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融入国家战略,打造青海开放新高地

13.03.2017  23:33

2016年,我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紧扣发展新机遇,我省将努力推进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增强内外联动,促进开放合作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只有站位高远,放眼天下,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000多年前,大漠里络绎往来的骆驼,海洋中乘风破浪的宝船,祖先们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方文化与贸易的通道——“丝绸之路”。

从历史走到今天,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省份,今日青海,更加深刻体会到,只有融入世界,才能打开发展的新通道;只有壮大特色优势资源,才能让全省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以青洽会等经贸活动为媒介,敞开大门“走出去,请进来”,经贸合作风声水起;利用太阳能新能源、新型材料,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奠定产业结构优化绿色格局优势;顺应全球绿色发展的大势,与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和友人牵起了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友谊之手……以“一带一路”为绢帛、以创新合作为笔墨、以共谋发展为气韵,青海绘制的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发展长卷正徐徐展开。

机者如神,难遇易失。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机遇”已成为稀缺资源,谁把握机遇,谁就领先一步。

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的“四个转变”中,其中一个转变是:“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对于青海而言,这个转变,把脉了时代发展潮流,切中了我省当前发展的关键点,找准了未来发展的路径,紧扣发展机遇,为青海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借力使力、拓展新空间、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动融入,青海对外开放层次更高

2015年8月20日,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工建设;2016年6月30日,该项目通过了由西宁海关、省财政厅、省国税局、外汇管理局等4部门组织的预验收,7月29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2016年10月28日,该项目正式封关运营。项目的实施运行填补了青藏高原地区海关保税物流监管场所的空白,也表明我省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循着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筹划、建设直至正式封关运营的足迹,我们不难看出,青海,这个经济后发省份正以开放的胸襟,积极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青海正在从以往对外开放的边陲末梢,走到了前沿地带和重要区域,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的战略基地。

回望2016,开放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开通西宁飞往东京、吉隆坡的航线,国际航线达到6条,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首趟中欧班列(西宁—比利时安特卫普)成功开行。

精心组织青洽会、环湖赛等重大经贸文体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5亿元,增长10.8%。对口援青合作取得新成效。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举措相继推出,为青海的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成功经验证明,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就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放意识。能否抓住机遇,决定着一个地区是否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放眼2017乃至未来更长远的路,人们看到青海更是坚定地在为增强这一发展新动能续力——

与周边省区协同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布局,力争开通国际货运包机,谋划打造向西开放的大型物流集散地,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通关一体化合作。

实施青藏国际陆港项目,完善西宁机场口岸配套,推进跨境电商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鼓励更多的青海企业“走出去”,让世界认识青海,让青海走向世界。

实施培育千万美元潜力企业、外贸自主品牌行动计划,重点打造特色轻工、农畜产品、新能源等三个出口基地,加大枸杞、沙棘等企业出口资质认证培育,支持高原特色和优势产品出口,稳定机电设备等进口规模,实现外贸稳健发展。

这一串串发展计划清单,注释着青海加快推进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的行动力。

主动融入,青海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青海的发展任务非常繁重,青海的未来前景光明。既要站在青海看青海,又要跳出青海看青海,还要面向未来看青海,进一步打开眼界、拓宽思路,自觉从全国大局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上的承诺掷地有声。

对于祖国西部边陲的青海,如何利用优势补足短板,为持续发展找准“支撑点”。青海,如何利用区位优势走出去?

自2014年以来,青海都会举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会议,与“一带一路”中有关国家政要、驻华使节开展高层对话、商界交流、洽谈商务,就推动互联互通、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务实合作、积极拓展合作领域等方面达成共识。

这是青海以开放的姿态、精准的定位、务实的举措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真实写照。3年多来,开放的的青海朋友圈越做越大。

“青海极具资源优势、民族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很多特色优势。要做好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谋发展这篇‘大文章’,就必须利用优势走出去,以‘大开放、大投资、大视野’高姿态站位,加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从民族文化优势看,世居青海的回族、撒拉族在宗教信仰方面与中亚国家有较强的共通性,这也是青海特色人文交流资源,是架起交流之桥的宝贵资源,也是青海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民族和文化优势。

