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精准施策打造人才高地

09.03.2017  07:12

  

    青海新闻网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市委书记王晓指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准施策,努力在人才引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人才培养上见到持续性成效,在人才配置上形成科学化机制。

  点击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图谱,人才工作演绎出了精彩纷呈的一幕幕:

  2016年累计引进和培养了162个不同领域的高端人才与人才团队,其中37人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才引育质量和数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2016年全市共引进120多名德国、清华大学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宁开展短期服务,其中34人入选“2016年度全省引智项目”,达到全省总量的30%以上;

  投入资金1.7亿元实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入驻孵化企业580余家;

  一场又一场地方性人才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一部又一部地方性人才规划陆续出台,一项又一项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破土动工,一个又一个人才高地拔地而起……

  近年来,西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高度重视

  建立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格局

  市委制定出台《西宁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西宁市引进人才智力实施办法》《西宁市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办法》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职能,组织实施人才工作重点工程,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全市各级党组织加快推进人才开发的实践创新,通过健全制度管理、加大人才投入,实施人才项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补齐短板

  不断优化人才开发发展环境

  深入分析全市人才工作阶段性特征,深入思考推动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解决制约人才开发的深层次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突破一】重塑观念

  倡导树立“只有行动才有出路”的决心与信心,经常性组织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会、座谈会、部署会,同时把人才开发的发展自信、理论知识和具体业务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有力地提高了基层管理者、理论研究者、实践组织者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突破二】扩大宣传

  注重体现人才价值、引导社会舆论,着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和“四个尊重”的浓厚氛围。建立交流平台,通过人才工作QQ群、微信群、西宁人才之家,及时推送人才政策和各类信息。开展宣讲活动,利用各类人才相对集中的年会、商会、协会、研究会、培训会,以及业界关注的专业刊物等工作圈、聚集圈,组织力量送教送学送政策。创建宣传阵地,在《西宁晚报》开办“博士风采录”“西宁人才”固定专栏,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人才故事,宣传工作经验。

  【突破三】优化服务

  建立完善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市场化配置的人才引育机制,突出精细化服务,着力解决好各类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

  2016年,全市共投入4800余万元,用于落实待遇等人才服务保障措施,共建成28套人才公寓,组织350名技能工匠、非遗传承人等各类优秀人才参加了健康体检。市领导带头联系专家、专门慰问优秀人才,在全市各级带动形成了重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突破四】强化考核

  着眼于增强动力、驱动竞争,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和用人主体的危机意识。首次单列“人才工作”考核指标,并大幅提高占比权重、更加突出平时考核,在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中发挥了明显的导向作用。

  牢牢把握“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四个转变”新思路和“十三五”发展重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集聚践行“两个绝对”、支撑引领发展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借机借力引进智力】

  积极争取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关心支持,主动协调省直部门、合作院校、友好城区帮扶帮助,依托国家外专项目、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京青专家服务团”“浦东专家博士服务团”等人才项目和优质资源。

  ●2016年全市共引进120多名德国、清华大学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宁开展短期服务,其中34人入选“2016年度全省引智项目”,达到全省总量的30%以上。

  ●“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数量超过历史总和的一半,并且在我市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王萍,带领团队将市第一医疗集团皮肤科打造成“国家级皮肤医学美容示范基地”,并实现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西宁城市技术学院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达成院校教育共建协议,市第三医院与北京博恩惠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决定共建神经外科协作基地。

  ●上海浦东专家博士服务团,连续15年选派80名各领域专家来宁开展交流与指导。目前已形成定位高端、支持精准、稳定持续的智力援宁长效机制,并实现经常化、常态化。

  【加快开发急需人才】

  关键词:创业孵化基地

  投入资金1.7亿元实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入驻孵化企业580余家。

  关键词:人才金港

  建成“西宁人才金港”,以市场化形式实施人才供需对接,已与48所高校、121家企业建立了共建关系。

  关键词:HR(人力资源)俱乐部

  成立了HR(人力资源)俱乐部,苏州吴江金港与市教育局签订校企共建协议。

  关键词:人才“小高地”

  评选建设5家市级人才“小高地”,其中西宁市蔬菜研究所等2家单位被评为省级人才小高地。

  关键词:“千人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以柔性引智、直接引进、派学研修、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2016年累计引进和培养了162个教育卫生、航空科技、工业制造、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与人才团队,其中37人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才引育质量和数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厚植根基

  着力发展壮大现有本土人才队伍

  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人才任务,建立“西宁市党员干部人才培训基地”,打造“精品讲座”培训品牌,推行网络学习和远程教育,开发推广“夏都学习”手机APP,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课题攻关、实践锻炼、技能比赛、争创达标等活动,加快培养初、中端应用型人才。

  组建成立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推行医师多点执业、薪酬激励等制度措施,实现了人才资源共享、人才团队集聚共生。组建成立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形成了教师“研训”一体化格局。

  推行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干部双向挂职,完善内部人才选拔和外部人才引进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了275个国企中高层管理干部资料信息库。

  推进“乡土人才金种子”培养工程,实施《古道传奇》精品剧目全国巡演,开展“名家收徒传艺”等活动,民间文化协会团队数量增加到92支。

  组建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队伍,赴农业一线指导开展精准扶贫和农业生产。

  启动“书香西宁·进校园”西宁教师读书计划,深度开展名师工作室精品课例展示、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了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校长培养和专业成长。

  坚持以会荐才、以赛聚才。广泛开展“创投峰会”,小发明小革新等“五小”创新活动,组织举办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主题劳动竞赛,全市3.2万名职工参加比赛,1200名职工进入汽车销售、天车操作、物业维修等14个项目的决赛,培养储备了317名劳动模范、技术状元、创新能手等高技能人才。

  2016年,全市入选省级以上非遗文化传承人累计达到72人,入选全省“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累计达到22人,省级优秀人才33人。

  今后,我市人才工作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贯彻落实“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进一步打造制度优势,改善人才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建设和集聚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西宁市创业人才表彰会议。

  分析人员正在进行食品分析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