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融入“一带一路”的“循化路径” —— 循化县推进“四个转变”样本调查

16.05.2017  15:33

  最近,记者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采访调查发现,凭借着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同宗同源的人文优势,循化县以“文化”为纽带,敢闯敢拼,促进多领域全面合作,促进轻工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向一条融入“一带一路”的“循化路径”。

  循化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必须把自身的资源优势、集聚优势、后发优势研究透、分析清,找准融入国家战略的对接点,才能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实现合纵连横。

   文化为媒、旅游立县、轻工跟进,全力推动产业和产品“走出去”

  “民族文化是我们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优势。”循化县县长韩兴斌说。

  在循化生活的撒拉族先民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萨鲁尔部落的后裔。所以,撒拉族与土库曼族有着共同的民族信仰、共同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据介绍,大约在14世纪初,撒拉族的先民从现在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马雷州萨尔赫斯地区携带手抄本《古兰经》,取道中亚撒马尔罕,长途跋涉到循化,因水土相符定居于此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骆驼泉的传说便是来源于此。目前,全国撒拉族人口有10万人,其中,80%以上聚居在循化。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构想之后,我省借助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展览会等平台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

  2014年8月,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丝塔莫瓦·齐纳尔女士访问青海,并来到循化考察,正式将两地的交流合作关系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当韩占祥老人在自己家中向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讲述撒拉族东迁的故事时,心与心的距离就这样拉近了;当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古琦来到循化,看到撒拉族同胞准备的丰盛饭菜时动情地说:“这里给我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近几年,互派留学生、举办足球友谊联赛、经贸代表团互访等一系列活动在循化随之展开。

  今年年初,循化拍摄了首部大型MV作品《撒拉情》。随后,围绕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撒拉族服饰举办研讨会,同时,出版发行撒拉族民间歌曲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品牌。此外,还要投资拍摄一部反映撒拉族东迁,在骆驼泉旁建起美好家园的大型舞剧《追寻阳光的撒拉尔》。

  “我们计划邀请来自土库曼斯坦的专家指导,以撒拉族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为背景,展现循化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撒拉族口弦、说唱等传统文化技艺,丰富循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循化文化旅游局局长沈英才说。此外,还将开工建设骆驼泉旅游产业园、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旅游景区项目。

  循化在自然、人文、民族民俗等方面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1998年,循化县就成立了海东第一家旅游公司——青海孟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说,循化的旅游业起步很早。但这些年,门源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地旅游业快速发展,而循化的旅游业发展却没有长足的进步。如今,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机遇,加之国道G310线大力加山至循化、循化至隆务峡高速公路(简称大循隆高速公路)今年即将建成,乡村游日益火爆,各种有利因素再汇集。去年,循化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6万人次,增长12%;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20%。

  由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建设进展课题组编写的“‘一带一路’建设三周年进展”报告表明,截至2016年6月30日,“一带一路”建设极大便利了不同国家的民间交往。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随着人文交流的密切往来,关于土库曼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口口相传,很多敢闯敢拼的循化人选择“走出去”看看,韩进录就是其中一个。

  2016年7月,原本在循化从事设施农业的韩进录经过几番考察后,看准正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对建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就在当地投资建了一个年产1000万块砖的砖瓦厂,短短三个月就实现了百万元收入。

  “乌兹别克语中有20%的语言和撒拉语很像,在那里生活几个月,语言关就能过。”韩进录兴奋地说,在那边发展农业其实很好,这几天我就准备返回乌兹别克斯坦,准备在撒马尔罕市办餐饮、种果树。

  今年春节回家探亲不到两个月时间,韩进录走到哪里,都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问他在外面发展的可能和机遇。“现在那边做贸易的中国人很多,但是做产业的人不多,那边就如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时那个阶段,发展机会还是很多的。”韩进录的描述吸引着很多人想要出去看看商机。

  如果说,韩进录的“走出去”是一种产业输出,那么,循化的不少民族企业则看中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巨大的民族用品市场,选择产品的“走出去”。

  从一家小小的辣椒厂做起,在青海本土家喻户晓的仙红辣椒酱搭上“一带一路”建设的快车,也将要走出国门,销往海外。对此,青海仙红辣椒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韩学林说,为了抓住机遇拓展市场,我们与四川轻工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开发新产品,现在公司有四十多个品种的产品。去年年底,我们又拿到了马来西亚清真发展署签发的“哈拉”认证证书,这为我们下一步产品出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样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民族用品企业,青海伊佳民族服饰用品有限公司是我省最早走出国门的企业之一。如今,在拥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伊斯兰国家中,每十顶穆斯林白帽有七顶来自伊佳。

   民心相通、敢闯敢拼、打造亮点,才能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如同“一带一路”这幅画卷的底色,“一带一路”延伸之处,便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

  青海人口少、底子薄,要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所作为,更多是要“融入”,在融入中放大优势,在融入中打造亮点。中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地位重要,循化发挥自身人文优势,加强与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交流,民心相通为后续的经贸合作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聚焦循化这个中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因为撒拉族和土库曼斯坦同根同族的历史渊源,人缘相亲、文源相承、语言相近的人文优势让循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先人一步,并形成了多领域全面开花的局面。

