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 西宁市城北区残疾人获得感倍增

26.10.2017  10:54

  青海新闻网讯 康复服务助健康、自主创业提信心、文体活动展新颜……在西宁市城北区这片希望与幸福交织的土地上,对残疾人的关爱,随处可见。五年来,城北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这五年,惠及残疾人生活的政策保障网织得更加密实、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提升、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北区残疾人活得更加自信、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广大残疾人朋友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和便利,残疾人获得感越来越强。

   提升基础设施

  处处是残疾人之家

  【切身体会】做手工、扎刺绣、学画画、康复锻炼、唱歌跳舞,有了社区“残疾人之家”,身有疾患的郝丽每天都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学到很多有用又有趣的东西,生活瞬间充满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她说,政府为我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就是要鼓励我们学好本领,自力更生,好好生活。现在我们都能学到一两样手工技能,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生活更加有意义了。

  为充分满足辖区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文体活动等综合服务需要,建成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残疾人服务需求为半径,争取省市资金2469.9万元,建成小桥、祁连路西、青工、一机床、二十里铺、山川、建设巷、幸福、欣乐等13家社区残疾人之家及郭家塔、小寨、宋家寨、吧浪等4家农村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活动场所。形成以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残疾人之家、村(社区)康复站(室)为骨干,居家安养为基础,社会服务为补充的残疾人服务网络。

   精准康复服务

  惠及更多残疾人

  【切身体会】李海明说:“有疾病尽早筛查、尽快医治,对我们残疾人来说实在是件大好事,身体的残疾让我们对健康更加关注,现在每年都能免费进行体检,还能得到免费的康复训练,减轻了不少家庭负担。”

  近年来有3000余人次残疾人接受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开展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工作,通过开展残疾预防工作,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重点做好高危孕产妇产前筛查、儿童残疾筛查、残疾评定、残疾预防宣传教育等工作,对500余名高危孕产妇进行初步筛查,对70余名0-6岁疑似残疾儿童进行筛查。

  促进医疗机构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有效结合,在大堡子卫生院、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备残疾人康复器材,建成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就近就便的实现康复服务。

  与儿童福利院联合,成立全省首家残疾人之家为依托的“孤残儿童寄养中心”为解决孤残儿童寄养问题,建成城北区残障儿童康复照料中心等机构,为20余名0—6岁残障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为40余名残障儿童开展托养、日间照料等服务。加大精准康复服务力度,完成残疾人康复训练756人次,残疾人免费体检1430人次,白内障复明手术232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60余人次,发放轮椅、助听器等辅具2536件。开展助听、助行等康复工程,为残疾人免费验配助听器300余台,装配各类假肢50余例,为精神病患者免费发放药品85人,开展康复讲座20余场次。

   创新型服务理念

  解决后顾之忧

  【切身体会】残联工作人员小李说:“300余名残疾人接受就餐、家政服务、康复理疗、洗衣洗涤等服务,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后顾之忧。扩大残疾人就业规模,通过按机关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比例就业、开办福利企业、自主创业、公益岗位、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等形式使423名残疾人就业。”

  城北区主动聚焦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在残疾人扶贫、托养、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使全区1304名残疾人得到住房、教育、就业、培训、救助等扶持。全区有4 00余名残疾人享受到机构托养、日间照料等托养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残疾人之家的作用,鼓励带动残疾人参与手工编织、盲人保健按摩、刺绣、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为880余人次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投入资金85.8万元,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53户。在区残联、两镇三办均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残疾人开展法律援助。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有523人次残疾人享受阳光家园计划,发放资金146.5万元。

   残疾人文化活动

  越来越丰富

  【切身体会】“残疾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也应该属于我们的文化天地。这几年,区残联经常组织举办残疾人艺术作品展、联谊会、生日会、郊游等活动,组织残疾人免费观看电影、参观博物馆,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羽毛球、乒乓球、特奥会等体育赛事,不断提高残疾人的参与和共享能力。”

  结合全国“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特奥日”等活动,开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关注残疾人事业的社会意识逐年提高。重视和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运动,积极组建残疾人文艺演出队,排练出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文艺节目,参加青海省网络民间春晚、“全国助残日”暨城北区残疾人文艺演出、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联谊会等演出活动,充分展示城北区残疾人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风貌。各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先后荣获“2011-2014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2014-201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青海青年志愿者阳光助残趣味运动会最佳组织奖”、“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道德风尚奖”、“2015年环青海湖残疾人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体育道德风尚奖”、“青海高原自强和谐号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基层规范化建设

  逐步得到完善

  【切身体会】工作人员:“目前,北区进一步健全以区残联为主导,镇、街道残联为骨干,社区、村残协为基础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以创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为契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岗位,顺利完成并通过中残联的残疾人基层组织考核验收工作。”

  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和核发工作,提高办证质量,目前全区共办理《第二代残疾证》4981名。对80余名行动不便残疾人提供了上门办证服务,受到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广泛好评。组织肢残协会、盲人协会等五个协会成员和残疾人亲友及残联代表开展多种形式协会活动。落实下拨镇、街道残联和村、社区残协办公经费,保障了基层残联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在镇、街道、社区安排3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通过以会代训、专业培训、互联网培训等形式,对各镇、街道残联理事长、残联干部、残疾人专、兼职委员等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综合业务素质。

2016年度第三批青海省精准康复服务人工耳蜗项目公示
  经青海省精准康复服务人工耳蜗项目专家组审残疾人联合会
青海省残联康复部党支部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
  省残联康复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残疾人联合会
海西州残疾人惠享民生实事
  青海新闻网讯 近期,Qhnews.Com
青海省残联关于2017年10月残疾人 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情况的通报
各市、州残联: 自2017年7月我省启动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情况通报工作以来,各地持续推进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精确化识别、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截止10月底,我省残疾人精准康复康复服务率达51.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