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容充分肯定全市法院2015工作
2015年,全市法院在市委正确领导、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府、政协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市法院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是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上有了新成效。注重发挥惩治罪犯、维护稳定的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努力营造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受理刑事案件2936件,审结2755件。二是在规范市场秩序上有了新进展。注重把握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受理商事案件11484件,审结10353件。三是在践行司法为民举措上有了新作为。注重保障民生,妥善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受理民事案件9700件,审结8937件,受理执行案件7298件,结案5998件。继续开展“躬下身子立起公信”活动,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落实院长接访制度,强化案件速裁,通过速裁或简易程序审理案件14727件,加大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147.6万余元,减缓免交诉讼费147.17万元。四是在促进法治西宁建设上有了新进步。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全市法院在收结案数同比上升的情况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0.7%,办案质效明显提升。公正审理民告官案件,受理行政案件407件,审结360件。严格落实依法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支持和便利。五是在完善司法工作机制上有了新突破。启动全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遴选首批入额法官226名。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将独任庭和合议庭扩大到每一个业务庭。落实立案登记制度改革,实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继续深化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涉诉信访案件全部化解。进一步规范轻微刑事案件简易审理的范围和模式,认真落实量刑规范化适用机制,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六是在推动司法公开上有了新提高。全市法院建成并全面运用 “三大平台”,使用数字化法庭录音录像4625件,发布审判流程信息26270件,录入裁判文书32927件,纸质卷宗与“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同步归档。重视新媒体运用,官方微博在青海省基层单位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测评中进入前5名,荣获西宁市政务新媒体最具活力奖。七是在提高队伍素质上有了新提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集中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组织2087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始终把纪律挺在最前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 1名基层法院干警违纪问题立案查处。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召开新闻发布会25次,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一审案件3466件。
张晓容市长对法院工作的充分肯定,使全市法院干警倍受激励和鞭策。市法院党组要求,全市法院要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务西宁发展大局上,奋力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创新,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为建设“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