  循化县发挥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同宗同源、语言相近的优势,以丰富的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实现民心相通,并形成了多领域全面开花的局面;人文交流的密切往来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使得土库曼斯坦正在兴起中国的撒拉族热,循化适时提出“旅游立县”战略,循化旅游业的发展从曾经的“起步早”到过往的“滞后”,如今又一次步入快车道;循化是一个轻工大县,在“一核两椒”、牛羊肉加工、民族餐饮等方面,特别是清真食品及用品产业上极具比较优势。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循化以高速公路贯通为旅游发展新纪元,突出发展特色旅游文化,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融资等方式,加快景区建设、景点串联和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骆驼泉原生态民俗文化圈”的保护和开发计划,将其打造成撒拉族与土库曼族加深人文交流与民族认同的节点景区。推出民俗游、生态游、黄河游、红色游等产品,打造全省乡村旅游目的地,力争把循化建设成为新丝绸之路上具有中国特色撒拉族风格的节点城镇。力争“十三五”期间,游客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

  ——循化县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学会协作,善用外力,谋求共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就会成为实现跨越发展的“踏板”,把旅游业作为提升当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突破口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当很多人尚不知“一带一路”建设将带来什么改变时,一些敢闯敢拼能吃苦的循化人已经大胆走出国门开始了探寻。这其中,肯定会有失败,但必定会有成功,这成功来源于大胆实践,来源于先行先试。

  正如青霉素的诞生是因为培育细菌的容器盖子没有盖好一样,人类的很多发现和进化来源于试错。因此,在这个经济转型,不进则退的时代,我们需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大胆实干,有效行动。

  穆斯林群众的白帽虽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在几十年前国内却鲜少生产。正是因为敢闯敢拼,来自循化的撒拉族企业家韩阿乙草1998年从巴基斯坦留学归来后,从组织6名纺织女工、几台缝纫机和租来的民用房起步,从名不见经传起步,短短十余年就成为了行业老大。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机遇,撒拉族妇女马再乃拜从摆脱贫困的朴素初衷出发,带着左邻右舍的乡亲一起动手制作民族服饰,并出口到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位循化女企业家和第一位做出口贸易的女企业家。“循化是一个轻工大县,循化的民族企业以清真、绿色、有机、民族为品牌,蓬勃发展并自成体系。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机遇,循化有文化优势也有产业特色,关键是产业和产品怎么‘走出去’。”循化县工业和商务局局长喇成录说,我们将充分发挥循化在“一核两椒”、牛羊肉加工、民族餐饮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让循化的民族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对此,经济学博士、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毅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是重要的清真食品及用品消费市场,青海应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清真产业,加快国际清真认证,让青海在清真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循化县的实践告诉我们:敢闯敢拼的循化人大胆“走出去”,书写下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故事。他们是先行者,是引领者,是带动者。如同化隆“拉面经济”亲帮亲、友带友的发展路径,民间贸易的日渐活跃将会助推更高、更大层面上的深度合作。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循化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一批以撒拉族为主的企业家在自身创业致富的过程中,积累了资本,形成了一批民族特色产业,还形成了以“开放包容、厚德诚信、崇尚生活、敢闯敢拼”为核心的循化精神。

  去年以来,循化先后4次邀请马来西亚专家对循化23家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其中,20家企业取得了马来西亚清真发展署的培训证书。循化县振荣薄皮核桃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核桃油产品、青海忠华核桃有限公司生产的核桃露系列产品和青海仙红辣椒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仙红”牌辣酱系列产品3家企业取得了马来西亚清真发展署签发的“哈拉”认证证书,这不仅填补了青海没有国际清真食品认证的空白,也为更多的产品走出国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目前,循化具有外经贸进出口资质的企业有27家。与此同时,位于循化的民族用品产业园正在升级为我省海东工业园的“园中园”,这里将成为我省穆斯林服饰及用品外贸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

  ——循化县的实践告诉我们: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民间的贸易活跃和一批大胆的先行者是古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重要原因。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思路,更务实的举措大胆“趟路”,把青海的发展放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中去谋划,就能产生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能。

   内引外联、东西合作、南北沟通,努力在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实现合纵连横

  古丝绸之路的兴旺衰败史已经告诉我们,市场的潜在巨大需求、民间的贸易活跃和一批大胆的先行者是古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重要原因。古有张骞开拓丝路,而后是交通便利带来的商业往来迅速增长。如今,政府的引导和倡议释放出巨大的利好,民间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是这一国家战略得以实施的基础。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思路,更务实的举措大胆“趟路”,需要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宏伟目标。

  缘起于“一带一路”建设,有人说:“世界向东,中国向西”。意思是未来几十年,中国西部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区位变化,古代社会的“边缘”,现代国家的“边疆”正在转变为开放发展的前沿和内外联通的中心,成为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主战场。

  发展不足是青海最大的省情,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青海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的具体实践,有利于青海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省商务厅厅长尚玉龙说,紧贴省情实际,在“一带一路”战略和我省“四个转变”发展新思路引领下,我们将大力推进内引外联、东西合作、南北沟通,主动把握长江经济带、兰西城市群建设等发展目标和路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助推重大生产力结构布局,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

  循化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西部地区于一身,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六盘山集中连片发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兰西城市群建设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为循化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大利好。

  秉持“高新轻优特”的绿色发展理念,循化将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以民族用品、旅游纪念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中小微企业集群。同时,借力青洽会、清食展等平台,努力提升民间投资的热情,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长远发展的后劲。

  韩兴斌说,循化将大胆探索,积极向大战略、大政策、大方向靠拢,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问题,解决发展当中的瓶颈制约, “跳出循化看循化、着眼未来看循化”,把循化的发展融入到海东市、青海省乃至全国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挥好依靠国家支持和自身创新发展两个积极因素,找准循化在国家和省市战略中的现实定位、政策优势,找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着力点,努力实现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转变,在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实现合纵连横。(花木嵯 孙海玲)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