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三区丰富发展治青理政战略
今天的青海,已站在新的起点,正向世人展示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力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全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立足资源、生态、稳定三大重要战略地位,“三区”建设战略,成为省委、省政府治青理政总体战略的丰富与发展,给青海人民带来了别样的温暖、信心、希望,更凝聚起了青海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1
循环经济,打造全国的先行区
2008年,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第二批试点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到科学发展阶段。
【产业链条】目前,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体系基本建成,通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促进关联产业集中布局,青海已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明年构建起先行区基本框架
根据《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到2015年构建起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同时,把打造产业集群作为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重要载体,按照15个产业基地定位构建完整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西宁实施方案正在制定
在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上,西宁市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一区四园”及着重发展的八大产业链是循环经济的亮点。初具发展循环经济实力的西宁市又努力构建以有色金属、化工一体化为基础,以提升改造钢铁等传统产业为重点的八条综合产业链发展体系,让未来的开发区成为全省循环经济的先行区。目前,西宁市正在制定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 (记者啸宇)
青海的优势在资源,潜力在资源,希望在资源。
循环经济,成为青海撬动资源的一个有力杠杆。
以循环经济为基础,青海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提出的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战略构想,成为青海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成为青海壮大经济总量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捷径。
建设先行区是改革也是冲刺
一批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一笔笔资金集中投向试验区,投到产业链……从柴达木到西宁,青海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青海循环经济先行区发展越来越有模样。
【构想提出】2012年我省提出全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构想,明确了青海将在推进循环工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农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实现形式的循环经济先行区发展之路。
【一路走来】而在此前,2005年,柴达木成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青海循环经济探索起步;
2
生态文明,西宁肩负建设重任
生态文明,是大美青海美之精髓,是大美青海发展核心,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多年来,青海积极担负起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责任,更将“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列为重要发展战略,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城区的重任,不断开创生态空间青山绿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集中宜居的新局面。
青海有理由让生态文明先行
一直以来,青海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省的战略,艰难中成就的江河美、自然美、生态美、发展美,将青海“宁可少点GDP”、舍弃诸多经济利益创造的生态文明,熔铸成大美青海、乃至美丽中国实现升级的坚实路基,也成为青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理由。
西宁马不停蹄打造绿色屏障
◆建设青山绿水对西宁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重中之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人、宜游”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南北山绿化、机场高速整治、绿色发展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多个生态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在这片热土上进行着,西宁已经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各领域,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筑牢生态基础,让城市融入自然,融入绿色。
◆守住蓝天白云从去年以来西宁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不懈推进大气治污,全面提升空气质量,让百姓白天看得见蓝天白云、晚上看得见月明星疏。在无数老西宁人眼中,南北两山是西宁的主要景观,但在20多年前,这两座山还是荒山秃岭,由于干旱缺水,树木成活率极低,经过20多年的辛勤努力,两座荒山已经披上了绿装。而作为迎接省内外宾客,机场高速也被打造成西宁第一形象主轴、门户和景观廊道,通过大规模整治,它将变身为一条长17公里的绿色绸带,多个景区将如绿色“宝石”般镶嵌在绸带之中,灵动而又美丽。
3
民族团结,创建高原和谐家园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战略,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省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举措,对于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实现青海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中的四个前所未有
●认识高度前所未有青海省立足多民族、多宗教和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省情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作为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区”战略之一,首次上升到事关全省大局、长远、根本的重要战略地位。之后,又第一次列入省委全委会议重要议程,通过了《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
●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这次创建工作中,省委书记骆惠宁亲自担任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王建军担任常务副组长,4名省委常委分别担任副组长。
●工作力量前所未有为保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8个业务组,常设机构领导力量之强,架构设计之大,专职干部之多均史无前例。
●推进措施前所未有创建工作提出的十项措施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局工作,涉及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民族宗教等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西宁“二四六”推进创建
在创建工作中,西宁市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充分体现西宁做强自己服务全省的特点,结合多宗教聚集、多民族并存的现状,把体现多宗教共存的“和谐”,多民族共生的“和睦”,作为引领现代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特色。根据省委确定“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的目标,西宁市委自加压力提出“两年强基础、四年见成效、六年创先进”的工作目标。
紧盯“二、四、六”的工作目标,西宁市深入推进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和“推动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创建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扎实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 (徐顺凯、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