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立足湿地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02.12.2015  18:37
    “夏天是‘草的海洋’,冬天是‘百鸟乐园’,历经30余年的保护,威宁草海重新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候鸟越冬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钧介绍,目前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威宁自治县正进一步加大对草海的保护治理力度。
    据悉,贵州省将启动草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拟投资100亿元保护草海生态环境。目前已有28个较为重要的项目开工,总投资29.9亿元,包括污水垃圾处理、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有关专家表示,这项工程将为贵州湿地生态系统和以黑颈鹤为代表的多种珍稀濒危水禽保护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安顺北部生态环境重建区和南部生态环境涵养区的关键接驳点,占据苗岭-清水江生态旅游走廊,是安顺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域,也是安顺市喀斯特地貌上的湿地生态敏感带。
为改善黄果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当地人居环境质量,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今年8月正式启动湿地公园建设计划。
      据悉,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待建区域为553.8公顷,按照“三湾一水几分田,十里河溪鹭跃鸣”的规划愿景,景区把公园定位为以反映喀斯特地貌湿地景观为特色,体现瀑乡多样水态、河谷梯度景观、布依文化与田园风光等重点景观风貌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据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局规划科负责人石维国介绍,黄果树湿地公园将以系统性、特色型、可操作性为原则,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前提,寻找生态、旅游、生活三者的平衡点。“这一区域将通过建立一套从湿地公园到风景名胜区的‘大景观’体系,以水系为中心向周边扩展,渐进式的协调生态、旅游、生活、人和动物的关系,共享环境、资源与发展。”石维国说。
    草海湿地保护与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贵州省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缩影。
    据贵州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湿地总面积为20.97万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1.19%,大致相当于1万个鸟巢体育场的占地面积。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因此以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为主的湿地资源尤其珍贵。”贵州省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邓伯龙告诉记者,贵州虽为全国湿地小省,但特殊的生态区位意味着贵州湿地系统对“两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屏障功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两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邓伯龙认为,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截至目前,贵州省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0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湿地保护率提高5个百分点,初步构建起贵州湿地保护体系。
    日前,《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通过贵州省人大审议,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为贵州湿地保护周,凡破坏湿地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捡拾或者破坏野生鸟卵等行为,都将被处以100至5000元不等的罚款;严重破坏湿地的行为,最高可以罚款5万元。
    “湿地资源保护的认知有一个过程,围垦占用湿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滥捕、滥猎、滥采湿地生物资源的事件近年来仍有发生,《条例》的出台将提升贵州省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制化水平,为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提供坚强的法律后盾。”邓伯龙说。