本《藏医药大典》,翻开的书卷上方的简介中写道:“《藏医药大典》从选编到出版历时27年,为搜集和考证行程达20多万公里,查询国内藏医药学界的元老、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近千人。《藏医药大典》60卷,附《总目索引》1卷,共计6000万字,是迄今为止对传统藏医药学经典的一次最为全面的汇集,是传统藏医药学成就的一次全面展示,作为一项伟大的文化建设工程,《藏医药大典》的编辑出版,为传统藏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基础,也为新兴的藏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藏医药,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成为藏族先民的智慧和他们给予子孙后代所留下的宝贵财富,成为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它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民族瑰宝正在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忠于传承 面向时代
迎着四月的小雨,走进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诃藏药)正在满负荷运转的安儿宁颗粒生产车间,藏药的馨香扑面而来。随着生产车间工人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经过消毒,走进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
安儿宁颗粒是金诃藏药的核心产品,也是销售量最大的产品。在提取工序中,工作人员将药材进行提取、浓缩、制粒、总混等工序,通过流化床干燥,经过筛分,合格的颗粒便进入了包装线。
在全自动智能包装线上,药仓里的颗粒通过全自动智能包装生产线,经精准分装、整理、打码、塑封、装箱……一箱箱包装好的药品通过成品检验,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金诃藏药始创于1992年,是一家集藏药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是青海省中藏医药产业领军企业。金诃藏药办公室主任兼技术总监袁发荣说:“金诃藏药目前拥有业内最齐全的藏成药品类,安儿宁颗粒和如意珍宝丸更是成为单品销售达亿元级别的核心品种。”
立足新时代、勇立大潮前,金诃藏药以“弘扬藏医药,造福全人类——传承藏医药千年智慧,贡献高原极度生命力”为使命,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藏医药的基础上,以创新求发展,唱响藏药事业发展的时代凯歌。
“2020年,公司核心产品之一、退烧止咳类处方药安儿宁颗粒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公司于危局中开新局,科研突破、推出新品,稳产降耗、精益生产,创新藏药的现代化发展。”袁发荣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手机中的藏有引力App,只见各类青海特产出现在了页面上,而其中的特色藏药和藏式康养小院两个板块更是格外抢眼。
“去年6月,我们开始搭建电子商务团队,上线藏有引力App。同年,搭建康养拓展团队,培育藏式康养小院。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以藏文化联接世界。”袁发荣说,“目前,藏有引力App拥有注册人数2万余人,藏式康养小院更是相继在上海、浙江、辽宁、重庆等地落户,有望在本年度突破200家。”
同时,金诃藏药加强科学研究,注重循证医学研究,不断推进青海省重大专项——安儿宁颗粒和如意珍宝丸安全性有效性研究项目。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绿色生产、高效生产、优质生产。袁发荣说:“弘扬藏医药,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现有藏药产品的临床精准定位,使其与现代医学相适应,打消目前消费者对藏药存在的顾虑,让藏医药得到世界的认可。”
始于初心 望向未来
“近十几年公司已按照国家中药、天然药物一类新药的要求,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吉林大学合作,联合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完成了梓醇降糖一类新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临床批件。现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开始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这是目前为止青海省唯一一个一类新药。”在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央宗药业),副总经理周国华开门见山地说道:“目前,公司已建成中药一类新药梓醇提取生产线及梓醇片剂生产线各一条。”
这家中藏药成产企业成立于2001年,拥有胶囊剂、酒剂、丸剂、片剂、颗粒剂生产线,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藏药生产企业,拥有年生产中藏药制剂胶囊剂1亿粒、酒剂500万瓶、丸剂5000万粒生产能力,同时拥有国内唯一的一类新药梓醇生产线。
“公司从2007年开始梓醇降糖一类新药的研究工作,到2017年取得该药的临床批件。如II、 III期临床试验顺利,预计2023年可申请上市生产,并进入IV期临床试验。”这几乎是20年磨一剑呀!央宗药业的勇气让记者惊讶,但周国华却淡定地继续说:“虽然一类药的研发试验周期长,但如果可以成功上市,央宗药业企业也将成功转型。”
科技创新,央宗药业的脚步不止于此。用手指向动物实验中心的方向,周国平说:“央宗药业是国内唯一一家饲养繁育喜马拉雅旱獭合法单位。并已建设完成11000平方米的动物实验基地,包括屏障系统(SPF级)实验室,标准实验室,GLP实验室。目前,正在申请许可证,未来可以对外开放,开展实验动物供应、科技合作及动物实验服务。”
如何发展藏药?周国平与袁发荣的回答格外相似:“藏药企业目前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发展模式,藏药产品缺乏基础研究和依据,缺少科学的研究和评价,这是藏药事业发展的短板。我们需要在藏药的二次开发上进行创新,在藏药临床研究领域加大研究和突破,根据现代的理论知识,揭示藏药作用机理,让藏药产业走出当前的瓶颈。”(贾泓 郑思哲 李延平)
采访手记
揭开藏医药的神秘面纱
在藏文化博物馆,最让我们惊叹的是一幅幅医学唐卡。它们以画卷的形式,系统而直观地介绍了藏医药学理论及实践技术,给藏医学的教学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一幅清末的名为《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医学唐卡,用树的根、干、枝、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虽然唐卡上写满了藏文,但是我们这些医学门外汉依然能够读懂一二。树木伸展的枝叶,尽情地展现着藏族先贤的浪漫,而科学的介绍则完美地诠释了一个民族的智慧。
在一个个藏药生产线和藏药企业,我们聆听着每一位藏药从业者的的心声,感受着藏医药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如果说在博物馆内,我看到的是藏药的前世,在这里我看到的则是藏药的今生与未来。致力于藏药的现代化生产,不断进行藏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更好地推动藏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藏药事业前途无限、未来可期。
藏医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世界医学领域傲然绽放。而今,藏医药发展已经扬起新时代的风帆。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揭开藏医药神秘的面纱,央宗药业以医带药推出名人堂诊室。“过去,藏药在宣传上总带有一种神秘感,导致消费者、患者对藏药的认知度、可信度低。”央宗药业的副总经理周国华在即将结束采访时对我们说:“开办名人堂,我们在意的不是盈利多少,而是让大家了解藏医药文化和藏医药理论,从而了解藏药、了解我们!”
无独有偶,金诃藏药开设的康养小院理念更是殊途同归——让受众了解藏医药文化!从辽宁到深圳,从上海到重庆,藏医药文化正随着企业的步伐走入大众的视野。渐渐地,它不再神秘,得到信任。而当藏医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绽放科学的光彩,藏医药的发展将更加光明。(贾泓 李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