产业互通是“一带一路”的“动脉”。从特色资源看,青海当前正在兴起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也将成为未来青海竞争的优势。丰富的矿产资源,独具特色的工业、农牧业加工产业,趋于完善的交通网络、多元化共融的民族文化,必将成为青海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贸是“一带一路”的“根系。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先后组织16批次经贸考察团赴“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考察,成功举办青海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毯产业发展与经贸合作论坛和中国(青海)·土库曼斯坦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圆桌会议,在西亚、欧洲设立15个中国(青海)特色商品国际营销网点,建成9个进口商品展销中心,认定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1个国家级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目前,已在俄罗斯等国开展农牧业、资源开发务实合作,在马来西亚开展旅游、餐饮等领域投资合作,与部分沿线国家共同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圆桌会议”、“青海—土库曼斯坦经贸合作圆桌会议”、中国青海(越南)商品博览会、白俄罗斯“青海特色商品展示会”等境外商贸活动,达成一批合作协议。

主动融入,青海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旅游业作为开放性、综合性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联先通的独特优势。

茶卡镇,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随着“天空之镜”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茶卡盐湖也成为了青海旅游人数增长最快的景区。

如今,“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不仅为茶卡盐湖带来了众多发展机遇,得天独厚的区域旅游交通区位,使茶卡成为西部两大自驾环线交汇中心,西宁入疆、进藏大通道上的枢纽节点,环西宁夏都旅游圈中唯一盐湖资源以及昆仑文化溯源旅游线的旅游门户。

“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尽快构建形成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搭建起青海在丝绸之路上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联通内外的商贸物流大枢纽、产业深层对接的大平台、人文交流合作的大舞台,开创向西开放新格局,再创青海丝绸之路新辉煌。”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吴海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道路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省将推进通道建设,与周边省份协同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布局,实施好格库铁路、格敦铁路、新青川大通道公路等骨干项目,开工西宁至成都铁路,开通西宁至西安高铁,形成更为便捷的开放发展运输通道。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重点打造西宁、海东和格尔木三个对外贸易的节点城市,培育特色轻工、农畜产品、新能源等三个出口基地;加大枸杞企业等出口资质认证培育,支持地毯、锂电池等产品出口。

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经验,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通关一体化合作,实施青藏国际陆港项目,完善西宁机场口岸基础配套,推进跨境电商发展。

强化合作平台支撑,充分发挥对口援青、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作用,跟进落实已确定的合作项目,有效提升与武汉、成都、南京、无锡等城市的合作层次,推动融合互补发展。

着力提升展会水平,以绿色和大美的理念继续办好青洽会、环湖赛等展会赛事,注重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推动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跨上台阶。

一项项政策正在加速启动,一项项举措正在落地开花。青海正以“一带一路”为媒,搭建起了与世界各地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有力促进了我省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了我省经济发展与世界的深度融合。(孙海玲)

视点短评

融入大格局谋求大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并不单单是沿边、沿线省份的盛宴,对内陆省份青海而言,一样能共享这一战略带来的红利。而要想在更高层次上共享这一红利,既要站在青海看青海,又要跳出青海看青海,还要面向未来看青海。

历史的经验充分证明,青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青海发展惟有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更大作为。我们既要自己努力,发挥好地方优势,也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战略走势,找到更多结合点,把青海的发展融入到国家总体战略中,争取大项目、大投入,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在推动和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机遇当前,青海绝不错失,省委、省政府顺应趋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变有限为无限、变一极为多极,推动我省由开放末梢转变为开放前沿。

积极融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入挖掘在国家生态安全层面的战略优势,将潜在的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率先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算好“生态账”,持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实现青海的绿色崛起。

积极融入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投资补短板的领域,要不断增强青海长远发展的后劲。从特色资源看,青海当前正在兴起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也将成为未来青海竞争的优势。丰富的矿产资源,独具特色的工业、农牧业加工产业,趋于完善的交通网络、多元化共融的民族文化,必将成为青海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融入世界新经济发展主潮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青海的资源优势、集聚优势、后发优势研究透、分析清,与国家战略的对接点找得准、融得进,努力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实现合纵连横,推动新动能加速成长,传统动能转型升级,让青海制造、青海品牌走向更远。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的青海,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改变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也将青海从开放“末梢”推向了“前沿”。(孙海玲)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