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差异化考核激发干事激情

04.05.2015  12:11

   为进一步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实现绩效目标的“前置控制”,市考核办连续3年抽调精干力量,对全市四区三县和63家市直单位的年度绩效目标进行审核。今年,市考核办又抽调专人组建8个目标审核组,对各地各单位的自报目标进行审核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考核指标科学合理,发挥了导向作用。

  从以往经验看,我市个别地区单位自报目标避重就轻,制定目标质量不高,会造成考虚、考偏,考核空转等问题,使各地各单位的绩效目标考核分值拉不开差距,影响考核结果的有效合理运用。为此,市考核办连续3年对各地各单位的自报目标进行审核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强化对目标制定分解的约束和监督,确保考核指标科学合理,既富于激励,又有适度压力。

  为便于审核工作深入开展,市考核办编印了《西宁市绩效目标审核工作指南》,其中对目标表述、目标差异性、目标定量、指标权重、考核频度等重要内容作了明确限制和规定。如从责任区分上,区分“牵头负责”和“协助配合”,从程度轻重上,严格区分“重大”、“较大”等。再比如:市直单位目标要根据类别差异,突出考核重点以体现不同绩效追求。如:经济管理类单位要突出科学发展,注重工作效能和效率,注重增长速度和质量;社会发展类单位要突出公平均衡,注重服务质量和水平,注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