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宁进入大通,在宁张公路边的北川工业经济带上,一个个小微企业创业园、新型材料生产企业鳞次栉比,资源优势转化、循环经济发展在这里凸显;沿着西塔高速直奔湟中,省内知名景区塔尔寺正在向大景区方向建设;在湟源日月乡日月山村,透过整齐划一的民居显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这些三县发展中的一个个缩影,代表的是如今涵盖丰富内容的西宁县域经济。 充分发挥东部城市群中的优势,积极在全省“三区”战略中寻找定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干出亮点,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三县放开手脚,各显神通,抓农业调结构、发展园区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全市无论是GDP总量还是带动全市投资的绩优股。 县域经济成全市总量的重头 正是因为有着省会城市所辖县域的优势,西宁县域经济在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聚集发展要素,精细开展招商引资,不断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中日益增长,大通、湟中、湟源在全省各县中力争率先发展、领跑发展。 【鲜活数字】 2013年,大通、湟中、湟源三县完成生产总值290.5亿元,增长14%,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9.7%;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3亿元,增长17.8%,占全市的比重为22.7%。大通、湟中两县近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9%以上,湟源达到17.6%。 投资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增长 全市近几年对三县的投资不断加大,扩大投资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已成为三县自觉行动。三县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以城镇和各类园区为重点,依托省、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积极配套建设一批县级小城建项目和地方产业发展项目,项目建设带动了县域经济增长,增强了未来发展潜力,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 【拉动投资】 2013年三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3亿元,增长28.1%,占全市总投资的34.1%,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个百分点。 竭尽所能实现三县跨越发展 按照省委提出的提高投资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精心谋划项目、精细培育增长点,三县项目和投资工作分别取得了新进展。多巴新城和塔尔寺大景区建设,大通桥头镇等美丽城镇建设,现代农业、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北川工业园、大华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为实现三县跨越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各县竭尽所能。 【项目引领】 项目引领,是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2013年三县共开工建设项目667项,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9项,合计到位资金60.6亿。 三县产业发展犹如百舸争流 2013年三县第一产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6.1%,高于全市5.1%的平均增幅;完成工业投资37亿元(不含甘河园区),工业增加值89.4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0.3%;完成服务业投资6.91亿元;按照以城市的标准建设县城,以县城的标准建设小城镇的要求,三县全面推进城镇规划建设提标扩面,2013年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9.63亿元。 【发展成果】 数字背后是三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串串成果:大通县已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湟中蔬菜产量占全市的41%;湟源树莓休闲农业观光园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北川产业园划入省级五百亿元产业基地;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营造了丹噶尔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城镇建设更是日新月异…… (记者 啸宇) 湟源: 特色发展思路激活 记者 芳旭 拥有“丹噶尔古城”美称的湟源县,曾经是盛极一时的茶马互市故地。近年来,为了全面发展县域经济,再现茶马互市的繁荣,湟源县委、县政府科学定位,确立了把湟源建设成为“全省农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文化旅游名县和湟水河上游生态建设重点县”的思路,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奋力向71亿元目标进发 有目标,才有发展的动力和激情,今年年初,湟源县确定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的奋斗目标,全年计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3项,总投资规模71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4亿元,同比增长38.17%。 延长畜牧业产业金链条 从传统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企业参与养殖和农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今年实施了2万吨出口型牛肉分割线、1万吨猪肉分割线和8万吨秸秆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5亿元,走出了一条现代农牧业之路。 绿色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把工业提质增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力建设大华工业园区,已吸引10家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冶炼、建材、包装基材、有机肥料、农畜产品加工、酿造等六个主要行业,园区产值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微城建微绿化铺路发展 “微城建、微绿化”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开展县城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城市景观绿化和公共便民服务建设。微城建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实施3处铁路道口改造、5处停车场及小广场建设、5座公厕新建维修、8个小区物业建设管理。打造“两环三横十纵”农村公路网。 历史文化点睛旅游名县 将厚重而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彰显地方民俗特色,探索“文化旅游名县”的发展之路。全县培育建成“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两个,旅游业发展体系日臻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镇 目前完成人工生态工程造林33.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现在的31%。开展蓝天碧水行动,全县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城乡面貌、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改观。 大通: 三大主导产业挑梁 记者 荣丽君 大通,拥有储藏量大、种类较多的矿产资源;拥有山势高俊雄伟的老爷山,美景秀美的鹞子沟,这些独一无二、无法复制再生的自然禀赋,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偏爱。如何利用资源优势,让大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如今,大通正借助加快城镇化建设、东部城市群建设等重大决策的东风,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扩总量、提质量、促转型,努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做到有特色、有亮点。 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 每天60多家在西宁经营的大通蔬菜直销店,将大通的新鲜时蔬从地头送到市民餐桌。截至9月底,该县蔬菜产量达28.9万吨。近年来,大通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制定和落实出“12532”工程,即“一个突出”:突出发展蔬菜产业;“两个基地”: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基地;“三个保障”:做好防灾减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五个支撑”:科学技术、项目带动、招商引资、创新机制和良好作风;“两个目标”: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切实有效的做法,不仅让大通走出了高原现代农业的独特路径,更让大通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 工业成为县域发展引擎 面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大通县不断壮大园区实力、扩张工业总量、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1月至9月,完成工业增加值46.88亿元。黄河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完成工业投资20.39亿元。利用青洽会、城洽会等平台,签订招商引资投资协议项目19项,招商引资协议资金32亿元。激活民间投资,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完成投资16.23亿元。新增小微企业283户,其中新增工业企业33户,实现了工业经济逐季回升。 文化旅游变经济新增点 近年来,大通秀美的山川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来了八方宾朋。实施精品旅游工程,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娘娘山、察汗河国家3A、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也正式启动。精心举办大通老爷山花儿会、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大通绕圈赛、设施农业果蔬采摘节等文化旅游活动,更是架起了大通通往外界的桥梁。鹞子沟林海雪原冰雪欢乐季也在冬季点燃了大通旅游。如今,大通自助游、自驾游、休闲游、体验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逐步兴起,带动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升温。 湟中: 景区新区园区并进 记者 啸宇 景区、新区、园区建设齐头并进,塔尔寺大景区、多巴新城促进县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建设、新发展带来新希望,湟中县各族群众正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奋斗拼搏。近年来,湟中县深刻把握县域经济阶段性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2013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09亿元;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64元。 新村建设,农民生活更加甜蜜 整齐划一的特色民居,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今走进湟中县,到处可见新农村的美丽风貌,在新环境中,湟中县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甜蜜。该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以来,投资专项资金8000万元实施了97个村的村道硬化项目,投资3亿余元建设农村住房4.3万余户……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 园区经济,投资促进给力发展 湟中县突出投资拉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60平方公里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甘河、南川两个园区,不仅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快发展了县属工业。目前,上新庄综合产业园启动建设,年产20万吨的祁连山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4家,形成了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全县小微企业发展到840家。 文旅融合,打造塔尔寺大景区 有着特殊旅游资源的湟中县,着力促进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该县倾力打造塔尔寺大景区,目前大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同时,投资近11亿元开工建设河湟文化博物馆、“八瓣莲花”研发制作展示销售中心等项目,景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趋于完善。今年塔尔寺大景区重点实施的8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 新城旧城,加快建设促大变身 以多巴新城建设和鲁沙尔旧城改造为重点,湟中县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目前多巴新城内已落实各类项目41个。同时,加强旧城改造,先后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上新庄等4个重点城镇规划通过评审,正在建设为美丽城镇。另外,投资3.1亿元开工建设3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西宁县域经济三县各显神通 -
西宁10:47 11.11.2014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